天天看点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众所周知,共和国开国将帅中,年龄最大的元帅是朱老总,授衔时69岁;年龄最大的大将是张云逸,授衔时63岁。

那么,年龄最大的上将是谁呢?是陶峙岳,他和张云逸大将是同龄人。

陶峙岳和董其武、陈明仁一样,都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一位爱国的抗战将领。在淞沪会战中,他率部血战蕴藻浜,坚持21天,没有后退一步!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陶峙岳是湖南宁乡人,他的资历接近于张云逸大将。1911年入,陶峙岳入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参加了武昌起义,后来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北伐战争时,他已经是少将团长和副师长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了,这时,陶峙岳正在庐山军官调练团受训,听到二十九军在卢沟桥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他立即请求回到自己的老部队第八师驻地待命。获准后,便火速赶回驻防陕西的八师,做开赴抗日战场的准备工作。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陶峙岳的心情是振奋的,实现保国卫民初衷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一面命令部队做好参战准备,一面激发官兵们的爱国热忱。他多次向八师官兵讲述明代倭寇蹂躏沿海各省、“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疯狂侵占中国领土的罪行,还以抗名将戚继光的业绩鼓舞官兵们的杀敌士气和胜利信念。士兵们的爱国精神被激励起来了,八师全师上下充满了与敌寇拼死疆场的壮烈气氛。陶峙岳感到,已有许多年没有见过这样高昂的士气了。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8月,陶峙岳率八师开入潼关,原拟经安阳北上抗击日军,后因淞战场吃紧,八师奉命南下增援上海守军。9月19日,八师乘火车到达上海西面的南翔火车站,隶属第十五集团军的右翼军指挥。右翼军司令由第二军军长胡宗南兼任。

八师上阵之际,淞沪战役已进行到第二阶段——防御作战阶段。陶峙岳指挥八师将蕴藻浜守军的阵地接了过来。他在阵地上仔细察了当面之敌的动静,决定趁部队求战情绪高涨之时,突袭日军。

当天夜里,陶峙岳派出两股小部队,向日军构筑在长江头的阵地发动突袭,由于是夜间,日军不及防,两股小部队突袭得手,顺利地攻克了一个据点,歼灭日军数名,缴获机枪、步枪十几支以及一些弹药和装备。首战旗开得胜,八师官兵的士气更加旺盛。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第二天,日军向八师阵地发动猛攻。敌人先出动飞机轰炸,又用停泊在长江里的军舰舰炮轰击,之后出动步兵冲锋。八师是杂牌军,不要说炮一类的重武器一无所有,甚至枪支也大多数是二十年代制造的“汉阳造”。装备处于劣势,陶峙岳就指挥官兵依托工事还击,进攻的日军遭到重创,八师的伤亡也不小,阵地屹立不动。

第三天,日军继续进攻,战斗越发激烈。八师官兵打红了眼,连饭都顾不上吃,负轻伤的伤员也不肯下火线,留在阵地上继续战斗。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部队减员越来越多,为保存有生力量,陶峙岳命令部队坚守阵地,不要在白天向敌人阵地发起反冲锋,可以利用夜间偷袭敌人阵地。

上海的爱国青年自动赶来,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茶、送饭,帮助部队运输弹药、后送伤病员。八师官兵深受感动,杀敌的勇气倍增。

9月19日至10月9日,八师官兵在蕴藻浜阵地苦战21天,没有后退一步。直到10月10日,日军第三、九师团在第十、十三师团的掩护下突破了八师友军的阵地,八师才奉命后撤。这时,八师的战斗兵员只剩下700多名了。

年龄最大的开国上将,率部血战蕴藻浜21天,全师只剩700余人

八师的战绩,使右翼军司令胡宗南既意外又满意,他当面对陶峙岳说:“想不到你们几杆破烂枪,打得这样不错!”陶峙岳感慨地想:八师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除发给仅够维持官兵生活的薪饷外,从来不给予武器装备的补充,这次能坚守21天,是全师官兵用鲜血换来的战果啊!

抗战结束后,陶峙岳任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 、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率领驻新疆的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新疆得以和平解放。王震上将曾给他以高度评价:陶峙岳毕生为国,堪称楷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