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作者:倾城之殇

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壮阔的地貌。

而在南部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还有一个神秘的地方——罗布泊。

这个曾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湖的地方早已成为了一片荒芜的死亡之海,就像它紧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样一度寸草不生。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在热门网络小说《鬼吹灯》、《罗布泊之谜》的渲染下,这个在历史上吃人不见影的地方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给予人类的馈赠.

就是这个在维吾尔传说中,被诅咒的沙漠几百万年前也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也孕育过生命,是一方水土的生命之源。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但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放眼望去都是沙丘,寥寥枯草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走在生命的尽头。

失去水份的滋养极少有植被能在这里生存,但地质学家在这里的土层里却找到了贝壳。

原来在几亿年前的地球,还是恐龙制霸的白垩纪时期,地壳运动让大陆分裂,遥远之地的海水顺着沟涧流入盆地。

而又经过数万年沧海桑田的变换,大陆板块之间碰撞摩擦将沟壑填满形成了西藏高原,而这块充满咸湿海水的地区变成了内海。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整个中亚因为深入内陆,远离海洋,湿热的空气极难进入,湿地、森林慢慢消失,而这里的人群又多以游牧为生,毫无节制的放牧导致一片片绿洲逐渐枯萎。

早期人类都是靠天吃饭,社群的发展壮大都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

古丝绸之路的兴起造福了塔克拉玛干的整个南部,一座座城池在黄沙里拔地而起,仰赖着绿洲建造了灿烂的文明。

1901年,尼雅古城的遗址在这里被发现,这个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存续着的精绝国建造了沟渠水利等极其合理的便民设施。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在1995年尼雅1号墓地中出土的文物体现了当时成熟且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手工业。

其中的铲、镰等铁制工具外形更是与当时农户所用的相差无几。

而曾在此存续了八百多年历史的楼兰古国随着1980年“楼兰美女”的出土被世人熟知。

而现如今,我们只有依靠想像去重现4000多年前的异域女子生活的繁荣都市和所见的美丽景色,留下的只是消失的传说。

就像这里曾有的湖泊和绿洲一样隐秘在历史的长河里。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有许多人猜测楼兰国的灭亡是缘于修建太阳墓葬所引发的滥砍滥伐,让这个远离海洋的干燥之地失去了树林的支撑,黄土变流沙,城池变墓地。

也有人认为是地壳活动所留下的地形问题,让这里的河床中更容易堆积泥沙,堵塞了河道,让绿洲成为了旱地。

不论如何,多年向大自然的索取终于得到一次清偿,塔克拉玛干的黄沙吹满了塔里木盆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终于也让罗布泊这个造就一方文明的“地球之耳”变成了寸草难生的“死亡之海”。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这里一度人迹罕至,只能看见一排排早已死去的胡杨木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躯干直插沙地,为世人展示自己的孤寂。

塔克拉玛干沙漠战地面积达三十三万平方公里,要知道,我国的陆地面积也就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这片深入西北腹地的盆地却无法为人类的生存活动提供支撑。在人口爆炸的时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作为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每年的平均降水不足一百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三千四百毫米。

如此难以孕育生命的土地却还在向四周蔓延魔爪,如果放任不管,那便是温水煮青蛙,不治理沙漠就等着被沙漠吞噬。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从一味地求生产指标转向了环境治理同步共进。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虽然在东南、南海地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在西北及北部内陆却一直受到干旱和黄沙的困扰。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通过人工铺设草方格,这种防风固沙、保留水分的方式阻止了沙漠的迁移扩张,而利用种植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很多沙漠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毛乌素沙漠通过几十年的治理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

这个位于陕西榆林市长城以北的地区,曾经沙化面积高达4.22万平方公里,而在2020年4月所公布的报告里显示其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三。

通过科研人员以及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黄河以北的沙化治理在现在都拥有极其乐观的前景,如今大多都已重见塞上绿洲的旖旎风光。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但这些优秀的治理案例却依旧没能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有明显效果。

塔克拉玛干沙化的历史太长了,几百万年的蔓延,远离水源的盆地就像一个无底的饕餮将水份、文明、生命一一入腹。

它的爱太过包容,这里没有尊卑贵贱,死亡对于一切都是公平的。

虽然通过建立防风带、铺设草井格等方式,沙漠不再威胁附近的土地,但深入内陆的极端天气,极少的降水无法克服极高的蒸发量。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完全还绿不太容易,那就把这里的资源利用起来。

沙漠里自然是沙最多。在建设中砂石是最基础的材料,有巨大的需求量。

虽然沙漠里的沙不能直接用于建造建筑,但通过加入粘性物质仍然能够成为建筑材料。

但塔里木盆地距离经济较发达地区太遥远了,连包邮都不发送的地区在追求成本降低的经济社会远水救不了近火。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地面上的利用起来不经济,那地面下的呢。

八十年代末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部署建立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布局。

1989年,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这里发现了油田和天然气,大自然哪怕是在最恶劣的地区也都能提供财富。

因为丰富的石油,原来贫困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奢华的国际大都会。阿联酋的腾飞让世界见证了软黄金的奇迹。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而塔里木油田的西气东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注入了血液,这片荒芜的土地却为我国其他地方的建设带来了活力。

但开采资源的巨大收益用于沙漠治理的投入仍然不见显著效果。

这里极度缺水,气候恶劣,即使再有钱也无法改善的自然条件。

阿联酋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设备研发能够让海水淡化,滋养沙漠。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但塔克拉玛干地处内陆深处,进区之路又极为险恶,这里没有诱人的神话故事,只有恐怖的吃人传说,东海北调几乎是个不可能的工程。

就在大家思考从哪里寻找大量水源的时候,其实在厚厚的沙漠下方,就有着一个深达两千米的含水层。

这里名为死亡之海,但曾经确实有着一片生命源泉。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这片源泉并没有消失,一部分被土壤掩埋在地底,一部分经过高温的蒸发成为了周围高山上的冰雪,而所储存的冰雪融化后又源源不断地渗入了沙漠地下。

据专家勘察,塔克拉玛干沙漠下的储水量相当于三千个青海湖。这令人惊讶的消息为沙漠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处处是困难。

首先是这个储水层距地面太远,这里人迹罕至,也无法高效地调动施工资源。

而最为主要的是,从地底取水会造成严重的地陷坍塌,一不小心就会让地面的施工团队尸骨无存,动摇了深处的土层,还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而塔里木盆地曾经流淌着的是海水,盐分极高,这些水无法直接使用,海水淡化所耗费的财力物力会让治理效果不够经济。

而对于现在处处求发展的社会,目前很难加大治理的投入。

不过环境的治理是造福后人的大业,所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沙漠的治理不容忽视,而我国也一刻没有放弃。随着科学的发展,百姓也开始关注民生关注环境。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为了支持国家的环境建设,依靠独特的自然风光,沙漠旅游成为了出行的热门选项。

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有人喜欢颓丧的末日风格。

塔克拉玛干沙漠凭借着独特的景观以及璀璨的历史文化不仅吸引了全国游客还让外国旅人心生向往。

自从十八世纪英国的科考队进入这片土地后,远离中原文明的西域风情逐渐揭开了它的面纱,让我们对国家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在新疆地区,一直以多民族文化闻名,为了发展地形复杂的落后地区,不断有人自愿来到这里建设祖国江河。

再高精的科技都敌不过人类对于生存的渴望,以及为了更好生活所激发出的强大能动性。

我们一次次将世界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而大自然也一步步让我们进化成更加适合在其中生存的生命。

“消失的绿洲”有望重现?新疆沙漠发现含水层,堪比3000个青海湖

络绎的游客让沙漠需要大量的配套,而这些建设一旦完成便能够吸引百姓居住。

有了人就会有办法,塔克拉玛干沙漠存了数百万年,其治理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水滴石穿,只要不放弃不抛弃,沙漠上总会再度重现绿洲。

1、中国知网;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还是“希望之海” ?;胡文康;范书财;帕米尔;2005年08期;

2、中国知网;死亡之海正在复苏;张冀生;科学启蒙;1996年12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