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战疫,深圳医疗有硬核“兵器”_深圳新闻网

作者:深圳新闻网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深圳在战疫中,科研攻关,向科学要答案,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如何预防、如何治疗,快速阻断传播途径,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深圳在战疫中,科技赋能,向科学要方法,医疗卫生机构与科技企业携手,协同作战,“智能”提升“效能”,不断提高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与水平。冷冻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病毒灭活形貌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敌人”究竟长什么样?唯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打有底气的“硬仗”。深圳的医疗机构通过科技手段一步步揭开病毒的“面纱”。自从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等部门成立联合研究团队,启动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以及新冠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及结构解析等系统性研究分析。联合研究团队依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生物安全III级实验室条件,在2020年1月27日从1名新冠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病毒株,并迅速完成基因组测序和鉴定,及时向全球流感信息共享平台(GISAID注册编号:EPI_ISL_406594)注册共享信息,把其命名为“BetaCoV/Shenzhen/SZTH003/2020”的新冠毒株。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了真实的新冠病毒经灭活后的形貌。这为新冠病毒的识别、鉴定和临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础。该成果于2020年3月5日发布在生物领域最大的预印本发行服务BioRxiv上。据悉,联合研究团队在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打造高等级生物安全临床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平台,全力推进新冠病毒以及其他致命性病毒的超微结构生物学研究,为传染病病原鉴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和潜在的抗体、疫苗和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全基因序列溯源24小时揪“凶”狡猾的病毒不断地变异,快速基因测序,为“真凶”画像,才能准确溯源,确定传播链。在深圳市疾控中心,已经能很娴熟地开展二代测序技术对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溯源分析,经过不断优化流程,有效缩短出报告的时间。在今年的“6·14”疫情中,市疾控中心只用了24小时就完成了病毒基因测序溯源,确定为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与国际航班CA868境外输入阳性病例高度同源。这一速度,远远比国家规定的72小时要短,为疫情防控抢得黄金时间。此外,在一体化诊断系统研发方面,深圳市疾控中心与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体化诊断系统,实现“样本进、结果出”,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注册,并随深圳市援非医疗队远赴非洲,为华为尼日利亚分公司的全体员工抗击新冠保驾护航发挥积极作用。在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上,深圳市疾控中心与深圳市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市三医院与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上市。深圳医院助力疫苗研发在全球疫情仍可能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疫苗仍是目前防控新冠疫情更有效的手段。深圳发挥生物产业的优势,早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发不久,康泰生物就着手启动疫苗研发工作。2021年6月1日,康泰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首针在深圳接种,这是广东省首个自主研发生产、获批紧急使用并启动接种的新冠疫苗。深圳的医疗机构也积极助力疫苗研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不仅有着作为深圳市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的临床资源,还有进行病毒研究的平台P3实验室和分离病毒毒株的科研技术人才。该院与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手”,目前正在新冠变异毒株疫苗研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此同时,该院也针对第三剂灭活疫苗对抗变异病毒株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2021年11月10日,在生物学期刊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研究成果《Potent antibody immunity to SARSCoV2 variants elicited by a third dose of inactivated vaccine》。通过对533名接受2或3剂BBIBPCorV的接种者进行9个月的随访研究表明: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抗体水平急剧回升。第三次接种后,血浆抗RBD IgG的平均截断指数(COI)迅速增加至16.7,与第三次接种前相比增加了8.14倍,也显著高于两剂疫苗诱导的COI值。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诱发针对SARSCoV2变异株的有效中和抗体。第三次接种后,血浆对WT、β、δ和λ变异株的抑制作用在第2周显著增加至94.6%、71.6%、83.4%和89.0%。接种第三针灭活疫苗——诱导高亲和力记忆B细胞。在第三次接种后RBD特异性MBC的百分比迅速增加,显著高于第二次接种后第2周和第三次接种前的百分比(0.96% vs0.50% vs0.53%)同时RBD结合MBC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也显著增强。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部署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第三剂mRNA疫苗BNT162b2已被证明在对抗变异病毒株方面有效,然而第三剂灭活疫苗对抗变异病毒株的效果尚未在大规模实验中进行全面分析验证。深圳的研究对稳步推进第三针接种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款国产新冠特效药上市12月8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应急批准上市,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该药物批准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 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其中青少年(1217岁,体重≥40 kg)适应症人群为附条件批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张政说:“我们的研究团队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患者外周B细胞成功调取了一对高活性的中和抗体,为后续开发这一抗新冠病毒药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抗体株后来经过与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和腾盛博药合作经过多重技术鉴定、评估、优化和修饰,成为BRII196和BRII198。BRII196/BRII198在国内开展了Ⅰ期临床试验后,国内疫情阶段性平息,Ⅱ期及Ⅲ期临床试验转移到了国外进行。2021年5月,深圳发生阿尔法毒株5·21疫情。当时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名患者,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后,医院新冠专家组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启动BRII196/BRII198临床II期试验。受试者用药后,病毒载量急剧下降、淋巴细胞成倍增长,病情迅速被控制。在之后的“德尔塔毒株6·14”疫情中,BRII196/BRII198也展示出优秀的抗病毒效果。此后,经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和科研攻关组充分研究与论证,国内超800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接受了BRII196/BRII198治疗,覆盖轻型、普通型、重症、危重症四类患者,其中接受用药患者年龄最大的为92岁。与此同时,BRII196/BRII198在海外4大洲、7个国家、1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临床III期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疗法使临床进展高风险的新冠门诊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80%,诊治效果优异。AI大数据“智能防疫”广泛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深圳的医疗卫生机构携手深圳的科技企业,借助AI、大数据等,研发了多款智能防疫产品,提升与疫情作战的“能力”。在疾病诊治上,视见科技联合市三医院研发新冠肺炎多模态影像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可在数秒内完成病例影像分析诊断,实现自动检测定位病灶,定性定量分析,生成结构化报告,有助于高效开展新冠患者筛查和诊疗工作。推想科技为市三医院提供人工智能软件肺炎特别版,可以半定量计算 COVID19的肺炎体积及肺炎占比,能较准确地区分COVID19的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市三医院与深圳先进院联合开展心肺自主调节功能监测、睡眠监测产品的临床试验,助力新冠肺炎患者心肺自主调节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康复治疗指导。“无接触式防疫”是此次科技战疫中的一大亮点,医院和企业合作,通过一个个机器人的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罗湖医院集团研发出了全球首台智能鼻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原型机“鹏程青耕”,可在运动规划系统控制下,通过精确力控轻柔完成鼻咽拭子的采集,实现从抓取、标定、采集到消杀全自动工作流程,无需人工干预,采样过程安全可控。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参与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口咽拭子核酸自助采样机,可在无人值守状态下,全天候自助完成核酸采样。为保证采样真实、有效,系统对采样全过程视频引导和录像监控,防止采样过程换人或换样本;专用张口器结构设计巧妙,可引导拭子准确抵达采样有效区域,采样辅助工具可拍摄采样过程,以供事后复核;拭子抵达有效采样区域后自动触发拭子旋转,以确保采集到上皮细胞。样本处理仓采用负压系统和紫外消毒系统,进/排气均有独立的HEPA滤膜,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在深圳各大医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机器人在防疫的场景中忙碌。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擎朗公司的送餐机器人T5在忙着配送;在市三医院发热门诊和门诊部,优必选的室内测温巡检机器人、室外防疫智能机器人和医疗咨询机器人忙着体温监测、消杀以及宣传和导诊;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深圳5G远程超声医学中心,借助“瑞影云”实现远程实时超声诊断……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圳医疗卫生系统这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战”,贯穿了病源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院感防控—疫苗和药物研究的全链条,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与国内高校、企业合力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余海蓉 吴仕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