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青往事:知青们的异乡情缘(二) 〈小说〉

作者:源根佬
知青往事:知青们的异乡情缘(二) 〈小说〉

当日下午,顾祝福专门就高考一事去了一趟县城。他先去了教育局,教育局的同志告诉他只是听说还未见文。后来他又去了县政府,找到了分管教育的郭副县长,郭副县长告诉他确有其事,而且还把省府刚到的文件给他看了。红头、白纸、黑字、印章,一应俱全,顾祝福绝对相信了,同时也绝对失望了,没想到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女儿争取到的保送上大学的指标也因此泡了汤。回到旺龙大队后,他家也没回,直奔队部广播站,第一时间把恢复高考的消息向全体村民播报,并宣布了由他单独作出的三项规定:有意参加今年高考且符合条件的村民和知青听到广播后马上到队部报名;所有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的村民和知青打明日起脱离田间劳动,带工分学习;大队负责设立高考文化补习班。

旺龙大队地处丘陵,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旺龙人自古至今不愁嫁娶,早婚早育成了约定俗成,“十七要嫁娶,十八当爸妈,十九闹分家,二十成了老爸妈”是对旺龙人婚育的真实写照。所以,尽管顾祝福作出了诱人的高考激励措施,但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已经成家立业,受拖儿带女的束缚,只好扼腕叹息。至于尚未成家的那些年轻人,几乎属于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的新生代文盲或半文盲,这种人显然不具备高考的后天条件,无缘高考。唯独有一种人成了高考的追捧者、受益者,那就是既未婚未育,又具备高考学历水平的年轻人。而旺龙大队具备这些条件的除了三位上海知青刘绍辉、梁启石、董娜娜外,还有就是高中毕业回队不久的顾月秋、张思琪、杜月奎。

这里顺便说明一下,知青刘绍辉、梁启石、董娜娜一来到旺龙大队,就被支书顾祝福看中。于是他三天两头找三位知青闲聊,鼓捣他们放弃城市,把户口迁到旺龙大队来,成为旺龙人。一开始,三知青很犹豫,后来顾祝福给出优惠条件,三人成婚论嫁的事,大队给包了。顾祝福给出此条件,明里说是给旺龙大队留住人才,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物色儿媳女婿。过了半年,三知青都背着他们上海的亲人,悄悄把自己的户口迁入了旺龙大队,自此成了名符其实的旺龙人。以致他们后来高考只能以旺龙人的身份参加。

顾祝福给准备参加高考的年轻人办理完预报名登记手续后急匆匆回到了家,把家里唯一一只生蛋的老母鸡给宰了,叫顾月秋通知刘绍辉、梁启石、董娜娜、张思琪、杜月奎到家里吃晚饭。五位年轻人听说支书请吃饭,别提有多高兴,也特别觉得有面子,所以一下工就直奔顾祝福家来。

知青往事:知青们的异乡情缘(二) 〈小说〉

顾夫人在厨房忙于切菜烧菜,顾祝福张罗凳桌,顾月秋又是帮厨又是拾掇碗筷,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

当五位年轻人说说笑笑进了顾祝福家门时,顾祝福满脸乐呵,摆出十分殷勤、热情的迎接架势。

“热烈欢迎未来大学生光临寒门,你们的光临令顾某无尚荣光,让寒舍蓬荜生辉!”顾祝福少有的一套客套话让五位后生受宠若惊。

“顾支书,您太高抬我们了,成不成大学生,目前还是个X呢!”首先搭话的是董娜娜。

董娜娜是旺龙大队插队知青中的唯一一位女性青年,听说其父亲解放前曾经是上海的一个大资本家,解放后因带头将全部资产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成了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有特殊贡献的爱国名人。“文革”时,她的父亲含冤英年早逝,母亲忍受不了打击,不久也含恨自尽。当时,董娜娜才十三岁,失去双亲的她被舅舅收养,高中毕业后,她响应国家号召远离上海来到了江南的鱼米之乡旺龙大队插队落户。

董娜娜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唇薄齿白,瓜脸秀发,颇有俄罗斯美女的风姿。而且她性格开朗,能说会道,能唱会跳,与人交往,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很有人缘,旺龙大队不论男女老少都乐于和她打交道。顾祝福更是喜爱有加,隔三差五嘘寒问暖,表示一下对她的关心。当然顾祝福关心董娜娜的真正目的,旺龙人无人不晓,那就是想让董娜娜做他的儿媳。这一点董娜娜心里也清楚,当然也很乐意,以致有村民跟她开起这玩笑时,她不但不回避,还顺水推舟:“我到旺龙大队来插队,就是为了了却前世未圆的姻缘,做支书的儿媳妇。”有村民故意泄她的气:“人家支书的儿子将来是当大军官的,能要你插队种田的?”她听了不但不生气,还顺着别人的意往下说:“所以我才想请大家帮我撮合撮合这段美好姻缘,如果谁帮我撮合成了,男同志我管他叫爷爷,女同志我管她叫奶奶,一辈子孝敬着!”有村民把她这话转告给了顾祝福,顾祝福听了乐呵乐呵笑个不休,打那以后顾祝福真把董娜娜当儿媳妇一样疼着护着,生怕她有朝一日生出翅膀飞离旺龙大队。

这不,董娜娜一搭话,顾祝福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小董啊,这高考一恢复,我还真担心留不住你啦!”

“支书请放心,我以前虽是城市人,但那城市留给我的伤痛太多太深,我是一定不会回去的。旺龙是我第二故乡,让我收获到了许许多多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即使我高考金榜题名,学成之后我一定回到旺龙来,扎根旺龙,一辈子奉献旺龙。”董娜娜动情地说。

“这就好,这就好。”顾祝福喜不自禁颠着屁股进了厨房。

“大家信吗?信吗?”梁启石摊摊手,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问大家。

梁启石是和董娜娜、刘绍辉同时从上海来到旺龙大队的知青,是旺龙大队知青队的队长,中等身材,蓄着满头自然卷发,满脸络腮胡子,一看就是成熟男人的典范。他见刘绍辉、杜月奎、张思琪暗笑不言,便冲董娜娜调侃道:“娜娜,你是想逗支书开心,好让他多加两个菜,解了你的馋嘴吧!”

董娜娜抡起双拳朝梁启石劈头就打:“梁启石,你个大坏蛋,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梁启石搂着脑袋在刘绍辉和杜月奎身前身后左挡右避。

顾月秋提一壶酒从厨房出来,脸上挂着荷花般鲜艳的笑容:“娜娜想扎根旺龙大队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他把酒壶轻轻放在桌上,回转身轻轻地说,“我哥矣!”

梁启石猛拍脑袋,恍然大悟似地说:“你看我,把这给忘了。大学生配军官,绝配!”

“启石配月秋,绍辉配思琪更是天下绝配!”董娜娜摆出一副月老的得意样。

张思琪掐她一把,脸色殷红,含羞道:“你别乱牵姻缘线,乱点鸳鸯谱。”

杜月奎失望地瞅着大家:“你们都绝配去了,我岂不成了孤家寡人?”

董娜娜戏他:“你就慢慢等吧,等月秋、思琪离婚了,你爱跟谁配跟谁配去?”

梁启石接言:“月奎,等董娜娜分手了,你跟她配去。”

董娜娜故作生气地拿起一根筷子扔向梁启石:“梁启石,你敢破坏军婚?”

“不是我,是月奎,是他想跟你配。”

杜月奎冷冷道:“最好你们都离了,到时我来个渔翁得利,一箭三雕。”

董娜娜瞪他一眼:“美得你呀,一雕尚无着落,还好意思说三雕呢!”

(未完待续)

知青往事:知青们的异乡情缘(二) 〈小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