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立陶宛始料不及:重新回到中国海关后,中国商人却拒绝续签合同

作者:利刃说开讲
立陶宛始料不及:重新回到中国海关后,中国商人却拒绝续签合同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7日的报道,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主席查尔达斯·萨塔塔维修斯周二表示,目前立陶宛已经重新回到了中国海关系统,几家公司已将货物运往中国,预计可以顺利清关,进入中国市场,但查尔达斯强调,这种好运“不清楚会持续多久”。

据俄卫星通讯社12月3日的报道,立陶宛出口商向本国政府反映,立陶宛对华出口货物,无法在中国港口清关卸货,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海关系统中,压根找不到立陶宛这个国家,显然立陶宛被中国从海关系统中“剔除”了。在收到出口商的抱怨之后,立陶宛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他们一方面表示“知道了”,“了解立陶宛产品进入中国遇到了障碍”;另一方面也积极与欧盟委员会取得联系,“了解欧盟的反应”。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对媒体表示,中国动用海关系统来对立陶宛实施制裁,“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而立陶宛本身“无法实施报复”,立陶宛的海关系统早已并入欧盟,由欧洲委员会监管,他表示将就此事“寻求欧盟的支持”。美国“政客”新闻网6日报道称,立陶宛致信欧盟,以“欧盟(必须)团结一致”做捆绑,要求欧盟对中国“采取强力回应”,替立陶宛出头,解决对华出口遇阻的问题。

立陶宛始料不及:重新回到中国海关后,中国商人却拒绝续签合同

此前,“利刃”已指出,欧盟“肯定会”帮立陶宛出头,毕竟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国,欧盟必须确保“内部的团结”。事实也的确如此,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主席查尔达斯就对媒体表示,中国之所以突然改变决定,将立陶宛重新纳入海关系统,“很可能是受到了欧盟委员会努力的影响”。那么欧盟是怎么让立陶宛重回中国海关系统的?据观察者网12月7日的报道,在立陶宛致信求助之后,欧盟推出草案试图威慑中国。

报道称,欧盟一方面就立陶宛输华商品遇阻一事与中国进行了磋商,另一方面,欧盟扬言将很快推出一项所谓“反胁迫”的草案,针对那些威胁欧盟成员的国家。据悉,这份草案原本是欧盟为了与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准备的,拜登上台之后,美欧关系得到了修复,现在被用来对付中国。草案声称,若某些国家企图通过贸易措施来威胁欧盟成员国的“合法主权选择”,将遭到“一系列惩罚”。

立陶宛始料不及:重新回到中国海关后,中国商人却拒绝续签合同

这些惩罚包括但不限于“加征关税”、实施交易许可证以及暂停投资市场准入等等措施,那些“参与胁迫的企业”,“可能会被禁止采购欧盟商品”,甚至被排除在部分欧盟行业之外,在进入欧盟市场时,“同样会面临阻碍”。在祭出这一“大杀器”的同时,欧盟也一再表示,该草案“只是一种威慑”,“是当一切努力都失败的时候,才会动用的最后手段”。很显然,欧盟的强硬姿态让立陶宛得以重返中国海关系统。

立陶宛始料不及:重新回到中国海关后,中国商人却拒绝续签合同

不过,虽然中国海关重新将立陶宛加入了系统之中,但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却选择拒绝与立陶宛方面续签新的合作合同。例如,一套立陶宛公司生产的高科技货物因为“政治局势”的问题无法发往中国,甚至还有一家法国的制衣公司也遭到了中国商人的拒绝,因为这些衣服的原产地是在立陶宛。这表明,立陶宛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已经吓退了大部分中国商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