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为了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性需求,产生了我们熟知的RAID0、RAID1、RAID2、RAID3、RAID4、RAID5、RAID6、RAID10、RAID50等不同级别的RAID,下面简要常用的RAID0/1/5/10特点及适用范围。

RAID0:RAID0又称为条带模式,是将多个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磁盘。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盘中,所以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0没有冗余功能,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因此,RAID0不适用于关键任务环境,但是却非常适合于视频、图像的制作和编辑。

RAID0逻辑结构如下所示: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RAID1:RAID1也成为镜像,其将一个磁盘上的数据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如果一个磁盘的数据发生错误,或者磁盘出现了坏道,那么另一个磁盘可以补救回磁盘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损失和系统中断。另外,RAID1还可以实现双工—即可以复制整个控制器,这样在磁盘故障或控制器故障发生时,数据都可以得到保护。镜像和双工的缺点是需要多出一倍数量的驱动器来复制数据,但系统的读写性能并不会由此而提高。

RAID逻辑结构如下所示: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RAID5:RAID5也被叫做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每个条带上都有相当于一个“块”那么大的地方被用来存放奇偶位。与其他RAID级别相比,RAID5把奇偶位信息分布在所有的磁盘上,而并非一个磁盘上,大大减轻了奇偶校验盘的负担,尽管有一些容量上的损失,但RAID5却能提供较为完善的整体性能,因而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磁盘阵列方案。

RAID5逻辑结构如下所示: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RAID扫盲篇之RAID0/RAID1/RAID5/RAID10

RAID10:RAID10可细分为RAID1+0和RAID0+1。

RAID1+0是先镜像再分割资料,将所有硬盘分为两组,视为RAID0的最低组合,然后将这两组各自视为RAID1运作,RAID1+0有着不错的读取速度,而且拥有比RIAD0更高的资料保护性。

RAID0+1则是跟RAID1+0的程序相反,是先分割再将资料镜像到两组硬盘。它将所有的硬盘分为两组,变成RAID1的最低组合,而将两组硬盘各自视为RAID0运作。RAID0+1比起RAID1+0有着更快的读写速度,不过也多了一些会让整个硬盘组停止运转的几率,因为只要同一组的硬盘全部损毁,RAID0+1就会停止运作,而RAID1+0则可以在牺牲RAID0+1的优势下正常运作。

RAID巧妙地利用了RAID0的速度和RAID1的保护两种特性,不过它的缺点是需要的硬盘数较多,必须拥有至少四个以上的偶数硬盘才能使用。

原文:https://blog.csdn.net/spuer_io/article/details/57080239

下一篇: rai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