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作者:打发时间-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死亡诗社》是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罗伯特·肖恩·莱纳德领衔主演的一部励志剧情电影。该片讲述的是一位有思想的老师引导学生寻找自我的故事。于1989年6月2日在多伦多首映。浓烈的生命质感和灵魂光华,让《死亡诗社》在上映的当年荣获了奥斯卡、金球、英国学院、法国恺撒等多项大奖。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威尔顿贵族学校1959年度开学典礼暨建校100周年华诞正隆重举行。校长诺伦博士骄傲地回顾着学校的辉煌,为学校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四大信条并因此成为美国最好大学预备学校而骄傲。也就在这一天,威尔顿的荣誉毕业生——从伦敦回来执教的新教师约翰·基廷回校出任文学教师。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新学期开始了,沉闷的氛围、陈腐的说教,让威尔顿的大男孩们倍感压抑,同学们私下里咒骂威尔顿是地狱学校,篡改威尔顿四大信条以示嘲弄。此时,同学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新来的基廷老师和他们心中原始的渴望一样,与众不同离经叛道的上课方式,立刻在同学们中掀起波澜。基廷哼着的《扬基进行曲》、及时行乐的信条、撕去教科书上伊凡所·普利查矫作的诗歌分析,在威尔顿学生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引发了一场地震。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基廷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他让学生喊自己“船长!”,他就像真的船长一样,在人生的海洋中为学生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不久,尼尔在学校图书馆里意外发现了一本刊登着基廷简历的威尔顿年鉴。原来基廷曾是橄榄球队的队长,参加过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

何谓“死亡诗社”,基廷给同学们讲述了诗社的秘密。在尼尔同学的倡导下,“死亡诗社”得以重建,查理、纳克斯、米克、卡麦隆等同学热烈响应,怯懦的托德也加入进来。从此,“死亡诗社”的成员们在当年基廷聚会的地方山洞里和着优美的诗句,扭动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威尔顿学校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麻烦和不幸在这悄然的变化中也随之而来。尼尔第一次找到自己的梦想——他想做一名演员。他兴致勃勃的参加了《仲夏夜之梦》的演出,尼尔极有演戏天赋,舞台上的他自然灵动,仿佛真的已化身为森林里的精灵。尼尔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可是他的梦想却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拦,尼尔的父亲一直是个强硬专制的人,他认为尼尔不需要自己的思想,只需要按照他已安排好的路去走,他要尼尔必须做一名医生。尼尔多次试图和父亲沟通,却毫无效果。他终于绝望了,《仲夏夜之梦》演出结束的那天晚上,尼尔戴上最爱的戏剧道具,用父亲的手枪让自己的灵魂飘向了遥远的天国。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尼尔的死震惊了学校,校方迫于舆论压力,把责任都推倒了基廷标新立异的教育方式上,最后校方决定基廷负完全责任,予以开除。

又是一堂文学课,课堂上又变回了死气沉沉的公式化教学。基廷前来告别,同学们站上课桌,大声喊道:“哦船长,我的船长。”目送基廷离开,用这种庄重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基廷老师的感谢。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影片主要讲了一群学生在基廷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廷老师的被辞为结尾。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心情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着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华了该片的寓意。回过头细细品味时,影片丰富的内涵甚至会让人分不清,究竟谁是该片的主角,基廷老师?学生?还是如铁屋般禁锢人的心灵的体制或者说是这个现实的世界?个性与传统、创新与保守、个体与集体、理想与现实 ,这些元素通过影片展现在我们面前。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这部经典影片的经典之处在于,时间在流逝,然而影片中传递的思想时至今日依然深深击打着人们的心灵!这本是一部教育主题的影片,但影片除了对于教育的思考,还有对人活着的本质的思考。

校长曾严肃地对基廷老师说:“这里的课程是固定的,已经过检验并很有效,所以遵从传统、纪律,送他们上大学,其余的就不用管了。”

“不要去参加那么多的社团活动,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等你以后考上了医学院再跟我说这些”。尼尔的父亲告诉尼尔。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这是多少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家长的缩影。这哪里是讲20世纪中叶的故事,你发现这明明就是当下教育的现状。高考工厂的模式让无数家长和学生们卷入。但家长们心甘情愿将孩子送入这样的地方,因为这样能考上好大学,以后能有好工作。

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的专业都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毕业之后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是怎样的,职业计划是怎样的。等找了一些工作,跳过几次槽,碰过若干次壁之后,才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已经快30岁了。还有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家长们总是望子成龙心切,成功的父母千方百计把孩子变成自己的翻版,不够成功的却用孩子完成他们的夙愿。日复一日的机械训练中,抹杀掉了多少的创造力和思考的能力。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人究竟为何而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青年时代是为考一个好大学,竞争压力之大从学前就开始。教育的功利化,使得孩子们过早失去了快乐。国内曾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想以此来解决问题,侧面反映了功利化的教育从小学已经开始萌发。而在这种功利化教育的背后,则是剥夺了孩子思考的能力。使得孩子从小就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权利,或者已经养成了大事都由老师或者家长做主的可悲习惯。而老师真正应该教授的,正是培养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剧中的基廷叫学生们勇于尝试,勇于突破,有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些正是学生所缺的,谁能说这是错误的人生观?难道平庸,人云亦云才是正确的?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困惑是,明明知道基廷老师的教育观无疑是有益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因为他眼中的教育不局限于知识的讲授,而在于启蒙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然而,学校的校长、同事,包括学生的家长们在内无一看重的不重升学率,而最终的结局也以其离职而告终。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会选择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明知灌输式压抑式的管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为了能考上名牌大学,这似乎是可以容忍的。这就是功利主义指导下的行为,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电影最后并未给我们确切的答案,教育如此,未来的一切亦是如此。这正如同每个人的困惑,不一定得到解决一样。然而在解放思想的路上,就是会有这样的挣扎。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究其一生,都在为寻找生活的意义而努力,人的自我本真的探索,始于婴儿,终于死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禁锢。人终其一生在不断探索,然而同时人的自我束缚也在不断形成。我们困惑,我们挣扎,最终,我们解脱亦或是我们放弃。在理想化的生活还没有出现在现实中时,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放弃与挣扎,按照既定的生活模式循规蹈矩而不越雷池一步。就如梭罗所言:“大多数人都活在平静的绝望中”。这也许就是充满无奈的现实。在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中,理想总是无奈中成为祭品。在严酷的现实世界里,一切以现世利益为准则来判断是非对错的社会中,理想显得那么无力而惨白。

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而割舍和死亡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终结的尼尔,有了被迫离开学校的基丁,但痛苦的背后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托德,在基廷就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最先站立在桌上,看到满教室的托德们,并说著'哦,船长,我的船长!',以表达他们内心对老师的感谢与不舍,这就是延续和未来!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希望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能够真正有所改变,让更多的基廷老师能够来到我们身边,告诉我们:在你能为自己的一生做选择的时候,你应该大胆地迈出这一步。生命是属于你个人的,你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希望你能过一个自己说的算的人生!

《死亡诗社》电影|大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