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彭德怀元帅的故事》第五章节

作者:俪人所见略同

三战三捷振军威

1947年3月19日凌晨,西北野战军的防御部队撤离了延安。当日,胡宗南的军队占领了延安。

但他花了巨大代价而占领的只是一座空城。

此时,南京的蒋介石却高兴得手舞足蹈。他致电嘉奖胡宗南,还赏了胡宗南一个大勋章。胡宗南也认为这是他生平第一大功。为了“庆祝胜利”,西安城的鞭炮都被他派人燃放一空。

就在蒋介石、胡宗南得意忘形的时候,西北野战军却在延安以北的广阔山区,开始为敌人挖掘坟墓了。

一战一捷:青化砭关门打狗

还在未撤离延安之前,党中央、毛主席就英明地预见到,敌人进了延安,将会更加骄横跋扈。为了实现它“光复”陕北的美梦,必然要竭尽全力,寻找我野战军主力进行决战。于是党中央指示西北野战军,除用部分兵力在延安西北方向同敌人保持接触,诱敌深入外,主力部队要在延安东北方向隐蔽集结,待机歼敌。

彭总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这一意图,在3月19日凌晨撤离延安前下达命令:(一)第一纵队在延安西北的安塞以北地区集结,并派出独一旅的二团二营,装作掩护野战军主力撤退的姿态,把敌人主力引诱到延安西北方向去。(二)第二纵队和教导队、新四旅,分别在延安以东和东北地区的青化砭一带集结待命。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果真忘乎所以,认为西北野战军已经“不堪一击”,随即将他的前进指挥所由洛川移到延安,将主力集结在延安附近,寻找西北野战军进行决战,并把向安塞方向边战边退的一纵队独一旅的二团二营,当成了西北野战军主力,立即派出5个旅的兵力,由第一军军长董钊率领,由延安向安塞方向跟踪北进。

3月20日晚,西北野战军电台截获并破译了胡宗南命令其三十一旅必须于24日到达青化砭并在那里建立据点的电报。

彭总接到电报,紧握拳头兴奋地说道:“好哇,终于送上门来了!把这家伙吃掉!”

深夜,在窑洞里、油灯下,彭总和野战军其他领导同志,对着地图研究敌军情况。很快,一个“声东击西”的战役指挥方案形成了。彭总要抓住这个战机。歼敌于青化砭山区,打好撤离延安后的第一仗。

他一方面向党中央报告,同时命令野战军各部队于23日拂晓前,进入指定作战地域隐蔽,并要封锁消息,作好战前准备。又命令在安塞方向假作掩护主力撤退的部队,更巧妙地制造大部队撤退的假象,把敌人的五个旅继续往安塞

青化砭位于延安东北五十余里处,两侧是连绵起伏的山地,便于部队隐蔽、出击,是个打伏击的理想战场。只要三十一旅钻进来,就别想再出去。

这时,各战斗部队已经遵照彭总的命令,全部进入了伏击阵地,东、西、北面都被西北野战军铁桶般地罩住了,只张开南面一个口子,只等敌人钻进来,就可以关门打狗了,彭总幽默地对第二纵队司令员王震说“你王震只需站在山头上大喝一声:李纪云(三十一旅旅长),你往哪里跑!你就可以打它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24日早晨,独一旅二团二营边战边退,终于把敌人的五个旅“牵”到了安塞。出人意料的是,伏击部队一直等到黄昏,仍不见敌人的影子。指战员们心里直纳闷: 是不是敌人改变了计划?彭总坚定地摇摇头说:“不是。咱们要掌握敌人的心理嘛!胡宗南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岂有按兵不动之理……他一定会来的。今天不来,很可能是个偶然的原因。”正如彭总所料,据侦察得知,原来是敌三十一旅中途为补给粮食停了下来。

次日上午10时左右,敌军近三千人乖乖地进入了彭总布置的“口袋”里。我军阵地上突然军号嘹亮,枪炮一齐开火,独四旅在南边紧紧地扎住了“口袋”,主力部队从东西两侧山地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勇猛地向敌人冲去,一下就将敌人拦腰截成儿段。敌人被压在山沟里乱成了一团。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敌军全部被歼,三十一旅旅长李纪云被俘虏。整个战斗打得干净利落,伤亡少,缴获多,当时被新华社称为“模范战例之一。”战斗结束了,彭总欢快地哼着歌曲,对参谋们说:“胡宗南说共军不堪一击,”实际上他才是个不堪一击的蠢 家伙!”

二战二捷:羊马河虎口夺食

青化砭一战,胡宗南遭到当头一棒,被打得眼冒金星。他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共军主力的去向终于搞清了。他吸取了青化砭失败的教训: 一是兵力不再分散配置: 二是白天走山窜岭,轻易不下山沟;三是夜间露宿山头,构建工事,稳扎稳进。他认为这样既可以避免分散孤立而被歼,又可以找到西北野战军主力进行决战。

敌变我变。彭总识破胡宗南的“新故术,采取了相应对策: 组织小部队在敌兵团附近不断袭扰,让敌人经常处于惊恐不安,十分疲惫的状态,同时命令野战军主力隐蔽在便于机动的地点,耐心等待战机。彭总说:“你大部队滚筒式一跃再跃,我就让你在滚动中推磨转圈,把你当小毛驴牵看走。”

胡宗南的数万军队到处扑空,在数不清的山果之间爬上爬下,睡野地,啃干粮,搞得精夜力尽,苦不堪言。胡宗南判新,西北野战军主力已转移到延安以北,于是集中主力8个旅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命令留守在瓦窑堡的第一三五旅南下策应,企图南北夹击,将西北野战军开灭在延安以北。

彭总设想,如果将南边北上的敌军主力吸引到蟠龙以北,我军就可以在瓦窑堡以南,打一个“虎口夺食”伏击战,把南下策应的敌一三五旅消灭。

4月13日上午,彭总在野战军司令部驻地,召集各纵队和各旅的指挥员开会,研究这个仗怎么打。他说:“这是一次虎口夺食的战斗。从敌军主力前进的情况看,一三五旅很可能沿瓦(窑堡)蟠(龙)大道南下。我们要在它同敌军主力靠找之前,在这个地....”彭总用一根树枝指着地图上瓦窑堡以南的羊马河地区,左手有力地向下一挥,“把它一举歼灭!”

4月14日拂晓,我军各部队到达指定位置。8时,敌一三五旅离开瓦窑堡,沿瓦蟠大道的两侧高地急进。10 时左右,同西北野战军担任诱敌的小分队接上了火。敌军边战边进,全部进入了羊马河以北我军的伏击地域内。顿时,枪声大作,我军如神兵天降,从四面向敌人压了过来,而敌军却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只能急电胡宗南救援。

胡宗南急令各路部队前往救援。但先到的敌军被我打援部队顽强頂住,干瞪眼过不来。战斗到下午4时,敌一三五旅四千余人已全部被歼。彭总得知敌代旅长被我军抓获,笑道:“这会儿就不要他代理了。”敌军救授部队来到羊马河,看到的是又一个整编旅全军覆没后的凄惨景象。

三战三捷:蟠龙攻坚啃骨头

4月下旬,国民党军从空中侦察发现,陕北东北方向上的黄河各渡口集中着一批船只,它的统帅部由此断定,“中共中央及其军主力已开始陆续东渡黄河”。为此命令胡宗南军迅速北迁,第二十二军南下策应,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企图将中共中央和西北野战军一举歼天在黄河岸边。

正在为羊马河损兵折格面苦恼的胡宗南,命令刘戡、董钊两军长率9个旅,于4月26日从蟠龙、永坪分两路向北进犯。

针对敌军主力的动向,彭总很快拟定出诱敌主力北上,趁虚攻取蟠龙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彭总首先设计广调虎离山“之计,以一部分兵力扮成主力部队,向北撤退,并在沿途故意丢弃一些部队的臂章、符号、破旧衣物等,制造假象,诱敌主力加快北上.远离蟠龙镇。

延安东北的蟠龙镇,处在一个小盆地里,群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胡宗南把他的前方补给站设在这里。蒋胡军每次“武装大游行”之后,都要到这里进行补给。守敌一六 七旅是胡宗南的主力之,装备精良,又凭借蟠龙周围的高地,修筑了许多碉堡工事,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

攻打蟠龙,是西北战场上的第一次攻坚作战。 彭总分析, 西北野战军攻打蟠龙,北上的敌军必然掉头回援,但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赶到。必须在敌军回援到来之前打下蟠龙。他多次向各部队指挥员说:“这一仗打好了,不仅可以再吃掉胡宗南的一一个旅,还能得到大批军需物资,补充、改善我军的装备、补给。”

他还反复告诚部队,蟠龙有强固的工事,担任守备的又是胡宗南的精锐部队。如果说青化砭和羊马河之战,我们吃了两块肥肉,那么蟠龙这仗,就得准备啃骨头了。要切实做好攻坚、打硬仗的各项准备,万万不可轻敌。

当敌军主力摆成纵横几十里的方阵,尾随西北野战军的假主力向北疾进时,彭总率领的野战司令部,就驻扎在敌军方阵边上的一个名叫新庄的小山村里。侦察员不断送来十万火急的敌情报告,说这里同敌人仅隔几个山头,相距才千米左右,随时都可能遭到放军的袭击。彭总却若无其事地说:“敌人不敢下山沟来,它怕我们打它的理伏。说罢依旧躺在抗上,思考着攻打蟠龙的计划和战斗细节。过了一会儿侦察员报告说敌人全过去了,彭总从坑上一跃而起,大声说:“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敌人向北,我们向南。”

4月29日,彭总发布作战命令:一纵队、二纵队的独四旅、新四旅攻蟠龙,教导旅和三五九旅分别阻击南北可能来援之敌。4月30日,西北野战军以讯雷不及掩耳包围了蟠龙镇。

5月1日,全天大雨不停,发动攻击的时间被迫推迟。5月2日下午,雨停了。彭总下令,黄昏开始攻击!

由于缺乏火炮掩护,战斗持续到次日上午,我军只夺得了敌人的一些前沿据点。敌人收缩到主阵地进行顽抗,我军攻击部队真的碰上了硬骨头。

彭总下令,停止攻击,各部队召开军事民主会,发动指战员献计献策。彭总根据大家提出的多种有效办法,重新调整了部署,改进战术,再次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4日下午,已经是3点钟了,彭总还没有吃午饭,仍然在地图前来回走动、思索。司令部的同志们都知道,每逢彭总考虑重大问题或战斗不顺利时,他总是眉头紧锁,不讲话,不吃饭,不睡觉,不停地来回走动着。在这种时候,谁也不要去打搅他。

傍晚时分,山头上的枪炮声逐渐稀疏下来。二纵队报告,独四旅完全占了敌军设在山上的主阵地。喜讯传来,彭总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他急忙边起草电报,向党中央报告战斗进展情况,一边向部队发布乘胜前进,全歼守敌的命令。

这时,西北野战军居高临下,从四周山上向蟠龙镇的敌人扑了下去。战至午夜12时,全部肃清了镇内的敌人,蟠龙攻坚战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敌人一千三百多名。号称胡宗南“四大金刚”之一的敌整编一六七旅旅长李尼岗和他的六千七百多名官兵全部当了俘虏。战斗中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服装和药品等物资堆积如山。

彭总看过战果报告,把手里的红蓝铅笔往炕桌上一丢,高兴地哼唱起来,机灵的警卫员,赶快端来热好的菜饭。彭总把手挥说:“好 ,现在该吃饭了。”

愚蠢的胡宗南,原以为蟠龙坚不可摧,直到5月4日李昆岗再三求救,他才下令刘戡董钊南下救援。这已经太晚了。当5月8日敌援军赶到时,蟠龙已是空城一座了。

5月8日,新华社记者在《评蟠龙大捷》一文中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旅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半空中。”

党中央撤离延安后仅一个半月,西北野战军就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战斗的伟大胜利,歼敌一万七千余人。这不仅稳住了陕北战局,极大地鼓舞了陕北军民的胜利信心,也为夺取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彭德怀元帅的故事》第五章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