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作者:未来智库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元证券,赵良毕)

1.1 目前通信行业估值处于 4G 初期水平,历史低位

2021 年通信行业指数微涨,PE 处于 4G 建设初期水平,持续低估。2021 年年初至今通信行业指数涨幅为 2.48%,居全行业 14/28 名,居行业中游;PE 方面,通信行业 PE 自 2020 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低,目前估值水平同 4G 建设初期水平相似,预计随着 5G 信号普及度持续提升,5G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行业逐步由运营商资本开支主导转为需求主导,通信行业 PE 水平有望起底回升。

1.2 基金持仓处于低位,未来增长空间明显

2021 年 Q3 基金公司持股通信市值占比低于通信行业在全部 A 股市值占比,较 4G巅峰比,未来仓位提升空间明显。2021年Q3基金公司持仓通信持续走低,为0.81%,环比 2021 年 Q2 的 0.96%略有下降,较通信在全部 A 股市值占比 1.66%低额配置0.85pct。

回顾 4G 巅峰时期+1.71%的超额配置,基金公司投资通信行业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我国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超预期,5G 基站共建共享初见成效。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共建共享 700MHz 5G 基站启动集采,5G 应用端发展步伐加快,5G应用将更快落地,使得通信行业底部反转确定性提升。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1.3 政策推动,“十四五”期间通信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2021 年 11 月 21 日,工信部正式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 年,对通信行业总体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节能、应用普及、发展创新、普惠共享的要求。《通知》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

我们认为该《通知》,结合此前工信部联合九部委联合出台的《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可以预测我国 5G 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加码,举例来看,5G 扬帆计划中规定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量 18 个,2020 年为 5 个,可以推断出到2023 年,5G 基站数量将是 2020 年的 3.6 倍,即接近 260 万个,结合 2021 年 11月 5G 基站数量 115 万座,可以得出 2022-2023 年至少将新建 144 万座 5G 基站,年增长基站数量超过 70 万站,使得我国 5G 普及速度预计将在目前基础上保持快速提升。

1.4 共同富裕网络先行,网络强国推进有望超预期

信息通信行业促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网络先行。信息通信行业需要统筹数字化建设与共同富裕,通过共同富裕的行业顶层设计,形成多方共谋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倡导共同富裕的理念,提升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的效能,发挥信息通信行业企业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激发个体借助数字化推进共同富裕的动力。

2019-2021 年我国 5G 资本开支总计约 4014.79 亿元,我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自 2019 年 6 月获发 5G 牌照正式开始 5G 建设后,2019-2021年三年向 5G 方向投入资金约为 4014.79 亿元,其中中国移动 2019-2021 年 5G 投入资金总量约为 2365 亿元;中国电信 2019-2021 年 5G 资金投入总量约为 880.79亿元,中国联通 2019-2021 年 5G 资金投入总量约为 769 亿元;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不同于 2G/3G/4G 时代“跟随者”角色,5G 时代我国变为“引领者”。由于处于“追赶者”的角色,我国的 2/3/4G 网络建设周期较短;经历了“2G 跟随”、“3G 突破”到“4G 同步”后,我国的 5G 已经全球领先。由于 5G 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及下游产业应用进度不同,5G 投资相比 3/4G 会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参照国外 3/4G 周期,如欧洲 2003-2009 年、美国 2004-2010 年等生命周期为 7-8 年,预估我国 5G的规模建设将一直持续到 2030 年 6G 商用的到来,5G 投资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 2021 年 5G 投资额预计将达到 1100 亿元,2020-2021 年 5G投资额均超过 1000 亿元,占比 50%以上;

中国电信:2020-2021 年资本开支均超过 390 亿元,占资本支出总比例 45%以上;

中国联通:5G 资本开支持续增长,2020-2021 年占资本开支比例超 50%,5G 建设持续加码。

受益于我国运营商 5G 资本开支持续加码,我国 5G 基站数量、用户数量及覆盖面积全球居首,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5G 独立组网网络。根据 GSMA 协会 2021年 11 月数据,5G 在全球客户群众占比预计在 6%左右,集中于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其中基站建设数量方面,截至 2021 年 11 月,我国已建成 5G 基站超过 115 万个,占全球 70%以上,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 97%的县城城区和 40%的乡镇镇区实现 5G 网络覆盖。5G 终端用户达到 4.5 亿户,占全球 80%以上。

我国运营商 5G 用户数持续增长,至 2021 年 9 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用户数首超 6 亿户达 6.24 亿户,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10 月我国三大运营商 5G 用户总数单月增长均持续超过 4000 万户。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1)2019-2025 年是运营商以满足消费者为主的 2C 端网络建设的主要阶段,5G 将形成覆盖全国的大覆盖、高容量深穿透网络;

(2)2025 年之后,5G 在垂直行业的应用成为网络建设的主推动力,2B 端网络的部署将引领投资的方向,同时小基站热点扩容将长期持续,建设模式将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总投资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我国运营商 5G 总投资有望超过 1.8 万亿元,相较于 4G 时代增长超过 60%。投资节奏方面,5G 时期投资规模较为平稳,由于行业技术、产品功能的持续升级,应用场景的增长,2024 年以后投资规模预计仍然将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2021 年 7 月 1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目标深入推进 5G 赋能千行百业,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发展模式,对 5G 发展进行量化规定。提出到 2023 年,5G 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 40%,5G 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过 50%,5G 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 200%。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指标分析方面,按照我国目前 14 亿人口计算,实现 5G 用户普及率 40%,需有“5G网络客户”5.6 亿户,3 年平均每年需增长“5G 网络客户”1.4 亿户以上。要求到2023 年每万人均拥有 18 个 5G 基站,按照 14 亿人口计算大概 252 万基站,5G 基站的建设将从“适度超前布局”向“提高覆盖+需求拉动”转变;同时也要求 5G 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方面要求达到 35%,完善 5G 在工业领域端的渗透布局,5G 应用方兴未艾,蓄势待发。

2.1. IDC:支撑企业旺盛上云需求,筑 5G 信息化底座

2.1.1 国内外云服务商持续加码

全球云服务商资本开支持续加码 5G 时代数字化底座。资本开支角度,2019 年进入5G 时代以来,海外主流云服务商脸书(Meta)、谷歌(Alphabet)、亚马逊及微软资本开支均处于高位,我国主流云服务商阿里巴巴、百度及腾讯资本开支亦从 2016 年开始持续增长,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催化,全球企业上云需求被动加速,远程办公、5G+行业应用等新兴概念使得全球云服务商资本开支持续维持高位。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我们认为云服务商加码数据中心及云计算能力建设,本质上可以归结为 5G 三大特性对数据流量的不断催化,由两部分构成:

(1)来自于目前现有的 5G 行业需求及 4G 相关 ToB/ToC 端需求带来的数据流量增长:随着 4G 时代短视频不断兴起,以及行业应用端的实时监控等新兴应用不断兴起,数据流量维持较高增速,使得数据量持续增长,IDC 需求量逐步提升;

(2)来自于未来确定性的 5G 行业应用端需求带来的数据流量增长:随着 5G 普及度逐步提升,5G 相关应用如车联网、物联网、元宇宙等落地可能性亦随之增加,根据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每年将产生超过 175ZB 的数据,即不论未来 5G 应用形态如何演变,数据流量增长具备较强的确定性,致使国内外云服务商相关资本开支持续维持高位。

2.1.2 政企强上云意愿驱使,我国 IDC 增速较快

IDC 行业规模方面,我国增速全球领先。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及 IDC 圈数据,2020年全球 IDC 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914 亿美元,我国 IDC 行业规模约 1958 亿美元;增速方面,预计未来 3 年全球 IDC 行业规模 CAGR 为 18.88%,我国 IDC 行业规模CAGR 达 33.98%,高于全球增速。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预计 2022 年规模将突破 3000 亿。根据 36氪数据,2014 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仅为 372 亿元,到 2020 年增至 195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1.8%,预计 2021 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 2486 亿元。未来,随着新基建政策的逐渐落地、互联网及云计算大客户需求的不断扩张,数据中心行业将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 5952 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公有云市场份额预计将持续提升。根据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 年)跟踪》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4 年,我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 2020 年的 6.5%提升为10.5%以上;私有云方面,预计到 2025 年规模将达到 2600 亿元,CAGR 超过 20%。

我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占比居全球次席。据 Synergy Research Group 数据显示,截至 2021Q3,由大型供应商运营的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已增至 700 家,以 IT 负载衡量,美国占这些数据中心容量的 49%,中国是继美国之后对超大型数据中心容量贡献第二大的国家,占总量的 15%。其余的产能分布在亚太地区(13%)、EMEA 地区(19%)和加拿大/拉丁美洲(4%)。拆分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上云意愿较高,2020 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 718.7 亿元(+16%),其中中小企业上云意愿较高,我国中小企业上云意愿合计占比超过 80%。

2.1.3 关注具备区位优势,快速发展的 IDC 龙头企业

大数据市场方面,我国一线及超一线地区数据流量占比较高,供需错配仍然明显存在。我国大数据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趋势,我国一线及超一线地区(北京、上海、广东)占比约为 69%,数据中心机架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2019 年上海及周边江苏、浙江等地区机架数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2019 年为 81.1 万架;其次为北京及周边地区(67.2 万架);广深及周边地区数据中心机架数量排名第三,2019 年为 48.9 万架,整体分布同大数据市场流量分布相似。同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由于核心地区 PUE 严格管控、相关指标释放较少,我国一线城市仍存在较大供给缺口,预计该种现象在 2022 年仍将持续存在,具备区位、资金和拿地优势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我国数据中心市场份额主要以三大运营商为主,占比超过 60%,民营 IDC 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我国 IDC 市场份额中,三大运营商占比超过 60%,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 30.6%、19.1%和 12.6%;其次是属于第三方 IDC 服务商的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

数据中心属于重资产行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资产负债率方面,IDC 整体资产负债率处于 40%以上(光环新网因为具有 AWS 云服务,故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大部分维持在 50%以上,同时 IDC 公司虽然具备规模效应,但其拿地能力具备更大重要性。

数据中心 EV/EBITDA 倍数仍有提升空间。由于数据中心是重资产行业,具备高投入、高建设周期特性,故比较不同 IDC 厂商的 EV/EBITDA 倍数可以得出,我国目前主要厂商 EV/EBITDA 倍数约为 15-30 之间,宝信软件(44.42,2021-12-2 数据)较海外主要 IDC 厂商 Equinix、Cyrusone 等公司,处于其 2019 年左右水平,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经营业绩方面,全球数据中心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持续向好,单机柜营收增长具备较大空间:

营收方面,2018 年至今全球 IDC 企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皆有较大增长,我国数据中心相关企业增速较快;

利润率方面,我国主要 IDC 厂商毛利率在 2018 年后企稳回升,维持在 20%以上水平且逐年提升;相关 IDC 厂商净利率同毛利率同向变动,2018 年后几乎皆有较大改善;

单机柜营收方面,我国主要 IDC 企业但机柜营收在 5-7 万元之间。

2.2 光通信数据流量基石,硅光和 800G 推进有望超预期

2.2.1 数通+电信市场高流量促行业技术发展

光通信赋能千行百业,F5G 同 5G 协同所带来的数据传输速度及低时延造就较多新兴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 2C 端如超清视频、AR/VR、云游戏、直播等场景;2B/G 端如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慧矿山、智慧医疗等;企业上云、智慧政务等场景。

光通信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 2022 年光纤光缆仍旧是光通信产业链中价值量最高的一环;网络运营服务及光网络设备紧随其后。产业链利润率方面看,光纤光缆、网络运维等价值量虽然较大,但整体利润率较低;行业主要利润集中于光芯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环节中。目前,我国光芯片厂商相对较少,相关国产企业主要集中于光模块中。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 2021 年 4 月发布《“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该计划提出,到 2021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 2 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 1000 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 5G 基站超过 60 万个。建成20 个以上千兆城市;到 2023 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 4 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 3000 万户。5G 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建成 100 个千兆城市,打造 100 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光模块主要应用场景以数通市场和电信市场为主,其中数通市场占比较大,包括三个场景:

(1)数据中心内部交换机之间、服务器与交换机间的互联,目前主要以 10G 和 25G光模块为主,逐渐向 50G 和 100G 升级。

(2)数据中心不同机房间的互联,目前以 40G 和 100G 光模块为主,逐渐向 400G升级;

(3)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目前以 40G 和 100G 光模块为主,逐渐向 400G、800G 升级。

2.2.2 建议关注高研发投入,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相关企业

我国光模块厂商市占率较高,高速率光模块出货量预计将提升。根据 Yole 数据,2020年我国光模块厂商全球市占率约为 40%,其中上市公司中以中际旭创(电信为主)、光迅科技(数通为主)及新易盛(电信+数通市场)份额居前列;根据 Lightcounting数据,预计 2021 年后,100G 光模块虽然仍是需求的主流型号,但随着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的不断提升,200G/400G/800G 硅光模块预计将持续进行行业迭代,高速率光模块出货量或将大幅提升。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光模块属于技术更新品种,具备研发、管理优势,抢占行业先机的企业有望优先收益。以我国光模块企业利润率来看,相关企业毛利率维持较低位置,其主因为光模块行业迭代速度较快,需要持续研发并投入人力资源以抢占行业替换的第一波浪潮,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高毛利高速率光模块的不断推进,具备相关优势的企业有望优先受益。

布网广度初步达成,应用端持续探索,2022 年 5G 应用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同 4G及此前通信代际特性不同,5G 具备低时延(uRLLC)、大带宽(eMBB)、广连接(mMTC)三大特征,衍生出同 5G 特性相关的行业级应用,相对应的数据体量持续扩大。5G 主要应用将集中于云 VR/AR、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场景中,我们认为随着 2021 年我国布网广覆盖目标初步达成,叠加5G 行业应用探索不断深入,5G 相关行业应用有望在 2022 年步入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期,带动 5G 逐步从“政策推动”转向“需求推动”。

应用场景方面,大数据、物联网、云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目前应用较广,AR/VR、区块链、新一代技术等蓬勃发展。根据 IDC 中国数据,2021 年亚太地区大数据分析仍是主要应用,物联网、云基础设施建设等亦较为火热;根据华为商业咨询数据,我国目前大数据行业主要应用以金融为主,占比约为 30%,医疗健康(14%)及政务(13%)亦超过 10%。我们认为随着我国 5G 发展不断加码,以 AR/VR、区块链技术、元宇宙为代表的“5G 独有应用”将会在目前已经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行业应用基础上,使得数据量迈向下一个量级。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3.1.1 车联网:5G 赋能车联网行业变革,千亿空间市场高速发展正当时

5G 具备不可或缺性 5G+车联网或将引领传统车企变革。车联网可以分为自动驾驶、编队行驶及远控驾驶三类,皆需要实时、移动性及 QoS 保障,以及安全、可靠、低延迟和高带宽的连接,随着 5G 时代到来,车联网该种需求有望被满足,从而实现快速普及。

商业模式方面,根据华为商业咨询,全面的无线连接可以将诸如导航系统等附加服务集成到车辆中,以支持车辆控制系统与云端系统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减少人为干预,从而进入车联网时代,端到端价值链由部件服务商到服务提供商交互传导,5G 在其中主要影响连接,即 V2X/远程信息处理,基础设施/设备销售以及增值服务,国内主要厂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主,国外则以沃达丰、NTT、AT&T 等为主;运营商在车联网中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 B2B 及 B2C 两种,首先自建基础设施如网络、云平台、数据中心等,然后逐步向上传导,利用自身网络优势,在各个环节进行增值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2)终端/交互支持是用户进入元宇宙的入口,终端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 AR/VR、手环、眼镜、PS5 等设备。软件/算法支持为内容开发工具提供软件基础;

我国目前处于 5G+车联网的初步发展阶段,发展侧重于确定发展策略、管理体系等。根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中对我国车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目前我国车联网处于 5G 发展期阶段,顶层目标为确立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及法规;预计到 2030-2035 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进入社会,HA、FA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具备同其它交通参与者的网联协同决策和控制能力。

政策加持,车联网发展高景气。2021 年 11 月 21 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 2025 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其中,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

车联网可以分为车侧和路侧两部分,其中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车联网产业链可以分为路段产业链和车端产业链两部分,其中路段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为通信设备核心元器件研发制造企业、终端设备制造企业和车联网运营服务企业,行业代表企业有海康威视、大唐电信、华工科技、中国移动、腾讯、高德等;车段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为核心元器件和设备研发制造企业、整车制造企业和车联网运营服务企业,行业代表企业有四维图新、高新兴、金溢科技、吉利、中国信通院等。目前国内车联网产业链布局相对完备。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3.1.2 物联网:万亿市场持续高增,看好产业互联网加速拓展

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增速较高。连接数方面,根据艾瑞咨询及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 2021 年全球连接数有望达到 147 亿,我国连接数有望达 88 亿,至 2025 年全球连接数有望达到 246 亿,我国连接数有望达到 156 亿,增速方面,全球连接数 2021-2025 年 CAGR 约为 13.74%,低于我国(15.39%)增速。预计 2022 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增速将达到 20.45%。

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持续拓展。行业规模方面,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至 2022年我国物联网行业产业规模有望突破 2 万亿元,达到 2.13 万亿元(+15.14%),形成持续扩张态势。

我国物联网行业应用主要集中于 2C 端,全球物联网行业主要以 2B 为主。物联网行业分布方面,根据信通院及 IoT Analytics 数据,我国物联网行业主要集中于智慧家居及车联网方面,而全球物联网应用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工业/智慧能源等领域,我国同世界物联网行业分布具备一定差异性。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我国物联网重心有望将逐步向产业物联网迁移。根据 GSMA Intellegnece 预测,产业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在 2024 年超过消费物联网连接数,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物联网结构亦将从 2019 年的各占一半份额逐步向产业物联网过渡,主因可能为消费物联网 4G 后期已经由小部分释放,因为 5G 信号广覆盖,产业物联网需求对应提升,使得产业物联网规模持续拓展,预计随着产业物联网发展逐步向好,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备,消费物联网持续增长可期。

我国 5G+工业物联网项目数量持续攀升。根据工信部 11 月数据,截至 2021 年 8 月底,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100 家,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 7600 万台(套),全国在建“5G 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 1800 个。5G+工业物联网超过 1800 个。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5G+工业互联网将推动硬件直接销售收入达到 15 亿元,解决方案规模 1100 亿元。

三大运营商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高增。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 2021 年 10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 13.8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2.5 亿户,其中应用于智慧公共事业、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 22.3%、17.6%、16.7%。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 3.43 亿户,比 2020 年末净增 2825 万户。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3.1.3 车/物联网通信模组及能源/电力互联网相关投资机会分析

NB-IoT/LTE 模组出货量持续走高,具备渠道及技术优势企业有望优先收益。车/物联网中通信模组具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必需品之一,可替代性较低;同时相关通信模组具备一部分技术及市场壁垒,相关企业具备销售费用及销售费用占比较高、利润率相对维持平缓等特点;由于全球 2G/3G 退网行动不断推进,价格较高的 LTE/NB-IoT 相关通信模组需求高企,具备渠道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相关企业优先受益。

厂商集中度有望提升,利润率具备较大提振空间。营收方面,我国主要厂商移远通信、广和通营收持续增长,2019 年,移远通信超过 SierraWireless 成为全球物联网通信模组行业龙头企业;广和通通过 2020 年收购 SierraWireless 进军车联网,份额逐步提升。利润率方面,我国主要厂商毛利率相对较低,预计随着通信模组高端化持续推进,叠加车联网放量,我国通信模组厂商利润率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通信模组厂商海外占比逐步提升,PE 处于低点。营收结构方面,我国主要模组厂商高毛利海外业务占比较高,2020 年移远通信海外业务占比 38.21%,广和通海外业务占比 66.74%,美格智能及日海智能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较快;估值方面,我国主要通信模组厂商估值仍处于低位,预计随着利润率提升,相关公司估值有望重塑。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目前全球 120 多个国家明确宣布碳中和目标,这些国家碳排放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60.8%。但是因技术和参与国家不平衡等因素,全球“碳中和”路径和进程存在不确定性,但是碳中和将加快推动低碳核心技术应用,倒逼技术创新,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节能及努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当下主要发展方向,能源互联网首当其冲。根据国家能源局资料,2019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是美国的 2.2 倍、德国的 2.8 倍、日本的2.7 倍、英国的 3.68 倍;我国单位 GDP 电耗是美国的 2.53 倍、德国的 3.22 倍、日本的 2.59 倍、英国的 4.55 倍;目前我国单位 GDP 能耗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5 倍;供给方面,我国线损率较高,多数企业具备线损问题,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我国电力相关企业线损率在 4.5%-5%区间,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述数字表明,我国提高能效空间、节能潜力很大,威胜信息在电力互联网领域提前布局,已取得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

3.2 元宇宙/XR:以云为底,内容筑基

3.2.1 元宇宙:行业基础不断构建,内容端持续创新

元宇宙产业链主要分为内容支撑方和技术支持方俩大主体。内容方主要为内容创造者、内容策展方和内容经济系统。内容创造者为虚拟世界或者互联网提供各种内容,内容开发系统是为创作者提供内容生产和经营的协助。

产业链中的技术支持主要分为分布式平台支持,终端/交互支持,算法/软件支持以及底层支持:

(1)分布式支持为互联网/虚拟世界提供分布式金融、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等协助。分布式架构扩展性更强、处理效率更高、碎片资源利用率高、容错能力更强,更加适合日益复杂的网络需求。其中基于区块链的 NFT 和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账本/金融搭建立了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加了现实与元宇宙之间的流通。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3)底层技术协助设备和算法发挥出该有的功能,包括但是不限于芯片、各类半导体工艺、运营商网络等基础设施。

我们认为,未来元宇宙 2C 端发展主因为元宇宙为用户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所期待的体验,而体验则来自内容。

3.2.2 AR/VR:元宇宙接口,2C 端高增速高景气

元宇宙包含了沉浸式体验,而 VR/AR 设备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是当前最接近于元宇宙的终端。VR 全名 Virtual Reality,中文名虚拟现实,是指构建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并让你“身临其境”。AR 全名 Augmented Reality,中文名增强现实,是指将虚拟的物体叠加到现实世界中,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在 AR 的基础上,将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又产生了 MR(混合现实)的概念。

因为 VR 的光学和显示结构相对简单,所以 VR 的软硬件生态更为成熟,更早的进入商业化阶段。而 AR 在将虚拟物品叠加到现实中时,算法、光学和显示等环节存在技术不足,因此 AR 的商业化进程较慢,价格也更贵。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VR/AR 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硬件、软件。硬件代表公司主要有芯片、光学设备、声学器件、传感器;软件代表公司有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中游主要为系统集成商,代表公司主要有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和硕等。下游主要为终端品牌厂商,根据产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 VR 设备厂商和 AR 设备厂商。终端厂商往往与内容、平台关系紧密例如 Steam、Quest、Viveport、Pico 等。

以 Oculus 的 Quest 2 为例,硬件成本中屏幕占比最大,为 34%。其次的是存储,占比 27%,处理器占比第三,为 16%。屏幕方面,目前的主流解决方案为“菲涅尔透镜+Fast-LCD”,相较于之前的 OLED,获得更高的清晰度和刷新率,纱窗效应和眩晕感得到改善。未来也可能进一步往“折叠光路+硅基 OLED”方向发展。

AR/VR 是继个人电脑之后的可普及性的消费电子产品。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0 年,我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市场规模约为 300 亿元,其中 VR 市场规模约 230 亿元,市场占比约 80%。预计到 2024年 AR 的占比将超过 VR。虚拟现实终端出货量稳步增长,虚拟现实终端出货量(含AR)约 120 万台,从功能类型上看,VR、AR 终端出货量占比分别为 96%和 4%。根据 IDC 数据,2020 年我国 AR/VR 市场规模约为 66 亿美元较 2019 年同比增长72.1%,在规模及涨幅方面均超越美国和日本,位列全球首位。同时,中国市场的 5年(2020-2024)CAGR 也将保持在大约 47.1%的水平。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3.2.3 展望:投资以基础设施为主,关注内容创新

元宇宙可以分为体验、发现、创作者经济、空间计算、去中心化、人机交互、基础设施七个方面要素。七个层级互为依存并。其中体验层中,元宇宙的表现形式为显示空间、距离及物体的“非物质化”,成为内容社区的复合体;发现层中,则聚焦于如何将流量引入元宇宙中;创作者经济层则包含所有元宇宙相关的技术;空间计算层给出了解决方案,消除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的障碍;去中心化层则使得单个实体可以操纵元宇宙的理想架构;人机界面层使得人类被改造成半机械化结构,随着未来消费级神经接口的逐步普及可能性逐步增高,人机之间的障碍也逐步缩小;基础设施层主要负责承接流量,为元宇宙做实体支撑。

我们认为元宇宙是未来 5G 乃至更高层级的通讯时代的主流应用之一,受限于目前全球 5G 覆盖范围、传输速率等因素,元宇宙大范围普及仍需要较大努力,由于发展确定性趋势不改,我国及全球元宇宙应用需重点关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3 北斗导航:支撑行业万亿规模启航

3.3.1 PNT 刚需催生万亿市场,应用场景主要聚焦智能终端

卫星导航产业链综合产业链上中下游,终端以国防、行业、车联网为主,赋能下游车企以及各行各业,形成卫星导航赋能千行百业的目标。我们将芯片侧分为射频芯片及基带芯片,同时因导航产业链处于扩张态势,故加入地图及模组两个板块;车联网方面,其高精度定位产业链同此条产业链类似,相关公司重合度亦较高。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受益于北斗创新应用不断深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将持续增长。其中产业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在内,关联产值主要以增值服务为主。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完成组网计划,2016-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产值)由 2,118 亿元增至 4,033 亿元(CAGR=17.4%);随北斗创新应用不断深入,高附加值的新兴业务不断涌现: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有望于 2025 年增至 9,819.3亿元(CAGR=19.6%)。分行业方面,2020-2025 年行业关联产值 CAGR 达 21.93%,产业核心价值 CAGR 达 13.50%。

PNT 刚性需求催生万亿级别市场。远期规划方面,从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大系统工程总体考虑,导航定位和授时(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系统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对整体社会的支撑几乎是全方位的,星基导航和授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预计到 2025 年,综合时空服务的发展将直接形成 5-10 亿/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总体产值预计达到 8000-10000 亿元规模。到 2035 年,预期构建形成智能信息产业体系,创造形成中国服务品牌,直接产生和带动形成的总体产值规模将超过 3 万亿元。

北斗导航目前应用主要集中于 2B/2G 端的场景中。目前北斗导航应用主要覆盖交运、农业、林业、渔业、灾害、公共安全等领域,其中交通运输方面,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去年 10 月,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覆盖约 700 万辆道路运营车辆,渗透率达 96%;已覆盖 3.14 万辆邮政快递车辆,渗透率达 88%;已覆盖 1400 艘公务船舶,渗透率达 75%,覆盖约 300 架通用飞行器,渗透率约为 11%,农业领域方面,北斗系统已经覆盖约 4.5 万套。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产业链下游主要场景主要集中于智能终端应用,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好。随着“北斗+”与“+北斗”产业融合生态的快速深化发展,行业应用服务需求和大众应用服务需求均发生变化,应用场景快速延伸触及千行百业。地区发展方面,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华中及西部五大区域实现综合产值 2958 亿元,占全国总体产值的73.4%,其中京津冀产值居首,产值规模约为 866 亿元(+14.4%),占比约为21.49%。

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及用户端组成。其中空间段包括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是中国国家核心基础设施,而地面段及用户端包括卫星导航终端及应用领域,是卫星导航产业链主要集中环节。中国卫星导航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及基础数据,中游为终端集成及系统集成,下游涉及卫星导航运营服务。

产业链主要价值集中于中下游,下游运营服务环节占比逐步提升。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主要环节集中于中下游,整体占比从 2016 年的 87%提升至 2020 年的 90.48%。行业拆分方面,2016-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中,上游及中游产业链占比呈现逐年降低态势,下游运营服务环节占比持续提升,至 2020 年占比首次超过中游占比(43.88%),实现营收 1879 亿元(+23.2%),提升至 46.60%。增速方面,产业链下游增速(+23.2%)依旧高于产业链上游(+12.1%)及中游(11.9%)增速,代表下游应用发展持续向好。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3.3.2 展望:关注“通导遥”行业下游应用相关投资机会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中主要厂家以非上市公司为主。截至 2020 年末,我国行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计 84 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 7.79%,主体以非上市公司为主。

产业链上游公司整体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较高,毛利率较空间段相关公司有较大改观。商业模式则主要以售卖产业链上游器件(北斗星通等)以及确立自身优势,深度广度共同拓展细分行业市场(如华测导航、中海达)等。

目前产业链中游中高端器件仍以国外进口为主,国产器件已经基本完成中低端市场替换。卫星导航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及系统集成,中游产品主要包括导航仪、便携式导航终端等,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区域及精度的提升,中国国产终端设备替代空间广阔。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卫星导航主要以空间站、地面站以及客户三个终端组成,通过四颗卫星对时空进行绝对定位,以完成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目前卫星导航主要应用场景较广泛,主要应用场景以测量测绘、地理信息采集、灾害监测、移动测量、远程控制、时空信息同步等,想象空间较大,预计将广泛应用于车联网、物联网等热点行业中。

3.4 高流量业务:云视频会议市场高增,5G 消息逐步推广

3.4.1 视频会议:云视频会议市场规模逐年高增

视频会议可以分为传统视频会议及新兴视频会议两种,其中:

(1)传统视频会议:以硬件设备及专线传输为核心,基于嵌入式架构,主要应用于中高端视讯方案中;

(2)新兴视频会议: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凭借 SaaS 模式向客户提供视频会议服务,主要架构以 AVC 和 SVC 两种.

下游客户用户习惯逐步向远程办公偏向,新兴视频会议逐步替代传统视频会议形式。下游客户方面,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视频会议向新兴视频会议迭代过程中。2020 年疫情以来,远程办公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相关需求得到快速释放,后疫情时期,疫情导致的客户使用习惯及粘性,叠加企业营运成本及租金成本的持续降低,使得视频会议在向新兴视频会议模式转变,预计 2022 年开始新兴视频会议占比将逐步高于传统视频会议,新兴视频会议形式将带动行业发生变革。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产业链方面,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上游由硬件制造商及云与专线传输供应商构成,中游以视频会议服务商为主体,下游涵盖各应用场景。

云会议市场格局各发所长。1H21,根据 IDC 相关数据,小鱼易连、齐心好视通、会畅通讯、全时、华为云会议位分列我国云视频会议市场前五名。云会议市场不同于硬件视频会议市场,随着服务商能力的快速提升,市场准入门槛正在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将趋于集中,技术、资金、生态、品牌等综合能力将决定未来的市场格局。目前相关企业主要面临客户开拓、品牌培养拓展等内外部因素制约,市场竞争较激烈。

厂商份额来看,硬件视频会议市场集中度依然较高。根据 IDC 数据,华为、苏州科达、中兴通讯、Poly、小鱼易连依然占据市场前第五名的位置。同时,随其他厂商产品的持续迭代,市场的集中度逐渐趋于分散,其中:罗技、亿联、华创视讯、星网智慧等厂商的产品竞争力逐渐提升,硬件视频会议市场正在激发新活力。

3.4.2 5G 消息:商用在即,5G 时代信息新变革

5G 消息属于新型电信业务。5G 消息包含个人和行业两方面业务,均支持文本、图片、音视频、位置等多种媒体格式,其结构主要包括终端、5G 消息中心、MaaP 平台、计费结算、消息监管和网间互通等。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5G 消息具备能力丰富、基础良好以及可促进垂直行业融合等特点,其中:

能力丰富:无信息长度和内容限制,可使用多种多媒体形式,可设计轻量级程序,替代原有 APP;

基础良好:三大运营商携手打造,共同实现商业化推广;

垂直行业融合:继承短信特点,具备高可靠、广触达德互动服务能力,拓展垂直行业新空间。

传统短信业务量略有下滑,业务结构优化,5G 消息具备前期升级基础。根据中国通信业协会相关数据,2021 年前三季度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降幅继续收窄,比 1H21收窄 2.1 个百分点,收入增长 11.9%;行业短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三季度发送量约为 5867 亿条,同比增长 37.5%。同时,行业应用主要集中在银行层面,交易提醒占比较大。目前银行业手机移动金融服务主要依靠短信、银行 APP 或微信,短信仍然以文本为主,功能和展现形式较为单一,5G 消息可以实现精准营销,提升获客效率。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4.3 展望:关注“云+端”视频会议,5G 消息龙头企业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传统视频会议为主的行业态势中,新兴视频会议的拓展主要围绕云视频的体验和服务,“云+端”战略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云视频企业整体毛利较高,看好用户付费习惯养成后相关公司营收质量提升。目前行业主要公司由海外 Zoom 及国内会畅通讯、亿联网络、二六三组成,其中我国视频会议企业基本都具备“云+端”相关战略及产品储备:会畅通讯具备会畅云平台及明日实业;亿联网络海外业务占比较高,VCS 及 SIP 业务持续超预期,云办公终端业务亦持续攀升;二六三持续布局个人、企业及海外市场,同运营商合作丰富。整体方面,云视频相关企业由于相对轻资产属性,相关毛利率较高;营收规模方面,相较于Zoom,我国云视频相关厂商预计随着国内用户付费习惯的逐步养成,营收规模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通信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有望起底回升,5G应用迎来新时代

5G 消息方面,三大运营商联合产业合作伙伴积极推进 5G 消息平台建设,目前网络均已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在终端推进方面,主流手机厂商已发布超 80 款终端支持5G 消息;在应用生态构建方面,5G 消息充分展示了与千行百业融合的创新应用场景。基于各行业优质的客户积累,公司消息云业务(云短信、5G 消息标准版、5G 消息 UP2.4 版、统一消息平台)有望进一步打开 B2C 通信市场。以定制华为服务号(终端服务号)和短信服务号为重要服务的终端云业务聚合终端厂商,为相关企业提供易用高效的全链路、高触达、低成本、多入口的 A2P 新型服务及营销门户,有望打开相关公司未来业绩天花板迎来高增。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