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作者:悠扬读书

电影《攀登者》我曾看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有力量。那些攀登者带给观众的除了激励还有振奋,他们是用生命来攀登,征服大自然的同时也磨炼了内心。可以说,每一个攀登者都是英雄,然而,还有很多的英雄他们没有登上顶峰。

在影片中胡歌就扮演了这样一位登山队员杨光,由于在攀登途中把睡袋让给队友被冻伤了双腿中途退出了登顶计划。他含着不甘的泪水就此告别了自己的登峰梦,但是,他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杨光的原型就是我国的登山家夏伯渝老师,他在受伤后的40多年里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凭着惊人的意志和不懈的训练,最终在69岁时成功登上了珠峰。他把自己的攀登经历和人生故事写入了自传《无尽攀登》里。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读这本书时,我又一次被那顽强的攀登精神深深触动。

夏伯渝从小喜欢运动,上学时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踢足球。因为身体素质良好他还被选为登山运动员。

25岁的夏伯渝跟着他们登山队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珠峰后,就彻底被那神秘而又雄壮的山峰征服了。每个人有说不出的兴奋,想着自己能够登上顶峰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壮举。

然而,登山运动是一种极限挑战,对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而攀登珠峰的艰难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知道珠峰的气候和地形地貌极其复杂,队员们都是拿生命在攀登。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在跨越北坳和大风口时的艰难,如果脚下稍有不慎就有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他们要攀爬架设在冰裂缝上的梯子,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冰裂缝。如果赶上高原强风,就会连人带装备被吹下山崖。

在气温极低的条件下,要想生存都是一种困难,何况还要时时面对被雪崩、大风等灾难吞噬的危险,那不仅对人的身体是一种极限挑战,对人的意志也是极大的考验。

可是即便有再多的困难和风险队员们都不会放弃、不会退缩,他们结对而行,相互帮扶,为了集体到达胜利的终点一直向前。有人说为什么要冒着随时丢掉生命的危险去攀登,是因为他们的心里早已有了那座山,而他们的信念就在山巅。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他们享受跨越挑战之后的成就感,他们在锻炼身体和磨炼意志后更加充满斗志,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所以说,找到自己的梦想就会有前进的方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努力去克服。有梦想的人会很酷,他们一生都在行走在为梦想而奋斗的路上。

在第一次攀登珠峰途中,夏伯渝的一名队友因为体力不支背包连同睡袋一起掉下了山崖。晚上睡觉时他把自己的睡袋给了队友,结果造成双腿被冻伤导致截肢。

后来,在电视里看到队员们成功登顶的那一刻,夏伯渝正躺在医院里。他为队员们高兴也为自己感到遗憾。

在身体遭受了沉痛的打击后,夏伯渝一度陷入消沉和痛苦之中,他无法想象自己才20几岁就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登山梦,他用一种不言弃的态度继续参加运动项目,先后参加过很多项目并在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了多枚奖牌。

退役后,夏伯渝又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登山训练计划。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力量和体能训练,除此之外,还要打乒乓球,每周都要去登香山。经过坚持不懈地锻炼他保持了比较好的力量和体能。

身体的病痛和限制没有阻挡夏伯渝追求梦想的脚步,他不去想自己的困难有多重,而是想办法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能够在堪称人间地狱的纳粹营里活下来就是依靠着对生命怀有极大的热情。有了这种热情,我们都可以创造神话,所以我深深地被夏伯渝先生的那份热情所感动。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看别人的故事很难感同身受,但是,相似的经验我们都会有过,比如,经过病痛或者身处困境时,就会明白一个人的精神支撑是多么宝贵。

一个战胜病魔和身体缺陷的人是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正是因为他对梦想的执着和不放弃才让他战胜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一点一点接近自己的梦想。

对于正常人来说,攀登珠峰都意味着身体不能承受的极限,而他年龄又大,又穿着假肢,危险更是可想而知。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在攀登梯子的时候,别人都是身体保持向上,可是假肢没有踝关节,登梯子的时候,身体重心向后的他必须用手的力量把身体往前拉使身体与梯子保持平行再用力蹬腿。在各种攀爬过程中他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大的体能。

除去这些,每次走完山路都要忍受着腿部和假肢之间因长时间接触摩擦而产生的疼痛,有时候走一步都要忍受针扎一样的刺痛。每次到达营地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腿部的伤口,上药帮助恢复。

而他之所以忍受着超越常人许多倍的痛苦是因为真的热爱。夏伯渝先生说,“若是真心热爱,就不会因害怕而放弃。”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相信受到攀登者精神的鼓舞,我们也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明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攀登者,在向着梦想登攀的沿途中会有鸿沟,会有挑战,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从容面对,保持初心,脚步不停。

攀登精神能够让我们更加坚定梦想,也是每个人成长路上的财富,以下几点心得与您分享:

(1)脚踏实地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也不可能一步登到山顶,总是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更加接近顶点。不管你的目标有多高、多远,只要不放弃,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会越来越接近巅峰。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2)锻炼好身体

不管我们想要实现什么目标,都需要有好的身体素质。虽然我们不都是去从事攀登性质的探险运动,但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什么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

人类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如此渺小,但是却能够凭借意志创造出奇迹。只要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可能,相信自己就能做到。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4)、感恩生活里的一切

每个人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我们想要做出自己的成绩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也离不开家人的爱和鼓励。

在面临生死考验之后,人们往往都能看开世间的一切纷扰,因为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有爱。

每个人的旅程都是一场一场的攀登。我们在乎的不只是终点的荣耀和喜悦,更是在攀爬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25岁遇难失去双腿,69岁时靠一双假肢登顶珠峰:他经历了什么?

不管你是正在遭遇困难,还是享受安逸,不管你是无畏的年轻人还是自艾自怜的中年人,相信都能从这本《无尽攀登》中获取力量。

王石说,人生就像登山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满足现状,一种好奇心,一种对未来的探索。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像在登山,愿我们能够在成长中不断试错,不怕困难,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登上一座座人生高峰。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