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作者:不惧孤读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在暂借的公寓里,张爱玲花400美元请人来做人流。然后,她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男胎,被她从抽水马桶里轰然冲走。

这年,张爱玲36岁,或许这是她做母亲的最后机会了!

那么,张爱玲宁愿堕胎,也不肯生下孩子,背后的原因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张爱玲天生绝情,薄情寡义吗?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1956年,张爱玲在美国麦克道威尔文艺营,认识了德国作家赖雅。

这一年,张爱玲36岁,赖雅65岁。

赖雅,他曾经是才华横溢、聪明过人的作家。年轻时,他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女儿。

他比张爱玲大了将近30岁,两人却产生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己之感。他们谈文学,谈文化,谈人生,谈阅历,越谈越投缘——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3月13日,他们第一次相遇,第二天,又有了几分钟的小叙。两天后,一年中最猛烈的暴风雪袭击了这一地区,张爱玲和赖雅缩挤在餐桌旁、走道上对谈。

3月底,他们开始互相到对方的工作室做客。

4月1日,他们并肩在大厅享受复活节正餐。又过了几天,他们开始了单独的来往,彼此的好感日益升温。

5月12日,赖雅在日记中写道:“去房中有同房之好”。

7月5日,张爱玲告诉赖雅,自己怀孕了。

于是,赖雅向张爱玲求婚。但是,有个条件——不要孩子!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当时,张爱玲经济拮据。

本以为,赖雅多少能够增加自己经济上的安全感。然而,“她哪会知道65岁的赖雅早已钱、才双尽。”

步入晚年的赖雅,不仅没有使自己不朽的作品,身体还每况愈下。此前,他曾中风住院——

1943年,赖雅不幸摔断了腿,还轻度中风,此后中风的毛病时有发作;1954年他又一次中风住院。

所以,赖雅坚持要求张爱玲打掉孩子,原因是自己又病又穷——他没有固定收入,每月仅有微薄的社会福利金,根本无法负担一个新生儿!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张爱玲怀孕的时候,已经36岁。或许,这是她做母亲的最后机会了。

但是,试想彼时的处境,张爱玲不仅要写作赚钱,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赖雅,假设她生下小孩,再多一层负担、牵累,会怎样疲于奔命?简直不堪设想!

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女主角九莉怀孕已经四个月,却不得不选择打掉。然后,她眼睁睁看着一个男胎,被她从抽水马桶里轰然冲走!

张爱玲跟自己小说里的九莉一样,放弃了做母亲!她别无选择!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1956年8月14日,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对于这桩婚姻,张爱玲对好友炎樱这样说:“这婚姻说不上明智,却充满了热情!”

传记作家司马新的看法则是:

其实,张爱玲已意识到自己既寂寞又像是片无根之萍,尽管已搬到彼得堡来住了,但是,这种居无定处、事无定职的漂泊感却依旧如故……她为自己朦胧的未来心中无数而感到焦虑。面临多方面的窘迫,选择了赖雅作依靠。赖雅是个热情而又关心人的男人,对她的工作既有兴趣,对她的幸福也很关怀,这样生活的挣扎促使张爱玲挑中了赖雅。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新婚刚两个月,赖雅又一次中风,并接近死亡。

丈夫年老体弱,让张爱玲添了许多精力和经济上的拖累,她却并无怨言。

婚后两年,张爱玲38岁生日的这一天,家里突然来人处理赖雅欠款一事。好不容易将那些人哄走,两人接着过生日。他们做了一点青豆、肉和米饭,餐后又一同看了一场喜剧电影。散场后,两人在萧瑟的秋风中,步行回家。到家后,又把剩饭吃了。

这天晚上,张爱玲告诉赖雅,这是她有生以来最快乐的生日。

婚后五年,赖雅再一次中风昏迷。当时,张爱玲为了写剧本筹钱给赖雅治疗,回到了国内。得知丈夫病重的消息,她忧心如焚,却没有足够的钱买机票回去。于是,她赶写《红楼梦》等剧本赚一些钱,然后马上买机票,飞回赖雅身边照顾他。

后来,赖雅不慎摔了一跤,跌断了股骨,同时又中了几次风,以至于瘫痪了两年,大小便失禁。

张爱玲始终不离不弃,最艰难的时候,她将垂死的赖雅带在身边,一边为生计到处奔波,一边耐心地照顾丈夫。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这段婚姻,维持了11年!

在赖雅身体好些的时候,他是个好伴侣,两人不乏恩爱,而且十分默契。

赖雅深爱着张爱玲,他常常望着她睡着的模样,觉得她的脸真美。他将一天傍晚步行回家的情景描绘成:“走向他的家,他的光明,他的爱。”

张爱玲谈到赖雅的文字,也说了一句话——“我们很接近”。

除了写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白天,他们去图书馆借书来读,一起去购物,一起做晚餐。

晚上,他们常常光顾电影院。因为,两人都是电影剧作家,在一起评品电影中的情节与演技,是他们经常的话题。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11年,说得上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张爱玲最喜欢《诗经》里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和赖雅,何尝不是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然而,赖雅毕竟大她30岁、老病穷愁。

1967年,76岁的赖雅病入膏肓,再也无药可施。10月8日,他在张爱玲的陪伴下,离开了人间。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很多人都说张爱玲对父亲、对母亲、对弟弟冷漠,认为她就是一个天生绝情、薄情寡义的人!

其实,爱是相互的。

这些家人曾经带给张爱玲深深浅浅的伤痛、伤害,让她如何不心寒、不冷漠?

然而,张爱玲遇到赖雅,却是两个飘零寂寥之人的相互取暖。赖雅给了她荒芜中的温暖、理解。

所以,哪怕张爱玲知道赖雅年纪大、又病又穷,她对他的心却是热的,她可以毫无怨言、尽心竭力地照顾他,直到赖雅去世。

从张爱玲对赖雅的不离不弃,可以看出来,中年的她不乏充足的爱意、责任!

相识仅半年,赖雅向张爱玲求婚,条件是:打掉4个月的成型胎儿

所以,回过头来看张爱玲打掉孩子,觉得很是凄凉!

假如,经济条件允许,足以养育孩子,张爱玲未尝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小团圆》里张爱玲写九莉,有一次梦见“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

九莉的梦中,或者说张爱玲的梦中,她梦到了好几个在松林中嬉戏的、她自己的孩子——这种天伦之乐,恰好是张爱玲从来不曾拥有的。

转头再去看她堕胎并终身跟孩子无缘,就觉出命运待她多么不公!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这里是不惧孤读,分享一切喜欢的小说、电影和故事,谢谢您的阅读~)

参考资料:

01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林徽因到张爱玲》——王鹤

02 《张爱玲传》——刘川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