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

作者:积极混子ve

当你平安无事的降生在妈妈的怀中时,当你能够快乐安全的上学时 ,当你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当你能够吃饱喝足的看电视时……你需要感谢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中国。

为什么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

图片摘自网络

在中国,你能安静的嗅到安逸环境所带来的香甜,能随意安排自己琐碎的时间去做感兴趣的事,能在自己生病时去良好的医院就医,也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大声朗读。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如上所说的,但绝大多数人都可以。

然而我更想说的是,无论我们出生如何,资质如何,又或者外貌条件如何,我希望我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所设计的风筝。我们给它设计不同的形状,给它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将它放在绿草之上的蓝天,勇敢的和风筝一起奔跑。

可爱的孩子们,以及那些大人们,你们了解阿富汗吗?热,中东国家、长袍、肤色跟中国人差不多,再黑点儿。想比诸如此类的回答有很多吧。

为什么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

在阿富汗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笔下,哈桑的父亲被炸成碎片,哈桑被和自己同一个国家的人枪毙,哈扎拉人被石头压成肉饼,儿童妇女被侮辱,塔利班人甚至耀武扬威开着车寻找能撞在他们枪口上的人。

我也不知道这么暴力血腥的场面会不会吓到你们,毁掉你们对人性的善良认知,打碎父母为你们建造的小小温室。

但我深知,每个人都有知道真相的权利。阿富汗曾在一段时间里,被俄国人统治,一个意志坚强的国家气愤反抗。又在一段时间里,人们欢呼塔利班人统治时代的到来,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欺负自己的人民,杀自己的同胞,侮辱自己国家的女人和孩子。想来也是滑稽,在做出恶行时祷告真主,朗诵经文,种种行为无不令人悲愤填膺。

为什么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

可我同时赞颂阿富汗人民,了不起!

他们从来不会谈什么梦想和未来,生活糟粕至此,他们还是会选择活下去,为了父母,妻儿。他们在战争中骄傲的活着,即使炮弹横飞,说不定哪天屋顶炸飞,家徒四壁,生离死别,但他们还是会选择活下去。有年老的父亲为了卖他的义腿,来回讨价,因为如果卖了它,就能够解决家里的女人孩子两个星期的温饱。你也能看见,一群没穿衣服的男孩们在废墟外开心的踢着足球,也能看见一个落魄的大学教授在路上乞讨,却扬起笑脸念着爱情诗。

我哭了,世界上真的缺乏如此乐观派的人们,是真的无谓生死,却始终为能活着努力。

而在稍稍富裕的中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受不了压力自杀,分手自杀,没有生活期望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

中国的孩子们,虽然是经济落魄,战争四起的前阿富汗国家,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坚强、毅力,不要放弃对生的渴望。

为什么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

史蒂夫.麦凯瑞摄影作品

到底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成长?是年满十八岁吗?还是等到结婚并为人父母时?其实在我看来,内心常怀感恩之心方为成长,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国家,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朋友,感恩一切。史蒂夫麦凯瑞

眼观阿富汗人民,无非就是活的简单点吧。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内卷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追求更简单平凡的生活,对于生活适当的好奇,不要什么都想去摸一摸,探一探。我试想我们需要先行一步发现内卷的陷阱,做第一波能跳脱出来的时代新人。其实我现在也不是太了解这个新词汇,我只是粗略的表达我青涩的建议。

为什么说《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

此外,我想对我的祖国表达感谢,对辛苦的爸妈和不争气哥哥说一声我爱你,对我的朋友,同学、老师说一声谢谢。我会好好长大为人,做一个坚强和值得依靠的人。

我心里有一个很漂亮的风筝。

我追。

推荐书籍《追风筝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