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类中心论: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

作者:书说世界

人类中心论源于古希腊与中世纪文化,到近代才系统化和意识形态化。亚里士多德指出:“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而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食物一家畜为他们所用并提供食物,而大多数野生动物为他们提供食物和其他方便,诸如衣服和各种工具。由于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目地毫无用处地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可见他的观点是: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换句话说:大自然是为了人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早期基督教的观点也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人,而非其成员,他明显地高于其他生命形式;所有的造物都是上帝创造来为人类服务的,它们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为此,人对大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像《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的:使他们(人)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球,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中世纪著名神学家和哲学家阿奎那也明确宣称,人是自然存在物中最完美的存在物,上帝为了人本身的缘故而给人提供神恩,他给其他存在物也提供神恩,但这仅仅是为了人类。因此,人可以随意地对待动植物。这种观点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即便到了19世纪,甚至许多科学家仍将之奉为真理。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情不自禁地认为,鱼的存在……无非是为了给人提供食物町”。英国地理学家赖尔也写到:“大自然赋予马、狗、牛、羊、猫和许多家畜的那些适应各种气候的能力,明显地是为了使它们能听从我们的调遣,使它们能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他们的话反映出:动物(更不用说植物和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它们只具有对人的工具价值,因而人对它们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

人类中心论: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

自17世纪后,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越发明显,人与自然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自然只是毫无生气的物堆积而成的客体,其本身无所谓目的,除了对人的工具价值,谈不上其他价值;而人作为主体,具有自由意志和自主能力,是世界的唯一目的,只有人拥有内在价值。这样,植根于工业文明内部至今仍支配着人类文明现实的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经过由“是"到“应当”的推断,被催生出来:人是自然的主人,是自然事物唯一的价值尺度;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是绝对合理的,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对象;人的自由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不断征服、改造之中。

人类中心论: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

在人类中心论价值观框架下,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充分肯定,亦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扩展了人类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正是由于人类中心论价值理念与资本主义精神扭结在一起,形成了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由此塑造出的工业社会高度有效、合理地组织人类劳动,疯狂地改造与掠夺自然,人类文明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由工业文明引发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更引爆了各种社会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人和自然的对立关系。人们开始意识到在每一个时段内,自然所提供的资源在数量、质量上总是有限的,人类的索取如若超过这个限度,自然的持续供给能力就会减低或被破坏,人类的利益最终也无以实现。

人类中心论: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