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余小燕:走出致富“羊倌道” 巾帼不曾让须眉

作者:万年融媒体

在万年县梓埠镇周湾村附近的乐安河畔,总会遇见一个在羊群中吆喝的中年女子,她便是周湾村里远近闻名靠养羊脱贫的“羊倌”余小燕。

发展养殖业谋出路

余小燕:走出致富“羊倌道” 巾帼不曾让须眉

45岁的余小燕是周湾村村民,之前与丈夫一直在外务工,2018年底丈夫周结平突发脑梗,做开颅手术花费30余万元,公公周路财重度中风在重症监护室一星期总共花费十多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和巨额债务,犹如晴天霹雳。但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压垮,2019年春节之后,余小燕考虑家有中风公公和重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丈夫,不能出去打工谋生,便萌生在家发展养殖业的想法,于是申请扶持资金15万元养殖黑山羊。

余小燕:走出致富“羊倌道” 巾帼不曾让须眉

2020年5月份,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为余小燕找场地、跑扶贫项目资金,最终选用一个靠山、靠水的旧厂房改造成羊圈,并购进母羊和公种羊。然而,养殖山羊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因为饲养不当导致山羊生病甚至死亡,余小燕并没有放弃,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山羊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环境调控等方面的技术,租用附近30亩山坡地种草作为青饲料,并注册成立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慢慢地,余小燕的山羊养殖走上轨道。

念好养羊致富“经”

余小燕:走出致富“羊倌道” 巾帼不曾让须眉

随着寒潮来临,检修防风、保暖措施,清扫、防疫基地,余小燕认真地做好着每一个环节,像对待孩子们一样照料着这些羊羔们。记者走进养殖基地,就听见“咩咩咩”的羊羔欢叫声。早上7点,余小燕简单吃过早饭便在羊圈里忙碌起来。“饿了吧,宝贝快吃吧。”余小燕一边说一边将准备好的草和饲料放进食槽里,看着小羊们正吃得欢,余小燕也心满意足。

“早上不能放羊,因草丛露水多,羊吃了容易生病,最好要等草干了再把羊放出来。此外还要经常往羊舍竹筒里放生盐,羊吃生盐能够预防疾病……”如今的余小燕说起养羊的技巧头头是道。她说,在掌握一定的技术后,饲养山羊就变得很容易,河岸上的草一年四季都有吃,一般山羊放养出去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吃饱。下午,吃饱的山羊就会在领头羊的带领下回到羊舍。“山羊养殖其实并不难。”余小燕笑道。

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余小燕:走出致富“羊倌道” 巾帼不曾让须眉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年初,村集体使用组织部扶持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全部用于扩大该黑山羊养殖场经营规模,并采取“村集体+养殖基地+脱贫户”模式,村集体给予余小燕夫妇一年五万元劳务费外加15%分红,村集体负责山羊销售。截至目前,养殖场现有黑山羊360头,预计明年可发展至700头,届时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余小燕:走出致富“羊倌道” 巾帼不曾让须眉

如今,余小燕通过养羊已经实现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实现了“加速跑”,为自己的小康生活铺平了自己专属的“羊倌道”。(万年融媒体记者 陈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