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亚彬:“乌铁”青年显担当

作者:中华儿女人物观察
王亚彬:“乌铁”青年显担当

最美丝路青年系列访谈和传播 · 铁路青年 丝路建功

作者 |《中华儿女》记者 李菡丹

编辑 | 王碧清

今年10月17日16时15分,一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始发,满载着日用百货、机械配件、服装玩具等货物的2025次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站开出,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标志该站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达到5045列,在比去年提前75天突破5000列基础上,超过去年全年班列通行数量。

王亚彬:“乌铁”青年显担当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站货运车间国外班组调度员王亚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通行数量达4748列,同比增长34.3%。口岸过货量679.7万吨,同比增长48.5%。其中,出口运量达393.5万吨,同比增长32.7%,增长幅度居全国铁路口岸首位。10月上旬,该口岸进出口过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班列通过能力和口岸过货能力实现双增长。

90后王亚彬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会俄语的他两次报名申请到国外班组工作,逐渐成长为车间、班组业务骨干,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步伐贡献青春力量,彰显乌铁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身为“铁三代”,好男儿志在四方

王亚彬的家乡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身处哈萨克斯坦,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是眺望星空,思念着家乡和亲人。他说:“我是‘铁三代’,爷爷和父亲都是铁路系统职工,我从小就在铁路边长大。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库尔勒位于新疆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我对‘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有感情,更加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高中毕业后,怀揣外交官梦想的王亚彬来到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学习斯拉夫文学。这所大学是吉尔吉斯斯坦创办最早的一所著名综合大学,学校的名誉教授中,不乏著名国务活动家和学者。

2013年,王亚彬学成归国,父母希望他子承父业,也在铁路系统工作,他便报名去应聘,顺利成为霍尔果斯站货运车间一名货运员。刚走上工作岗位,他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很有干劲儿。“工作很顺利,没有什么困难,我比较适应,就是离家太远,不能常在父母身边,但是时间久了,我也慢慢习惯。父母很理解我的工作,教导我‘好男儿志在四方’”。

时至今日,王亚彬还记得8年前他到霍尔果斯站报到时,生怕自己坐过站,所以不停地和司机说,快到了一定要提醒他。“我一路上都在担心自己找不到地方。后来,有两位老师傅听我说要去霍尔果斯站,就问我是不是新分过来的铁路职工,我说是。他们说自己也在霍尔果斯站上班,让我跟着他们走。我跟两位老师傅一起下车,他们问我吃饭了吗,我说没有。于是,他们说一起吃饭,再回单位。吃完后,我们打出租车到了霍尔果斯站铁路职工生活区。临分别时,他们拉着我的手,让我有困难的时候随时去找他们。”王亚彬一直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如果不是这两位老师傅,我估计就打道回府了,也就放弃铁路这份工作了”。

不惧疫情,确保中欧、中亚班列高质量开行

自参加工作至今,王亚彬一直在霍尔果斯站货运车间工作,先后做过货运员、交接员、调度员。他介绍:“货运员负责货物装运及安全;交接员负责跟哈萨克斯坦铁路工作人员交接进口货物和车辆;调度员负责协调国外接发列车,以及日常产生的货运交接问题。我现在每天协调宽轨和准轨的列车出入境,记录列车的详细信息,并联系哈方工作人员,尽快让我们中方的火车及时返回,同时处理到达哈方车站的货物问题。”

王亚彬:“乌铁”青年显担当

王亚彬(左)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签认

王亚彬所在班组一共17人,没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上班一周,休息一周,每次休息都能回家,除去两天在路上,在家能待5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国外疫情严峻形势下,为确保口岸过货运输稳定,中欧、中亚班列高质量开行,2020年6月,王亚彬与同事深入国外一线,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在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他们是调整班制后第一批驻守国外的工作人员,一待就是7个月。在长时间驻守工作中,王亚彬凭借过硬业务素质及专业的俄语知识,高效完成中欧、中亚班列在国外的交接工作,同时也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

今年以来,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哈两国铁路部门加强协商合作,围绕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品类结构、宽准轨列车交接、集装箱班列交接等环节细化相关措施,畅通班列组织流程,实现了班列通行数量逆势增长。7月中旬,王亚彬和同事们再次逆行,担负起中欧、中亚班列交接的生产重任。他笑着说:“现在,我们最大困难就是上班周期比较长,大家容易疲惫。在吃的方面,哈萨克斯坦是畜牧业国家,牛羊肉多,新鲜蔬菜比较少,比较单一。我们在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这里治安还可以,有哈铁公安在车站守护。”

面对旺盛的中欧班列运输需求,新疆铁路部门持续发挥“双口岸”通道优势,一方面挖掘运输潜力,一方面实施扩能改造,加大运力倾斜力度,千方百计组织开好中欧班列,有力带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化口岸系统的应用和“铁路快通”模式的应用,让班列在手续办理和通关环节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

今年9月,全国首列铁路国际联运快速通关模式的中欧班列自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入境。这项由国铁集团与海关总署共同研究制定的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上线试行后,让班列通行速度再次加速。“目前,符合‘铁路快通’办理条件的班列抵达霍尔果斯后,可采用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办理联运报关,入境即可放行,无需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转关运输通行效率及便利化水平得到提升,班列开行站与国境站间的查验环节更加畅通。”王亚彬介绍,“霍尔果斯站优化整合运输组织模式,实施精准调度指挥,增强宽、准轨作业联动性,抓好日班计划编制兑现。同时,推行译票审核等作业环节前置,合理安排列车解编、车辆取送、货物装卸作业,强化货区货位管理,加快车辆周转和配空车使用,运输组织流程更加顺畅,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在提升运输效率同时,新疆铁路部门对口岸站实施大规模扩能改造,充分释放运输潜力。扩能改造完成后,霍尔果斯站场内新增货物换装线1对,新增、延长到发线10条,硬件升级助推口岸运力增长,运输组织能力提升30%以上。王亚彬说:“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行的主要班列线路有29条,辐射德国、波兰、土耳其、俄罗斯等18个国家45座城市,货物品类涵盖服装百货、汽车配件、机电产品等200余种。”

王亚彬:“乌铁”青年显担当

王亚彬在中哈铁路线上

如今,王亚彬和哈铁工作人员在建立工作默契同时,也建立了深厚友谊。“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前,我们与他们其实比较陌生,聊天的时间很少。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长期驻扎在阿腾科里站,工作周期比较长,他们知道我们在这里的生活相对单调,所以不时来问我们需要什么东西,他们帮我们买。逐渐地,我们在日常工作之外,还会聊到生活,他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还有中国饮食,他们很喜欢吃新疆大盘鸡,经常向我们求教做新疆大盘鸡的方法。时间久了,我们相互了解不断深入,成为很好的朋友”。

从每天一列出境列车,到现在平均每天14列出境列车;从每天三个小时接发一对列车,到现在每一个半小时接发一对列车……王亚彬见证“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变,见证中哈友好往来,也见证中哈经济飞速发展。他感慨:“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代铁路人坚守的信念。我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我们的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将以勤奋作风、创业激情,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1年第21-22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