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作者:历史最美

你们对于好皇帝的定义是什么?任用贤臣?远离太监?崇尚节俭?其实都不对。任用贤臣,这一条也不能说全错,因为所谓贤臣的标准究竟是啥?当年的皇帝说了不算,今天的我们也说了不算,真正说了算的是那些写史书的人,而节俭虽然不仅是圣君明主的评价标准之一,也同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我看来,节俭并不是成为明君圣主所必要的因素,因为皇帝毕竟是皇帝,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而太监的问题就很有意思了,我们在下文会仔细的说一说这个问题。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大明头号昏君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亲是孝肃皇后周氏,朱见深的年号是成化,故又称成化皇帝朱见深,在位23年,1487年9月9日去世,终年41岁。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宪宗,是朱见深的庙号,通常来说庙号是对于逝去君主的盖棺定论的评价,“博闻多能曰宪”可见拥有宪宗这一庙号的皇帝都绝不是等闲之辈,比如唐宪宗李纯,在位15年,横扫叛乱藩镇,但是现代人对于朱见深的评价,似乎……

“成化年间的朝政可以用一个词完美评价,一塌糊涂…… ”

这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于明宪宗朱见深一朝的评价,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明宪宗朱见深在传统看法里都是一个昏君,但是我前面也说了,人们评价明君的标准很大程度上都是三点,即任用贤臣、远离太监、崇尚节俭这三条,这三条并不能完全概括一个皇帝的功过。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皇帝是否为明君,首先要看三点,第一点就是他在位期间整个国家的对外军事态势,是否能对外敌取得优势?第二点,就是他在位的这二十余年的民生状况。第三点,就是他是否为整个国家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咱们今天就来看一看成化年间的武功,有明一代最大的边患来自北方的蒙古游牧政权,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在土木堡战败被俘,蒙古瓦剌势力猖獗一时 。但是到了朱见深时期,蒙古对于明朝北方边境的骚扰仍然十分频繁,但是明朝对于蒙古的反击却是十分有力的,比如:

成化六年“正月二十日虏寇五千余众忽驰突南侵,急还军掩袭,遇之于胡柴沟:与战,斩首三十八级,夺获战马二百余匹,余寇且战且却,欲诱我(明)军入伏,而我(明)军转战益力,复斩首一十六级,获其马百匹。虏势感而奔,官军益乘胜追之,虏复聚残寇迎敌,臣身先众卒击之,复擒斩四十余级,获马二百余匹。虏大败遁去。前后共斩首九十余级,获马五百余匹,盔甲、弓矢、器仗共四千氽事,牛羊畜牧二千余……” 成化六年正月“巡抚大同右副都卸史王越等奏:“延绥三路俱系虏寇出投之所,比令许宁军出西路龙州、镇羌等堡范瑾军出东路神木、镇羌等堡;越与太监秦刚军据中路檎林城,以为西路应援。瑾遇寇于厓窑川,力战,败之,追奔至沙蜂子等处。宁军御之梨家澍转战三十余合,皆捷.而右参将神英亦败之于镇羌境内.前后共斩首四十余级,夺获战马七十余匹,弓矢甲仗五百余事,追回被掳羊中畜牧四百八十有余。虏遁去。” 成化六年七月“虏贼万余自双山堡分为五路往南深入…… 一虏酋耀甲策马拥众来突,官军并力对敌,战十余合,前哨指挥杨琳等兵自东山蒸屹峪,左哨都指挥何忠等自西白马庙与臣等兵并至,战二十余合,贼少却。官军秉胜驰之,杀伤甚众,贼遂溃。追至四口川,贼复登山橐敌,官军直捣其前,败之。遗弃糗粮、服器及所掠牛羊等畜献满川野。又追至牛家寨,正遇都指挥吴瓒等兵,贼见我兵少,分三面攻围.都指挥马仪等兵自张家山、指挥李镐等兵自麻庄山至,并力进战十余合.指挥膘瑾等兵亦至,战又数合.刘豪.范瑾、神英等兵分据南山夹攻,杀伤甚众,就阵夺旗号、拐子喇叭,贼遂奔遁,从新夺沟等处寻路出境。刘聚等自烂泥河、臣等自张家川,分道追出境外,日暮收兵。前后生擒贼三名,斩首一百六,获贼马- -千六十二,射死贼马二百八十一,骡七十六,铠甲、弓矢器械等物七千二百六十四,旗号一,缨头拐子二,木喇叭四,夺还牛羊等畜七千有奇。审知虏酋阿罗出亦为流矢中伤,脱身而遁,余贼号哭散走,边城老稚欢呼称捷。”

可见明朝边军在成化年间表现还是不错的,虽然仍然不能彻底阻绝蒙古人对于明朝边境的骚扰。而在成化九年,陕西参赞左都御史王越在红盐池袭击蒙古军队,总共斩首三百五十五级,蒙古军队惨败,从此退出河套地区,明军士气为之一振。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成化十八年,明军攻克了哈密卫城,甘肃总兵官王玺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详细描述了此战的情况:

“哈密城既为土鲁番所据,都督罕慎等寄居苦峪城者几十年。臣等比尝以计间土鲁番党牙兰守哈密城者,不听。然得其所羁留及掳掠者九十余人以来其势渐孤,乃召赤金、罕东二卫兵将,犒以牛酒,令助罕慎.于是二卫兵一千三百,罕慎兵八千六百,夜袭哈密城,破之。牙兰走,余或降或死。遂复城八,得人一千五百,罕慎始归旧城居之。”

早在成化初年,明宪宗就发动了对于整日没事找事的建州女真的惩罚作战,以赵辅为主将,朝鲜兵协助明军作战,斩获建州女真首级600余颗,成化十五年,朱见深又派监军太监汪直、抚宁侯朱永、辽东巡抚陈钺等人再次进攻建州女真,攻破400余寨,斩杀俘获上千人(建州女真实际损失应远高于此)从此建州女真一蹶不振。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见深统治时期明朝武功之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完全可以说成化年间对于蒙古和女真的战功仅次于洪武和永乐年间,这无疑和朱见深的知人善任脱不开关系。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当然有人可能会注意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汪直,这人在成化年间是西厂的提督太监,无论是在《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在其他的一些通俗历史读物中,汪直的形象一直很糟糕,原因也就是老一套:西厂太监迫害忠臣,西厂太监贪赃枉法等等。不可否认,汪直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你要说他一无是处,那也肯定就是胡扯。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除了前文说到的汪直参与的对于建州女真的讨伐战之外,汪直还在成化十六年和朱永、陈钺、王越等人一起参加了威宁海大战,王越汪直率精骑连夜奔袭至威宁海,一举捣毁了蒙古王庭,达延汗巴图蒙克,也就是后来搅得弘治一朝不得安宁的小王子只身逃跑,其妻子满都海被杀。成化十七年,汪直等人又在大同击败鞑靼军队…… 一直到成化十九年八月份,汪直才离开北方前线,被贬至南京。

很明显,汪直并没有像传统历史读物中那样说的一无是处,成化年间明军的赫赫武功应该也是有他的一份功劳的。虽然还是比不上杨思勖这样的前辈猛人,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宦官来说,他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其实在传统中国人的思维里,太监这种封建王朝所产生的畸形产物,一直是不被一般人所接纳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人始终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其他的普通人很难不歧视他们。而且最重要的是太监和皇帝始终是最为亲近的,而整日絮絮叨叨的大臣最大的作用就是抑制君权,他们希望皇帝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路子走,而皇帝也绝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

谁说搞姐弟恋就不能当好皇帝?

所以君臣双方是肯定要发生冲突的,而太监作为皇帝的亲近内侍,始终是做为皇帝的“狗腿子”,所以自然也就成为了文官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文官们有很多人也是文坛中的魁首,也就是说,太监作为皇帝的代言人,在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时候是站在读书人的对立面的,所以说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太监都是一个极其狰狞的形象,出现在我们今人眼前的,而相反文人和文官则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好感。

其实完全可以说,弘治年间的“盛世”是完全建立在成化年间赫赫武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成化年间对于蒙古和女真的打击,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安安稳稳地做一位守成之主吗?他完全就是在吃他老子的老本,结果最后被粉饰为明朝的中兴之主。然而,一代雄主明宪宗朱见深却因为“搞姐弟恋”也就是喜欢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万贞儿,而被人诟病,甚至最后被人说成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