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路灯“一杆多用”,“看见”城市品质提升

作者:九派观察
路灯“一杆多用”,“看见”城市品质提升

石龙镇智慧灯杆为群众生活保驾护航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姜兴贵、通讯员袁嘉敏报道: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镇,今年以来,东莞市石龙镇立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新做法,大力推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以智慧灯杆建设为起点,为智慧城市建设引入新鲜血液,争创新一轮区域发展优势。

创新“多杆合一”运营模式

今年以来,石龙镇推出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政策和改革管理模式,打造“建、管、运、维”一体化格局。按照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石龙城管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智慧灯杆项目建设和运营,探索出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共赢的智慧路灯投资建设运营模式,推动了智慧路灯的规模化建设,为东莞市智慧灯杆建设和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模式。

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石龙镇政府授权中标单位统筹全镇共1550支(含增加新建200支)智慧灯杆建设,以及智慧灯杆和所有公共路灯(共13570盏,含新建200支智慧灯杆和300盏巷灯)的日常管理维护,并由中标单位承担相关设施设备的用电。

路杆更少,品质石龙“看得见”

自今年7月起,石龙镇街头各自独立的路灯杆、探头、信号灯、指示牌等杆体陆续化零为整,曾经影响美观、阻挡视线,给市民带来不便的杆体,正逐渐变成多功能合一的智慧灯杆。

过去,石龙街头多杆林立,杆体功能单一,且杆体结构、高度、颜色、尺寸不统一,影响道路整体景观,更无法满足5G微基站及其他感知设备挂载的新基建需求。对此,石龙镇适时提出智慧灯杆建设思路,计划三年内建设智慧灯杆1550套,并同步更换相关智慧灯杆路灯供电电缆,提前预埋6至8条管道,为今后在智慧灯杆上挂载其他智慧传感器所需的供电和光纤敷设提供便利,避免市政道路重复开挖,通过为道路做“减法”,给城市品质建设做“加法”。截至目前,石龙镇华裕路、龙城一路已根据计划进度安装智慧灯杆72套。安装工程仍在持续推进中。

一杆多用,管理精细化、智慧化

智慧灯杆可在实现智能照明基础上,集石龙镇道路交通标志杆、电警杆、信号灯杆等于一体,实现减杆率约64%。同时,杆上还将预留5G 基站、广告灯箱、环境气象等设备挂载接口,未来能为市民提供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照明、5G基站搭载等服务。

以智慧灯杆为核心载体,未来,石龙镇将采用自主可控的智能物联网系统和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集约利用杆塔资源,整体满足未来石龙镇智慧城市建设挂载传感设备及5G基站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石龙城市管理人员将可运用城市大数据平台,获取一体化智慧城市管理的建设及运营服务,解决城市发展中城市治理的众多问题,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而以本次品质石龙的改革升级为契机,石龙城管分局也将立足未来5G的智能时代,坚持“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般精细”,为智慧灯杆赋予更高的价值使命。

灯光更亮,基础建设不落后

提升城市品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惠及民生,在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石龙镇也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

作为曾经的商业重镇,石龙镇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时代变迁的痕迹镌刻在以中山路为核心的石龙老城区,与之相伴的,是老城区亟需更新改造的城市基础设施。过去,企业和市民频繁反馈“路灯不亮”,夜间出行不便。经过查漏补缺,石龙城管分局发现因道路上杆体大都年久失修,路灯设施残旧,导致光衰严重、亮度不够。

为提升城市照明亮度,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石龙城管分局对全镇的灯光照明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目前已完成主干道7000多盏灯具的更换,解决了市民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极大减少安全隐患,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发展为民,发展惠民。接下来,石龙城管分局将用“对标一流”的初心和使命感谋划城市的蝶变,借鉴深圳、广州模式的先进经验,未来三年让智慧灯杆建设覆盖全城,助推5G部署和新型基建设施建设,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全力为民打造“精致石龙 魅力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