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说起俄罗斯(苏联)电影,稍微上点年纪的观众印象恐怕也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年轻的观众更是一片空白,好像所有关于那个神秘国度的电影都是美国人拍的。

如同俄罗斯的文学一样,俄罗斯的电影也是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2019年上映的《绝杀慕尼黑》绝对算是其中的翘楚。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绝杀慕尼黑》,讲述的是1972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男子篮球队打败了保持36年全胜记录美国男子篮球队的故事。

全片没有一个电影大咖,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甚至连一个熟悉面孔的演员也没有,但是却用独特的视角与精良的制作,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电影盛宴。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作为在俄罗斯本土狂揽30亿卢布历史最高票房本土电影的《绝杀慕尼黑》,绝对算是一部超级体育燃片,但却并有采用体育片传统的老梗去表现主题。

首先,《绝杀慕尼黑》里没有以往体育片里那种强行拔高的民族主义色彩渲染,甚至对于前苏联的很多政治体制限制体育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戏谑,完全没有战斗民族自嗨的成分。

举国体制下的封闭式训练,获得洲际比赛冠军后微薄的奖金,国家层面对于篮球队的强制指挥,运动员回国后机场带有的侮辱性检查……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影片不仅没有宣扬那个时代的光辉,甚至通过各种细节铺陈来描述政治主导体育的悲哀。

客观上来说,现实政治也没有宣扬苏联时代的需求。

但是,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却有着一丝奇特的共鸣,尤其是影片中很多环境渲染的场景,勾起了很多对于那个特殊年代的记忆,可能,本片的导演内心也有着缅怀苏联时代的情绪,只是通过春秋笔法进行致敬吧。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其次,《绝杀慕尼黑》虽然是一部典型的“刷怪升级”的类型片,但是却没有采用常规英雄一路开挂的传统套路。影片所有的铺陈与渲染,都是为了最后苏联与美国决赛的高潮所准备,但是,前期苏联国家队被美国的大学生队完虐三场,国家队的队员甚至连美国街头的篮球混混都打不过,还输掉了带去的特产鱼子酱。

然而,这一切都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以记者发布会上宣布要击败王者美国队为爆点,后续又是铺垫了大量的败局,营造出了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巨大困局,更加突显了最后三秒的神奇与胜利后的燃情。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当然,《绝杀慕尼黑》也与传统体育片一样,强壮的肌肉,挥洒的汗水,全片充满了男性荷尔蒙的味道。

但是,导演却在其中注入了苏联全队去格鲁吉亚参加婚礼的环节,队员们在郁郁葱葱的草原上一字排开,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背后是巍峨耸立的雪山,一股英雄集结的神圣感与使命感跃然纸上,甚至超越了最后决赛上场的燃度,可谓神来之笔。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绝杀慕尼黑》摒弃了体育片常规的对于爱国主义与竞技精神的体现,反而为篮球运动注入了温情的注脚,让观众在热血澎湃的比赛后,看到的是灿烂的人性光辉闪耀。

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运动员特殊的政治使命,但是,来自15个加盟共和国的队员并不是一开始就以饱满的民族热情投入比赛的,而且也缺乏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甚至连主教练执教国家队的初衷也是为了出国治疗自己儿子的顽疾。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在去美国打友谊赛的时候,主力队员萨沙被查出心脏病性命堪忧,教练将攒下的本来要用于儿子治疗的钱毫不犹疑地交给了医生;队内明星球员谢尔盖从最初的特立独行,到理解团队精神的奋力拼搏;本来想借奥运会出国逃离的立陶宛球员,最终放弃物质诱惑回归赛场……

《绝杀慕尼黑》: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一段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

尤其是决赛胜利之后,所有的球员将对于他们来说珍贵的奖金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去给儿子治病,这些情感上的燃点才是影片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尽管苏联队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是,对于体育运动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而已,迎接他们的还有下一场比赛。

比赛的胜利者只是等待被超越的,但是情感的共鸣却能够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并且受益终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