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舍先生的《茶馆》

作者:雨晴的心灵之约

老舍先生的《茶馆》

《茶馆》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话剧,只有短短的三幕,五六十号人物,看完文字版,心中对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一时间搜索的电影来看,那熟悉的台词,一个个像是刻在脑子里,不愿意有任何的遗漏,每一个出现的人物,他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苦难的故事。

《茶馆》描述了三个场景、一个是清朝末年,裕泰茶馆生意是兴隆的,一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茶馆的掌柜八面玲珑,每天应付着各色人等:

一身正气的常四爷、狐假虎威的二德子、说媒拉纤的刘麻子、相面吸鸦片的唐铁嘴、想办工厂的秦仲义、想买老婆的庞太监、想卖女儿的穷苦妇人……

第二幕发生在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内战不断,茶馆掌柜王利发与时俱进,改良经营,故事发生在茶馆重新开业的前一天:面对连绵不断的炮声、堵在门口的难民、抢夺钱财的大兵、不时来敲诈的特务……

常四爷已不是从前的常四爷、庞太监已死,当初买的媳妇康顺子和买的儿子康大力来到茶馆……

第三幕发生在抗战胜利之初,从前的“老人儿”和“老事物”已渐渐衰颓,包括茶馆的生意,与此相对,新生恶势力异常活跃,流氓特务们要霸占王利发苦心经营数年的茶馆。

此时出现的人物已经是小二德子、小刘麻子、小唐铁嘴,然而他们依然沿袭了老一辈的恶习,依然做着伤天害理的事……

《茶馆》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尤其是加上电影中那种人物形象的刻画,让人回味无穷。

从茶馆的故事中,人物形象上,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

1、内心无愧的那些人

这类人让我想起王阳明的一生,虽然悲苦,但在暮年之时,心中是明亮的。这类人的代表有常四爷和秦仲义。

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旧中国有骨气有血性的爱国人士,因在茶馆中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他被捕入狱。

出狱后参加义和团,打击外国侵略者,后来以卖菜为生,靠出卖力气维持生计。

秦仲义,他是一个资本家,他变卖田地,开办工厂救国,最终工厂也被侵占,落了个干干净净,成了一个笑话。

他最后让王掌柜把他的事当成一个笑话讲给茶客听:

当初有那么一个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办实业。办了几十年,临完他只由工厂里捡回来这么点小东西!你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

秦仲义再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更认为他是一种自嘲,是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讲述他的故事,如果再来一次,我相信他依然会选择办实业,而不是吃喝嫖赌。

2、干缺德事的人

这类人同样是为了生存,但他们的方式却是不道德的。

这类人的代表就是: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庞太监……

刘麻子,买进一个姑娘给十两银子、转身卖给庞太监二百两银子,这中间的黑心可不是一点半点、唐铁嘴吸食大烟,后改白面,喝茶不给钱,靠看相活着。

二德子,狐假虎威的样子,只敢在窝里横,不敢正大光明的去打洋人,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

宋恩子和吴祥子更不用说了,那就是一个谁给钱谁是娘,就给谁卖命的主……

这类人真的是应了那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们的后代干的就是他们的产业。

小二德子依然是一个流氓打手、小刘麻子依然在继承了父亲的产业、小唐铁嘴在父亲的产业之下,有做天师的愿望,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仍旧坐着特务。

不知道他们的结局如何,我想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3、受苦受难的那类人

为了生存,他们掌控不了他们的命运,这类人的代表是康顺子、松二爷、老陈、老林、丁宝、邹福远和魏福喜……

康顺子被自己的爹卖给庞太监做媳妇,庞太监被自己的侄子饿死后,被赶出家门,被茶馆老板王利发收留,苦了一辈子,还好最终投奔自己的养子康大力,算是有了一个好归宿。

松二爷,能写会算,却在大清灭亡后,养不活自己,却一心为着自己养的金贵黄鸟,死了以后是常四爷化缘化来的棺材。

老陈、老林是逃兵,打了大半生的仗,挣了几个银元,本想给两人共同买一个媳妇,谁知被宋恩子和吴祥子抢去了一大半,继续着逃亡生涯。

招待女丁宝、评书师邹福远和魏福喜,世事的变化,让他们也不得不艰难的活着。

4、王利发掌柜

王利发,就如他自己所说,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

只盼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病没灾,一辈子都在想法设法的给茶馆改良,适应时代的发展。

没干过缺德的事,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老了老了仍旧活不下去。

他看似圆滑,但他让喝不起茶的唐铁嘴喝了一辈子茶,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康顺子和康大力,他是善良的,他所有的圆滑只是想让他的茶馆开下去,他骨子里更有一份正义。

在宋恩子和吴祥子想抓他公寓里的学生时,他用钱了了;当八路军康大力回来时,他没有拒之门外。

当庞四奶奶想逼康顺子做人质时,他第一时间让自己的儿子王大栓送给走了康顺子;当他知道自己的茶馆保不住时,他让儿媳妇带着孙女小花和全部的银钱走了,只留下他一人,用他的腰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短短的茶馆中还有很多人物,事不关己的崔久峰、辛苦奔劳的报童、茶馆跑堂的李三……他们都在辛苦奔劳着。

后记

这是时代的悲剧吗?或许是,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会有怎么样的经历呢?

然而老舍在结尾处还是给了我们希望,比如说参加八路军的康大力、还有王利发的儿子王大栓、他的孙女王小花,他们都去了光明的地方。

或许正是那个时代的存在,才有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然而现代的人更有现代人的生活的艰辛,那我们只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正如阳光肯定回来一样。

就如最后书中的那句话:

“ 新的事物总会代替旧的事物。不要在遇到艰难险阻时过分消极,丧失信心,而应坚信阴霾之后,终会迎来美好的阳光。

,时长14:10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