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不是王朔

作者:骑着小猪逛大街

我晓得有王朔这个人大概是在念高中的时候,不记得看过他的什么书,或者仅是听人说起。骨子里我是个蛮传统守旧的人,掉渣的那种。可以一路走来,在家听父母的话,在校听老师的话。纵使是玩儿,也是偷偷的暗暗的一个人,不打搅他人,更不出格儿。因而直到工作多年后,我开始看各式各样的书才偶然看到王朔的书也不奇怪。坦诚的讲,我不喜欢王朔写的书,也不喜欢这个人。如果真要找与他相关的感受的话,便是想如他一般能写点书/出点名/挣点钱,但这又与喜欢他本人无关。况且我也写不出那股子吊儿郎当的张狂劲;也不会时下流行的煲鸡汤,有毒的好无毒的也罢。

今天打算写这篇文章也与要了解王朔无关,完全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一篇写王朔的文章《王朔:女儿对我的评价,比让我得一个诺贝尔奖还高兴》。王朔没有参加女儿的婚礼,缘于“没有勇气怕自己当场哭得不成样子,那也太丢人了”。女儿在婚礼上提到自己的父母:“我特别幸运,有一对非常宽容我的父母,让我自由自在的成长,即使在离开他们的日子里,他们的爱,也一直保护着我……”。我想我是不会像王朔离经叛道的那样不参加女儿的婚礼的。两层意思:我不怕哭得丢人;我怕女儿和别人不理解。我比他勇敢,又不如他勇敢。

女儿3岁前基本上在泥江口和汉寿老家两地,不在我们身边。故事大概脱离不了现在大多数异地安家的年轻家庭的版本。即便如此,有件事情我记得特别真切。有一次我们回汉寿老家,两岁的女儿看到出现在门口的爸妈先是一愣,继而在房间里又跳又叫。既没有喊我们也没有扑到我们怀里,因为爱,也因为陌生。我们从汉寿离别时,女儿嚎叫着从奶奶怀里挣脱,从200米外的后面一路追赶。我很少愿意提及,也很少愿意想起,因为我怕因为陈年旧事而哭会丢人。

近3岁时,女儿来武汉上了幼儿园。由此我们开始朝夕相处,她会朝抽烟的我大叫“爸抽烟,爸坏蛋!”,也会在我出门儿上班时叮嘱“爸爸,你别迷路了;爸爸,你别和陌生人走了;爸爸,你别走错到楼上别人家去了。”满满的幸福满满的爱。女儿爱哭,当别人提及,我总是一边呵呵,一边在内心深处昏暗的路灯下寻找他妹来问候。

一晃女儿下半年就要上三年级。浑浑噩噩的总不能把当初扎着两小辫丫的可爱货和现在坚定不扎两辫子(因为她坚持认为扎两辫子是“小毛毛”干的事儿)的140cm的孩子联系在一起。尽管我还坚持每天睡觉前给她讲故事,尽管我时常夜里起来抹去她额头的汗珠,掖好她的被子。或许我更喜欢睡觉时的女儿。因为睡梦中的女儿只是自然的展露她可爱的样子,而不用担心她“行差踏错”,更不用因为那些作业/目标跟她斗智斗勇。我时常在和女儿斗争后感到疲倦,甚至颓丧,我不“会”让女儿自由自在的生长。不知道怎么让她自由自在的生长,我没有王朔的能力,也没有他的胆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