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先赢梦姐再克莎莎,王曼昱如何从“丑小鸭”成功逆袭成白天鹅的?

作者:大秦壁虎

世乒赛大幕落下。

中国金花王曼昱度过了一趟终身难忘的休斯敦之旅。

东京奥运P卡出道,然后于全运会冠军加身,再到乒超联赛不败夺魁,最后世乒赛正式称“后”,曾经的“三妹”王曼昱,是如何一步步由“丑小鸭”成功逆袭,完成白天鹅华丽转身的?

先赢梦姐再克莎莎,王曼昱如何从“丑小鸭”成功逆袭成白天鹅的?

从事乒乓球运动球员所有的挑战中,最难的不是技术演练,也不是对手的“强弱”,而是对“特有压力”的化解能力。

“特有压力”指乒乓球这个项目带来的独特压力。

这种压力,往小的地方说,就是当绝对实力都处在同一层次后(如陈梦、王曼昱和孙颖莎),相互之间竞争和角色定位的压力,具体地就是在压力面前如何能把专注度投入到每一板球的“算计”当中,打乒乓球最终比的就是“算计”,也就是脑子;

往大的方面说,在我国从事乒乓球运动,所承受的压力是任何项目难以比拟的——万众瞩目,同样“全民监督”。

当习惯胜利、习惯一直拿冠军时,一次滑铁卢的亚军,后面所承受的压力何止千钧,足可以把一名优秀球员压得深陷泥沼而久久不能走出(例子太多,恐怕没有谁比王皓深有体会,仅输给柳承敏一次,就几乎输了整个乒球人生),这是“国球”特殊地位带来的东西,身为国乒人,越伟大的球员有时越如履薄冰。

这时候,我们再回到开篇时讨论的问题上来。

先赢梦姐再克莎莎,王曼昱如何从“丑小鸭”成功逆袭成白天鹅的?

王曼昱的胜利绝对不是紧靠实力强大决定的,她们三人的实力伯仲之间,但在压力面前,鳗鱼角色定位最好,不论她自己,还是全国球迷,给予的定位都是位于陈梦和孙颖莎之后第三人。

正因如此,期待值就会有所不同,陈梦的“时代论”让其不能输,她深知输了之后面临的会是什么?因此背负的压力就更大;

孙颖莎一直被给予厚望,奥运会后的人气和支持者甚至比陈梦还要旺得多,这次世乒赛同样是她不得不去争取的正名良机,如果说陈梦压力最大,那么莎莎也不会小多少。

而王曼昱则不然,她只是女单的“第三号热门”。

先赢梦姐再克莎莎,王曼昱如何从“丑小鸭”成功逆袭成白天鹅的?

可以这么说,陈梦与孙颖莎会师决赛众望所归,谁不进决赛都会受到球迷的批评,但鳗鱼不会,即便大家都知道她有足够的实力。但只要进入半决赛,就算输了便已经完成任务,至于冠军,可以争取,拿不到,球迷也会理解,因为那二人的关注度太集中。

为什么说王曼昱自己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好呢?

先赢梦姐再克莎莎,王曼昱如何从“丑小鸭”成功逆袭成白天鹅的?

在采访中,曼昱不止一次说到,面对陈梦就是“要去拼”,甚至双打决赛前,对阵实力远不如己方的伊藤美诚组合依然是这句话。

一个“拼”字可以理解为冲击,无所顾忌或者是“示弱”。

即便自己的实力已经不在对方之下,虽心有猛虎,却秘而不宣,始终把“第三人”的角色扮演好,最后的结果才顺理成章。

压力对一名球员的影响有多大?

正是因为过多的压力负担存在,当势均力敌的对手进行到最紧要关头,才会率先超出负荷而难以承受,也才会显现出想赢怕输的软肋。

陈梦如此,孙颖莎也是如此,两人在与鳗鱼的决战,都是在关键比分上出现波动,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面临超强压力时,形成难以为继的化解问题。

王曼昱用“光脚不怕穿鞋”的思想冲破了大梦、莎莎“不能输”的神经,最终上演了一出“三妹”化茧为蝶、翩翩起舞的精彩大戏,也完成了白天鹅的华丽转身~~

先赢梦姐再克莎莎,王曼昱如何从“丑小鸭”成功逆袭成白天鹅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