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次影响晋国二百年的储君之争(二):骊姬的阴谋

作者:理性看历史

曲沃代翼之后的晋国

虽然曲沃桓叔的后代取代大宗成为晋国的国君,但此时的晋国尚且不是诸侯强国,甚至还经常受到周边虢国的侵扰(周桓王就曾命令虢国进攻曲沃,干预了晋国内战,迫使即将造反成功的曲沃武公退回曲沃),加上地处山西,不在中原腹地,存在感跟当时的秦国差不多。

一次影响晋国二百年的储君之争(二):骊姬的阴谋

曲沃代翼开启了春秋诸侯小宗取代大宗的序幕

所以也才会有前述周王名曲沃伯(曲沃武公)以一军为晋侯的说法。

啥意思呢。就是你曲沃武公正式取代晋国的大宗成为诸侯,但你只能建一军的军事力量编制。这就从侧面确定了晋国的江湖地位只能是个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诸侯。

这还得从周朝的军制说起。

周朝时,周王室可以建六军编制,大的诸侯可以建三军(齐国就在管仲的改革中重新配置了三军,其中齐侯自领一军,国、高两大家族各领一军,另外像鲁国这样地位高的国家也是三军),次等诸侯可以建二军(晋国在强大之后逐渐扩充军制,由一军扩充为二军甚至三军,顶峰时期曾建六军),三等诸侯建一军。

由此可知,刚刚结束内战的晋国地位还是有限的。

然而等到曲沃武公的儿子诡诸(晋献公)继位,晋国的实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晋人悍勇,能征善战,晋献公又是个精于征战的国君。晋献公在位期间,吸取晋国大宗被其父祖取代的教训,先后剪除了国内公室中的反对势力,并且四处出击,不断蚕食吞并周边的国家和戎狄部落。先后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献公十六年,晋国就建立了二军,向着更高的江湖地位攀升。

晋国就是这样一个在内乱中逐渐蜕变的诸侯国,它的内乱造成了晋献公选择尽灭公室、授政于大夫的治国模式(防止宗室内部争权夺利),类似于现在的内阁制。这一制度使得晋国在今后近二百年中始终保持世界前二,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演变为六卿执政,不会因为国君能力不足、品德败坏都而对国家造成损害,这就是民主的力量。与晋国争霸的楚国则是一君一相制,楚王和令尹的能力大小、品德好坏直接影响楚国的兴衰)。

骊姬的阴谋

立嗣,是专制社会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事,说它重要是因为选择一个好的接班人可以延续家族、国家的兴旺,甚至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而一个败家子则可能将家族和国家推向深渊。而说它最为复杂就是因为它最为重要。

立嗣也是在位者最大的烦恼。这无关乎在位者自身的贤愚,关乎人情、权力和伦理。

按照礼法,嫡长子继承制是根本的原则。但人非草木,难免受七情六欲之影响,当自己于感情上更偏爱幼子、庶子或他们的母亲时,又有几人能够坚持礼法和理性?

曹操坚持了,七步成诗险酿惨剧;刘邦坚持了,耸人听闻的人彘之祸。英明如隋文,废杨勇而立晋王,终有“独孤误我”之恨;神武如秦皇,远扶苏而亲胡亥,卒致二世而亡之憾。

又如万历这般庸主,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首鼠两端,心属福王而忌于礼法廷臣的反对,终其一生都在与朝臣斗气;李渊倒是一心稳固建成的地位,但又偏偏放任秦王李世民坐大,以致玄武门外兄弟相残。

一次影响晋国二百年的储君之争(二):骊姬的阴谋

玄武门之变堪称中国历史上兄弟争权的代表作

从这些方面来说,对于权力的继承,儿子生多了也不是好事。

晋献公一代雄主,开疆拓土,武功卓著,这类君主大多好女色,儿子自然也生了不少。

太子申生的母亲早已经去世了,身边最宠爱的就是骊姬。这个骊姬偏偏不甘于受宠,毕竟晋献公年纪大了,一旦驾鹤西去,自己孤儿寡母如何自处?若是申生看上自己大不了改嫁“儿子”,若是看不上自己真要独守后宫数十年了。

必须在晋献公还活着的时候稳固自己的地位。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接班人。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使言于公曰:「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

骊姬自己是不好意思向晋献公提起废长立幼这种亡国建议的,毕竟自己只是国君的妾,自古后宫不干预前朝的事,这是传统,是规矩。

晋献公有两个宠臣梁五、东关五(很可能是男宠,自古雄主也多有好美男者,如邓通于汉文帝,慕容冲于苻坚),这俩人不似外廷大臣,是专供晋献公取乐的,也善于嚼舌头,如果他们愿意在晋献公面前搬弄下是非,改立奚齐为太子的事将会事半功倍。

一次影响晋国二百年的储君之争(二):骊姬的阴谋

汉文帝想着让邓通终身衣食无忧,结果邓通是饿死的

骊姬约见了“二五”,给了不少赏赐,双方一拍即合(二五与骊姬的合作是双赢的,申生素有贤名,对于老爸养男宠这事十分反感,一旦继位对二五也绝对不是好事)。

这二五拿了好处自然卖力进谗:曲沃和其他大城如果没有公子坐镇不利于统治管理,让太子申生去镇守曲沃,重耳、夷吾去镇守蒲与屈,这样晋国就能稳固了。

晋献公一听这二五也能讲出如此有益社稷的大道理来,哪儿还能怀疑到此乃骊姬与这俩嬖臣的勾当。

镇守大城当然是自己的儿子更靠谱喽,便按照二五的建议让申生去了曲沃,重耳和夷吾去了蒲与屈。而骊姬和她妹妹的儿子奚齐、卓子则留在了国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