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严嵩,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少年步步攀登,终于登上权利的巅峰

作者:七三那年

1566年四月,严嵩怀着无限惆怅和哀怨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他临终前留下了两句诗: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明史对他的评价。

《明史•严嵩传》对他的评价:"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惡子,流毒天下。人咸指为奸臣。"

一、严嵩与嘉靖皇帝朱厚熜。

我们先来说一说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5年,是一个喜怒无常,精灵狠毒,好大喜功,善于操弄权术的君主。

嘉靖皇帝上台之前,严嵩过了一段亦官亦隐的生活。

28岁任翰林院编修,正式步入官场。

其后两次归隐故乡钤山。

1521年被任命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官虽升了一级,却有职无权。

1525年嘉靖四年,45岁的严嵩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升任为京师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又名国学、太学,为国家最高学府,祭酒是国子监最高长官,地位尊贵。

严嵩由六品侍读破格提升为从四品祭酒,掌管国家育才重地,名誉地位顷刻飙升。

随后,严嵩的仕途一路高歌,直至登上内阁首辅宝座。

严嵩为何能够获得皇帝的青睐呢?

首先,他的诗文写得好。

早期诗作《雪霁登钤山》:"千锋积瑤素,寰宇映空明。仙人好赤脚,独蹑层冰行。垒石疑琼岛,高楼思玉京。劲风任振木,朗月已輝城。永夜山中宿,山泉松涧鸣。"

是不是颇有陶渊明、王维的恬淡之气?

有这样的文字功底是不是为以后写青词得心应手呢?皇帝应该是这样想的吧。

其次,严嵩工作很勤奋。

1542年,嘉靖皇帝差一点被宫女勒死,变得疑神疑鬼。他搬离了原先的宫殿,也为严嵩在自己宫殿旁边搭了个板房,作为内阁大臣的值班室。

二十年里,严嵩就在这狭小的样板房里为国事昼夜操劳。

皇帝有失眠症,时常半夜批阅奏折,值班大臣必须随时待命,他更不敢有丝毫懈怠,除夕之夜也依然坚守岗位。

一个第一大把年级,祖父级别的阁臣本该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如今却在通宵达旦,孜孜不倦的为国操劳,这样勤勉的助手,不啻于左膀右臂,皇帝能不喜欢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严嵩善于揣摩皇帝的心理,恭顺媚柔。

都说,好的助手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

喜欢就关注吧

严嵩,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少年步步攀登,终于登上权利的巅峰

(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