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名士徐元直进了曹营后,真的没什么作为吗?

徐庶(?—约230年代),字元直,豫州颍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

徐庶本名福,姓单。 [21]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化名单福,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高士也,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存在感不高,但他非常的有才华,他在最开始的时候也选择了自己想要效忠的主公,那就是刘皇叔,曹操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知徐有才并是一个大孝子的时候,就想到抓住他的母亲,迫使徐庶离开了自己一直想要效力的刘备。

三国名士徐元直进了曹营后,真的没什么作为吗?

然而到了曹营中,徐庶的母亲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得自己的儿子不得不投靠曹操,就很生气,于是上吊自杀了。徐庶心中是一万只羊驼踏过,以致在曹营中一直没有为曹操出过什么计谋,那句“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用来形容他的。但是真实情况却不是像这句谚语讲的那个样子,实际上徐庶是为曹操献出了两个计谋的。

其一

当时赵云为了救助阿斗,一直在曹操的阵营中徘徊不离开,就算是赵云非常的厉害,但是曹操当时手底下也有很多厉害的人物,他们一起围攻赵云的话是肯定能够胜利的。

但是实际上赵云可以说是毫发无损地就逃出了曹操的围追,这其中就有徐庶的手笔,他知道赵云是一位很厉害的武将,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就劝说曹操要降伏赵云而不是杀害他,这就给赵云提供了逃跑的机会。

其二

三国名士徐元直进了曹营后,真的没什么作为吗?
三国名士徐元直进了曹营后,真的没什么作为吗?

当面对着共同的十分强大的敌人曹操的时候,刘备和孙权选择了联盟,在火烧赤壁的时候,徐庶看出了庞统的计谋,但是为了刘备的胜利,他却并没有拆穿这个计谋,反而是趁着这个机会,主动向曹操要求想要去为曹操镇守后方,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让曹操十分开心,但是实际上徐庶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逃离曹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