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前些天,正在对新博文中需要用到的图片做最后的整理确认,准备呢更新一下自己的BLOG。莫名地想起已经很久没弄系统自带的加解密了。心想,反正新博文也快杀青了,等会儿把那边收拾利落了,不妨一会儿做个实验——复习熟悉一下。咱是个讲求效率的人呀,再加上有这欲望,那干劲十足啊!不多时,博文那边的事情就算是全部彻底的完成了,就等着那天上传了!

稍做休息,便将精力转到了加解密上。先来个加密耍耍吧,想到这儿,便在“桌面”上打开了“我的文档”,在里面新建了一个EXCEL文件,并对这个EXCEL文件做了加密,最后选择时选得是“加密文件及其父文件夹”,这样要比选那个“只加密文件”的难度稍微大一点点!(如图1——图6)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 (“我的文档”中空白处右键——新建——EXCEL工作薄)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2 (新建的EXCEL文件上右键——属性)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3 (属性中点“高级”按钮)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4 (勾选“加密内容以便保护数据”(E)后“确定”)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5 (“应用”)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6 (选择“加密文件及其父文件夹(P)”)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了,WINDOWS自带的加密功能其实非常好做,就是在准备加密的文件或文件夹上右键,选择“属性”,然后点“高级”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勾选“加密内容已保护数据(E)”后“应用”。那个(E)代表得是快捷键,咱们在原来的博文中也做过这方面的介绍,在这里E是加密(Encryption)的缩写 。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应用后会再弹出一个名为“加密警告”的对话框,里面是两个选项:一个是“只加密文件”,另一个就是“加密文件及其父文件夹”。这两个选项也都很好理解,如果选择得是后者,那么在其父文件夹下新建文件就会默认设为加密属性!

此时,该EXCEL文件的名字颜色已变成了绿色,这也就表示了该文件已被“加密”。补充一句:在WINDOWS下,目录或文件名为绿色,表示被加密,为蓝色表示被压缩;而在LINUX下,绿色代表得是可执行文件,压缩文件用红色来表示,而蓝色则代表的是目录。这只是说明这个EXCEL文件被加密了,那怎么证明其父文件夹也被加密了呢?这个很简单,您呢可以在“我的文档”中再新建一个文件,您就会看到再次新建的这个文件名的颜色也会自动变为绿色!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您可以直接双击进入“我的电脑”,这时可以清楚地看到“ 用户的文档”也已变成了绿色。(注:qinyezhai为自己的用户名!)(如图7)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7 (“我的电脑”中“用户的文档”的颜色变为绿色)

毕竟WINDOWS自带的加密功能以前学习的时候也整过,那会儿还做过一些相关实验。尽管说有些后来一直没再做过,实际中也确实很难用到,可能再用起来真的会有点儿生疏,但残留的记忆还算清晰,做起来也还算是轻车熟路吧!

加密呢,这就算是成功了,接下来再来个解密玩玩吧,解完密就可以上网飘了,哈哈!由于先前是对“我的文档”里的一个EXCEL文件做得加密,而且选得是“加密文件及其父文件夹”,可如果还是直接在这个EXCEL文件上进行解密得话,则只能解密单个文件,而不能解密其父文件夹,因为在解密时就根本没有“解密文件及其父文件夹”这么个选项,所以呀,解密时还需要在这个“父文件夹”上进行,也就是在“用户的文档”上进行!

至于“我的文档”或“用户的文档”吗,这个可以在三个位置找到。一个咱们前面说了,在“桌面”上有这么一个“我的文档”。如果“桌面”上没有呢,您呢可以在桌面空白处右键,选择属性,转到“桌面”选项卡,点击下面的“自定义桌面”按钮,在桌面图标的选项框里勾选“我的文档(D)”,这样呢,就可以在“桌面”上显示“我的文档”了。还有一个上面也提到了,就是双击进入“我的电脑”,这时会很容易找到“用户的文档”。(图7)您呢一看就能知道,咱就不多说了。再一个是进入C盘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下,该目录下会有一些以用户名命名的文件夹,找到以当前用户命名的那个文件夹,双击进入,里面的那个名为My Documents的文件夹便是。当然了,通过资源管理器也同样可以找到,意思一样,不过要麻烦一点!

前面加密时是在“桌面”上的“我的文档”里面做得,潜意识中就不想再在这儿做解密了,而那第三个位置——通过C盘下找目录,感觉又多少显得累了点儿。于是自己就选择了在第二个位置进行解密操作,也就是在图7的“qinyezhai的文档”上进行解密。这样也更便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实呢,自己非常喜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这虫子,有这瘾,所以呀,有这么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打心底儿高兴!

解密的方法和加密基本一样,也是在准备解密的文件或文件夹上右键,然后选择“属性”,再点“高级”按钮,随后在弹出的对话框里把“加密内容已保护数据(E)”前面的勾选去掉后“应用”。与加密时类似,在“应用”后会弹出一个名为“确认属性更改”的对话框,里面有两个选项,一个是“仅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另一个是“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这两个选项的意思也同样很好理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如图8——图12)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8  (“我的电脑”中“用户的文档”上右键——属性)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9  (属性中点“高级”按钮)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0  (去掉“加密内容以便保护数据”(E)的选项后“确定”)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1  (“应用”)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2  (选择“仅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后“确定”)

按理说呀,在这儿“确定——应用”后,应该就可以是完事大吉了,以前也都很顺利,可是没想到这回竟然报错了!(如图13)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3  (“应用”后 报错“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 

细一看报错原因—— “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当时又是一愣,心里话儿,“不对呀,加解密对只读文件没有限制呀?再说以前只读文件也可以做得呀!”

不有这么句话吗,“听人劝,吃饱饭。”既然都提示了“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那就把只读属性给去了试试。于是乎,先把这个给取消了,又在“qinyezhai的文档”上右键,然后选择属性,在属性中去掉了“只读”属性,然后“应用”,再选择“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后“确定”。(如图14——16)接着又做了一遍解密,本以为这次应该可以了,可是令人失望得是仍然报错,而且连报错内容都没变——竟然还是那个“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4  (“用户的文档”默认为“只读”属性)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5  (去掉“只读”属性后“应用”)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6  (选择“仅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后“确定”)

奇怪呀,怎么会不行呢?难到“只读”属性没有去掉吗?可是刚刚明明已经去掉了呀?!正在这儿脑力劳动呢,猛然间想起来——“属性可以继承”!唉,深叹了一口气。这回干脆在“C盘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上”直接取消“只读”属性吧,然后再向下传递,应该解密就可以了,纵使不行也决不会再报“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这个奇怪的错误了。直至此时,依旧怀疑那个“报错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只是不敢确定而已!

眼下只好一步一步来了,又在C盘下找到了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然后右键——属性——去“只读”属性——“应用”,这些步骤上面都介绍过了,最后选择得是“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为得是向下传递,使子文件夹不继承“只读”属性。(如图17——图21)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7 (在C盘下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上右键——属性)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8  (C盘下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默认为“只读”属性)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19  (去掉C盘下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的“只读”属性后“应用”)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20  (选择“将更改用于该文件夹、子文件夹和文件”后确定)

解密时遇到的小麻烦

图21 (将“不设为只读”属性向子文件夹和文件传递)

然后又打开了“我的电脑”,再次在“qinyezhai的文档”上做了一遍解密,您猜结果怎么着?居然还是那个雷打不动的“指定的文件是只读文件”!这时候儿,就感觉眉头有点反潮了.心中暗自说道,“苍天啊!大地啊!这是为什么呀?这究竟是为什么呀?莫非是见了鬼不成?难道真是RP出了问题?”

一时间,也没想出什么解决办法,索性重启一遍试试吧,保不其就把这问题给解决了呢,因为自己知道,重启这招儿可是百试不爽的秘技呀!随即便开始结束任务,什么“我的电脑”、“我的文档”、“IE”、“千千”、“TM”等等等等,全都给关闭了,准备马上重启。可心中仍有不甘,于是,在重启前又抱着“成固可喜,败亦欣然”的态度做了一次解密,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正是这次解密,使得满天乌云散!

刹那间,联想起刚才的操作,顿时恍然大悟:很可能是由于刚才“我的文档”没有关闭,它是在打开的状态,所以才造成不能正常的解密,就像被打开的文件夹不能被操作一样。为了验证自己的论断,又重头模拟了一次,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虽说前后几多波折,花费了一些时间,却也是有所收获,足以欣慰。也正应了那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至于那个报错的提示内容吗,实在是不好说什么,不过现在看来又好像有了几分道理。只能说,提示不能不看,也不能全看,更多地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次吗,纯属意外。更多地感慨还是留给以后说吧,要不以后写BLOG该没词了,哈哈!

下一篇: 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