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情散文:留在记忆深处的炒米粉

作者: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乡情散文:留在记忆深处的炒米粉

乡情散文:留在记忆深处的炒米粉

文:吴建昌

人们说人一旦上了年纪,才会想起过去的那些,或是儿时的琐碎事,或是儿时的小伙伴,或是儿时吃过的“美食”……

我已上了年纪,且已退休。所以也会时时地想起留在记忆中的那些味道,那些“美食”。今天闯入记忆的是“猪油炒米粉”的味道,这个味道曾经伴我度过了那个的高中岁月。

为了这个曾经的“味道”,妻子特意去超市买来了一包水磨糯米粉。今天下午就在家里动手开始炒制糯米粉,将糯米粉炒熟了,倒入玻璃碗中,放入了适量的红糖,再拌上早就熬制好的猪油,然后用汤匙反复地来回拌,直至把猪油全部融化再糯米粉中。完工后,便迫不及待地舀起一汤匙糯米粉放进口中,舌头来回一转,猪油糯米粉便下了喉咙。香味是有了,但总感到比不上那时吃过的母亲亲手在石磨上磨出来的猪油炒米粉来的好吃,总感到似乎少了点什么。所以不由得想起了那时母亲做的猪油炒米粉了。

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读的高中,因为学校在镇上,我家又在全公社最偏僻的地方,离镇较远,且它四面环水,没有桥梁,只靠摆渡,所以礼拜一到礼拜五便住在学校,到礼拜六上午回家,就是所谓的住校生。

那个时代农村物质生活不太丰裕,经济条件也有限,家里能够供我读高中已是不易了,因为住在学校,吃在学校,总是要花费一定的钞票的,尽管那时学校食堂的饭菜还是比较便宜的。父母能保证我每个星期的伙食费就已经尽力了,想要再跟父母提点买零食之类的要求,在那时确实很难开口的。住在学校,宿舍的同学中总是有的条件好一点,有的差一点,就像我。好一点的同学,每周返校时就会带些诸如饼干麻饼之类的零食点心,以备晚上不时之需;差一点的同学就只好靠傍晚多吃些米饭作罢。

记得在高中第一学期农忙假将要结束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到公社开完会后,在镇上买来了一斤左右的猪板油。回到家里后,母亲便把猪板油仔细地弄干净,再把最肥厚的部分切下,剁成一粒一粒的板油丁。然后把板油丁放入蓝边碗中,在碗里放入了点白糖,将猪油丁与白糖拌匀后,装入了一只搪瓷杯子了,盖上盖,说是腌制。到了第二天吃好中饭,母亲把上午淘洗干净的糯米收了进来,叫我坐在灶下烧火,她把糯米放在铁瓦子里反复来回地炒着,直到把糯米炒到焦黄色,满屋子飘满了米的焦香味为止。然后母亲把炒好的糯米盛到搪瓷盆里放凉。放凉后,就拿着糯米来到了“老屋里”(这是浜里对一家人家的昵称)去磨糯米粉。因为当时他家还有一盘石制只需一个人手推的小磨盘。本来他家还有一盘大的需要三个人合推的大石磨的,我小的时候见过,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说是“老屋里“的磨盘,其实就跟浜里大家的差不多,”老屋里“的小公公、大妈妈老夫妻两为人很是客气,你要是不去用他家的石磨,他们反而会不高兴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住的浜离大队的机埠很远,尽管机埠里有电动的轧粉机,路远来回不方便。

母亲右手推着磨上的手柄,左手适时地把一小把一小把的糯米放进磨盘的小孔里。磨盘吱吱呀呀地转着,焦黄色的带着香味的米粉就从磨盘的齿牙间不断地跌入磨槽里。这样大概磨了大半个小时,母亲把糯米全部磨完了。然后再用棕板刷子小心地把糯米粉刷进脸盆中,谢过小公公后,就和我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里后,母亲便取出了昨天用糖腌制的猪板油丁,把它们放进了磨好的米粉中间。然后母亲便用手用力反复地搓着米粉与猪油,不一会儿米粉里的猪油丁渐渐地不见了,原先干燥的糯米粉也渐渐地变得潮湿起来了,随后一股带着米香跟猪油香的味道也慢慢地浓了起来。大约搓了半个小时,原先的猪油丁完完全全地融化在糯米粉中了,而原先的糯米粉也变成了“猪油炒米粉“了。母亲舀了一调羹给我吃,叫我尝尝。炒米粉一进嘴里,满口地飘香,那个味道真是有说不出来的妙,口中连说好吃好吃。

等到猪油炒米粉做好后,母亲便拿来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只大的玻璃瓶,往里面灌炒米粉。灌好封口,便塞到我的手里,叫我傍晚去学校时带上,不要忘记。并说这样的炒米粉用不着开水泡的,用调羹舀着吃就可以了,省力方便。这时我才明白了父亲昨天买猪油、母亲腌猪油的用意了。原来父母亲是怕我在校时的晚上没有零食,就拿这个给我当零食。

吃过了早夜晚后,我就带上满是香味的玻璃瓶走了近六里的路,回到了学校。晚自修结束回到寝室,我取出了瓶子,旋开瓶盖,刹那间一股猪油香合着炒米粉香的香味就弥漫到寝室的每个角落,它盖过了其他同学的饼干香。同学们都围了上来要一看究竟。看明白后,不由分说,就你一调羹,我一调羹,争先恐后地“抢“吃起来,还一个劲地说道“好吃,好吃!”不大一会,大半瓶的炒米粉就不见了。不过我的同学们,还是很客气地给我留了半小瓶,说是明天再吃。同学之间就是这样地实在,这样地不客气。

一个星期很快地过去了,周六回到家里,就跟母亲讲起了同学们是如何“抢吃”我的猪油炒米粉的事,母亲听了也非常高兴。并说道上次做的猪油炒米粉还留着些,因为当时就猜想你寝室的同学可能也会喜欢吃的,明天回学校时再带一瓶去。

就这样,母亲做的猪油炒米粉伴我度过了高中岁月,猪油炒米粉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如今吃着自己做的炒米粉,想着当年母亲做的猪油炒米粉,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做的为什么不如当年母亲做得好吃。想当年,物资匮乏,生活艰苦,农村孩子能吃到的零食少之又少,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饼干之类的“上等”零食,所以母亲做的香喷喷的猪油炒米粉,当然是愉快之至了,印象深刻了。而如今,大小超市,各种零食,琳琅满目,它们在不断地挑战着人们的味蕾,所以就感觉到自己做的炒米粉味道比不上当年母亲做的了。

细细想来,又非常地释然:这个比不上,不就证明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