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作者:业余影迷

20年前,大卫·林奇携《穆赫兰道》参加戛纳电影节时,他已有了阅尽千帆的心态。

林奇的导演生涯可谓大起大伏。早在1981年,林奇就凭借《象人》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但1984年的《沙丘》让他身心俱疲,沉寂两年后的《蓝丝绒》又为他挽回了尊严,并由此坚定了将最终剪辑权牢牢掌握在手的决心。1990年,斩获金棕榈的《我心狂野》让林奇的事业迎来了一个小高峰,然而两年后的《双峰:与火同行》又遭受冷遇,昆汀·塔伦蒂诺甚至扬言“再也不想看一部林奇的电影了,到了1999年,尽管《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打动了首映的观众,但却不受那届的戛纳评委会主席大卫·柯南伯格的待见。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象人》

所以2001年,当林奇再次面对戛纳评委时,他已经不太在乎评委或者观众是否喜欢或者看懂这部《穆赫兰道》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评委会和全球观众都为这部充满迷离色彩的电影着迷。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大卫·林奇

关于《穆赫兰道》的主题,林奇从来都没有正面回应过,他说,他只是把脑子里的画面拍出来而已,观众只要凭直觉观看即可。

影迷和影评人对《穆赫兰道》的一个普遍解读是,前面是大段梦境,后面是现实,即先让观众沉浸于两个多小时的好莱坞美好梦境里,再用半小时“反好莱坞”的现实击碎梦境。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事实上,《穆赫兰道》的故事是从林奇拍摄的剧集《双峰》延伸出的一条支线,那名闯荡好莱坞的年轻女子,可能是富家女奥黛丽,也可能是《双峰:最终档案》中因家庭变故而背井离乡从事模特职业的唐娜。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双峰》

林奇本打算将《穆赫兰道》也拍成剧集,然而试播时就被美国广播公司“枪毙”了——影片所谓的梦境部分出现那么多看似与主线无关的微型短片片段或许就源自这次试播。

而因祸得福,因为试播失败,林奇转头找到了一位法国制片人,并获得了绝对的创作自由,也由此成就了这部经典。所以某种程度上,《穆赫兰道》是一部法国片。

而影片后半段两个女人的关系以及被普遍认为是“现实”的部分,据说则是林奇某次“冥想”的成果——早年在拍《橡皮头》时,林奇就接触了冥想这一修身养性,又时不时能带给他灵感的方式。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多情种”林奇对片场的女演员很关照。他会贴心地将第二女主劳拉·哈灵在电影中的裸露镜头虚化,免得被人截图做文章,也会照顾她们穿高跟鞋能否走山路。不过他同时也会让女主娜奥米·沃茨同一场戏一次拍十遍,以激发出她的愤怒和张力。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为了感谢知遇之恩,沃茨成名后又去参演了《双峰》第三季。而这部剧,尤其是最后一集,似乎也道出了《穆赫兰道》其实有可能是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前后故事可能是平行时空的两套配置,而串起两个时空的,是那个拿着蓝盒子、吓死人的肮脏流浪汉——这个蓝盒子,可是林奇亲手做的。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上映20年后,你看懂《穆赫兰道》了吗?

是的,至今,我们对《穆赫兰道》仍有千万种解读,但不管是理解也好,还是误解也罢,都不妨碍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享受它,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解谜乐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