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作者:影武天下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精彩纷争的时代,各个时代也都有史书、演义、评书进行演绎,可是,只有《三国演义》拔得头筹,并在全球有着广泛影响,这部恢弘巨著通过纷繁复杂的线索、立体生动的画面、千变万化的细节演绎了一个个斗势斗智斗勇的故事,重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博弈和斗争的时代,刻画了一个波谲云诡时代家族和个人的价值取舍,也是一本精典的职业道德和职场博弈教科书。比如,女真人就将其当作现成的兵法,打了不少胜仗并建立了清朝,因此《三国演义》在清朝得到了极大地推广,成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IP,衍生了许多史论和文学作品,近年,市面出版了一本成长先生所著《列族的纷争》,从三国背后各家族的政治博弈角度,独辟蹊径,展现了一个社会学层面的三国。其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88个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三国大家族,将读者熟悉的那些三国人物放回到他们所属的家族谱系中,展现他们的性格与命运,展现家族的兴盛与衰落。虽然是一部史论,但是并不枯燥,该书以《三国志》等真实史料为基础,配以各大家族世系表、各大势力对峙图,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展现不同地域、属于不同阵营的家族之兴衰浮沉,力图探寻三国人物认知、判断、分析和抉择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及暗藏其中的权力运行规律。

《列族的纷争》中提到,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曾是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领袖张士诚的幕僚,经历和行事风格具有江湖色彩,并曾参与《水浒传》的创作,故而他笔下的三国人物也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气质。于是,诸葛亮之“智”、关羽之“忠义”、赵云之“勇”,都在他的笔下被过度展现。结果就是,“三国”看上去更像是另一个版本的“水浒”,从而导致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认识走入了误区。

三国人物只是其家族的典型代表,人物的博弈,其背后实际上是家族的博弈。

仔细观察,三国归晋不是偶然,魏蜀吴的创业家族其实都是顺应时势根基较浅的新兴寒族(刘备只算远系挂靠,但其无刘秀之才,又无二十八将),尽管他们持续打压领地内的世家大族,但最终还是由司马家牵头、王家、颍川诸家辅佐,实现了反扑。

袁熙和曹丕相继娶甄氏,只是美色吗?不!背后是袁氏和曹氏与中山甄氏家族的结盟和重组。

刘备在徐州就娶了糜氏家族的糜夫人,在荆州就娶了孙氏家族的孙尚香,在益州就娶了吴氏家族的吴夫人,吴班不是普通将领,而是小国舅。

黄家是荆州大族,非但黄忠、黄盖同宗同族,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黄琬、黄劭、黄奎、黄皓、黄崇、黄权、黄祖、以及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都是同宗同族!这就可以解释黄忠能成为五虎上将的根本原因。

琅琊诸葛氏中早期是为西汉元帝时期的司隶校尉诸葛丰。“诸葛亮父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早逝。其叔父诸葛玄把他从东海琅琊带到荆楚大地,又将他带入荆襄名士的圈子。诸葛亮大姐嫁给了襄阳大族蒯家的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大隐者庞德公之子庞山民,诸葛亮自己则娶了另一位襄阳大族黄家黄承彦之女。

可以看到,历史上多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家族,皇帝是大股东,家族就是经理人,更是参股投资人,这又就不难解释,冯道能历五代十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真正的原因就是树大根深,且识进退。

历代皇族都是高收益、高风险,你看现在的大姓刘、李,即是汉唐的国姓,其实真正的直系都灭得差不多了,但由于其统治时间长,因此其旁支繁盛,加上其他民族融合时多爱用此两姓,故更是锦上添花,但这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王姓,王姓从不称皇(王莽不算但是教训),但因为家族分支极多,因此成为历代统治者笼络的对象,最直接的是进后宫担任后妃,很多皇帝亲王的母亲都姓王,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张姓的繁盛也有此理。

除了世家大族外,其实还有更多的的地方豪强起到了重要作用,战乱中地方地主为求自保,便建立了类似“民团”的组织“部曲”,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编制的名称,部下有曲。你看演义中命“率本部兵马怎么怎么。”即是让将领带自己的亲族家丁门客等为主体的团队执行任务。这些豪强的出现和日本战国的武士集团有类似的原因,三国时期的部曲,基本指的是地主豪强的私人武装,绝对服从将领的指挥。战乱使流民数量急剧增加,人民需要寻找豪强依附,私人武装的数量就大大增加了,收留流民众多的豪强就成了割据势力手下的武将。这样,就形成了君主控制武将、武将控制部曲的割据斗争形势。三国时期的名将,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许褚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其不仅是曹操同乡,更是地方豪强,这或许也是许褚能成为曹操长期贴身卫队长的重要原因。

又如,傅肜傅佥父子也是刘备从南阳新野带出的地方豪强,傅肜的战死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卫队长。也就是说傅佥和刘禅的关系比姜维更近。

《列族的纷争》可以作为读者从“演义级”向“正史级”阅读进阶的佳选。《列族的纷争》的写作完全依托正史记载,并进行合理化的推理探析。作者除查阅《三国志》《后汉书》《晋书》等“二十四史”,还广泛涉猎《华阳国志》《襄阳记》等地方志及今人著述。

余世存先生说得好:《列族的纷争》是三国题材的新突破。此书立足于家族,再现了历史上世家巨族曾有过的功业。在历史写作中,三国叙事是少有的类型化叙事。虽有正统、名分等约束,但个人、家族,终未能突破类型或无明的宿命,获得人的自觉,进入到国族天下的视野里。由此,作为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本书几乎实证了游戏的必然结局——激活人的心灵需要更漫长的乱世。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族和国本是一体,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研判家庭、家族和国家乃至世界的关系并采取适当的取舍进退,值得每一个人审视和深思。

一、群雄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巨鹿张氏:张角、张梁、张宝

沛国张氏:张陵、张鲁

这两个家族其实都是搞道教的。

汝南袁氏:袁绍、袁术、袁谭、袁尚

弘农杨氏:杨彪、杨修

山阳刘氏:刘表、刘琦、刘琮

山阳王氏:王龚、王粲

南郡蒯氏:蒯祺、蒯越

襄阳蔡氏:蔡瑁、蔡夫人

襄阳庞氏:庞统、庞德公、庞山民

襄阳黄氏:黄承彦、黄忠、黄月英

江夏黄氏:黄琬、黄祖

襄阳习氏:习祯、习凿齿

辽西公孙氏:公孙瓒

辽东公孙氏:公孙康、公孙渊

下邳陈氏:陈珪、陈登

泰山臧氏:臧霸

武威张氏:张济、张绣

东平张氏:张邈、张超

安定皇甫氏:皇甫嵩

东莱太史氏:太史慈

河东令狐氏:令狐愚

河东毌丘氏:毌丘俭

二、蜀汉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江夏刘氏:刘焉、刘璋

涿郡刘氏:刘备、刘禅、刘湛

(一)北方及徐州系:

涿郡张氏:张飞、张苞、张遵

河东关氏:关羽、关平、关兴、关统、关彝

常山赵氏:赵云、赵广

扶风马氏:马腾、马超、马岱

东海糜氏:糜竺、糜夫人

(二)荆州系:

琅琊诸葛氏:(蜀汉)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诸葛京、(吴)诸葛瑾、诸葛恪、(魏)诸葛诞

天水姜氏:姜叙、姜维,姜:羌也,有人说姜维和马超都有羌血,而姜叙则参与杀害马超妻子,马岱怎么想?上一代恩怨已了罢。

襄阳马氏:马良、马谡

襄阳杨氏:杨仪

零陵蒋氏:蒋琬

江夏费氏:费祎、费观

南郡董氏:董和、董允

(三)东州系:

南阳李氏:李严、李丰

扶风法氏:战国田法章、法真、法正

扶风孟氏:孟他、孟达

(四)益州系:

陈留吴氏:吴懿、吴班、吴皇后

巴西黄氏:黄权、黄崇

犍为张氏:西汉留候张良、张皓、张翼

三、东吴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东吴政权一方面打压吴中四姓,另一方面又拉拢联姻会稽四姓,但是你看其牵头的都不是吴郡和会稽大族,周瑜来自庐江、鲁肃来自临淮、吕蒙来自汝南,丁奉庐江、徐盛琅琊、甘宁巴郡。即使用了陆逊、陆抗,也是非常忌惮,最终两位人才都郁郁寡终。

富春孙氏:孙武、孙坚、孙策、孙权、孙鲁班、孙亮、孙皓

吴郡吴氏:吴夫人、吴景

会稽周氏:周昂、周昕

东莱刘氏:刘繇、刘基

钱塘全氏:全琮

吴郡四姓。张文、朱武、顾厚、陆忠

吴郡陆氏:陆绩、陆逊、陆抗、陆机、陆云

吴郡顾氏:顾雍、顾谭

吴郡张氏:张温、张俨

吴郡朱氏:朱恒、朱据

丹阳朱氏:朱治、朱然、施绩

彭城张氏:张昭、张休

会稽虞氏:虞翻,不知是不是虞姬家族的后代

临淮步氏:步骘、步练师

辽西韩氏:韩当、韩综

庐江周氏:周瑜、周胤

义兴周氏:周鲂、周处(晋)

吴兴沈氏:沈友、沈莹

苍梧士氏:士燮

四、曹魏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谯县曹氏:代表人物:(曹参)曹操、曹丕、曹仁、曹纯、曹真、曹休

谯县夏侯氏:代表人物:(夏侯婴)夏侯惇、夏侯渊、夏侯玄、夏侯霸、夏侯光姬

琅琊卞氏:代表人物:武宣卞皇后

中山甄氏:代表人物:文昭甄皇后

颍川六族:

颍川荀氏:代表人物:荀氏八龙、荀彧、荀攸、荀勖

颍川陈氏:代表人物:陈寔、陈群、陈泰

颍川钟氏:代表人物:钟繇、钟会

颍川韩氏:代表人物:韩馥

颍川辛氏:代表人物:辛评、辛毗、辛宪英

颍川郭氏:代表人物:郭嘉、郭图

实际上颍川后人,除陈泰外,多支持河内司马氏,知道司马代魏的士族根基了吧?

五、晋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当初是赵魏韩三家分晋,六百多年后晋灭魏蜀(季汉)吴,看来这晋确实是气场强大啊,你看很多亲王,都以秦王、晋王为尊。

河内司马氏:殷王司马卬、司马防、司马八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陈留高氏:代表人物:高干、高柔

泰山羊(舌)氏:代表人物:羊祜,为春秋晋国十一卿族之一,其姐羊徽瑜是司马师的姐姐,羊献容又是晋惠帝妃,这下知道三国归晋为何是羊祜立功了吧?

东海王氏:代表人物:王朗、王元姬

太原郭氏:代表人物:郭淮、郭子仪

河东贾氏:代表人物:贾逵、贾充、贾南风

河东卫氏:代表人物:卫觊、卫瓘

渤海石氏:代表人物:石苞

六、未来大族

列族的纷争——解读《三国演义》背后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未来的大族其实在三国已初具雏形,东晋四大侨族(王、谢、庾、桓),南朝四大侨族(王、谢、袁、萧)、北朝北方四姓(崔、卢、郑、王)、隋唐七宗五姓(李、崔、卢、郑、王)、关中四姓(韦、裴、柳、薛)

琅琊王氏:王祥、王导、王羲之

清河崔氏:崔琰、崔林

博陵崔氏:崔烈、崔州平

涿县卢氏:卢植、卢毓

郑氏:郑泰、郑浑

太原祁县王氏:王允、王凌

太原晋阳王氏:王昶、王浑

京兆韦氏:韦康、韦昭,韦康的忠义泽被子孙。

京兆杜氏:杜畿、杜预,杜预是司马昭妹妹的上门老公,灭吴首功,不假他人。

河东裴氏:裴潜、裴秀、裴松之,即是为《三国志》作注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