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考试次数少了,社团活动的频率高了 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灵动“双减”构建教育新生态

作者:紫牛新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公开发布,鲜明提出“双减”战略,教育部也发出秋季学期推动“双减”落地成效的强烈信号。

近日,镇江市教育局局长刘元良在该市“双减”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表示,镇江是省“双减”工作试点城市,各地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系统设计课后服务课程。丹阳市教育局局长张文华在全市“双减”专题会上也强调,围绕“双减”工作、课后延时服务和新高考改革,研究政策、统筹推进、追求实效,推动丹阳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丹阳吴塘实验学校作为丹南片区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先行先试,打出一套“组合拳”,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营造教育新生态。

考试次数少了,社团活动的频率高了 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灵动“双减”构建教育新生态

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

多方解读文件精神, 落实“双减”政策

吴塘实验学校校长黄长祎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动学校领导班子积极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双减”政策工作部署会,多措并举落实“双减”政策。

首先,以各年级班主任为中坚力量,利用晨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橱窗、板报、电子班牌等进行宣传,让孩子入脑入心。

其次,校方利用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让家长真正了解什么是“双减”、“双减”的意义何在、“5+2”模式的具体要求。帮家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理性规划孩子未来,确定孩子成长目标。

考试次数少了,社团活动的频率高了 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灵动“双减”构建教育新生态

全面坚持多措并举 ,力推教育教学改革

由重育分转向重育人。学校组织的考试次数少了。小学低年级期末采用乐考形式;小学中高年级一学期一次期末考;初中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活动次数多了,小学有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初中有青春礼、毕业礼,还有每年一次的校广播操比赛、校运动会等。学校社团活动的频率高了:每天的课后延时活动、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每周六的校外活动。

强化体艺课程,由“开齐开足”转向“开好开精”;专业课保质保量,确保文化课不占用术科,期末不提前结束术科。同时,校内充分挖掘教师专业外的潜能;校外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家专长与家长特长。邀请农民画家汤达庚来校,对学生进行”少儿农村画”教学,胡卫东的篮球培训、家委会成员组织插花培训等。

在“5+2”模式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原则,实行课后延时服务。由骨干教师负责个性化作业、心理辅导帮扶,或进行课外阅读、体育、艺术、科技制作等趣味课程。

在作业管理上,通过大数据进行课后学情诊断,教师教学更精准,学生纠错更有效。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每个学生下发作业统计本,学部每月进行作业量检查。

考试次数少了,社团活动的频率高了 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灵动“双减”构建教育新生态

农民画创作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点。学校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纳入教师发展全过程。

学校进行网状管理。校级领导蹲点到学部、对接部门和条线,中层领导下沉到学部,与教师和班主任同工作共进退。双线并行,网格化管理,执行力强。

吴塘实验学校依托皇塘经济发展的雄厚优势,先后设立了“堂皇励学励教”“吴塘奖教奖学”两个基金。每年教师节举行奖教奖学奖励基金颁发,对表现优秀的团队进行鼓励性奖励。每年期末举行励学励教基金的颁发,对教学业绩、学习成绩突出的教师、学生个人进行奖励。

考试次数少了,社团活动的频率高了 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灵动“双减”构建教育新生态

广播操比赛

抓实配套措施建设, 完善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该校是丹阳市家校共育第三批试点校,通过三年发展,九个年级全面开花,以家委会为载体,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效衔接,让家校共育成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工作。

借力导师唤醒。有计划的邀请全国家庭教育资深专家石宣等到校开设讲座,为家长提供服务和帮助。实施家长培育工程,让家长在家校共育中有地位。

老师是指导、家委是主导、家长是主体,互相尊重、换位思考、同向发力,家师生共成长,齐收获。

镇江市是省“双减”工作试点城市,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吴塘实验学校在“双减”背景下,将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通讯员 杨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