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作者:新京报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贺铸回到金陵隐居,此前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扬州和苏州,当时有妻子相伴,两个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不过夫妻和睦,也着实让人羡慕;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妻子体弱多病,在前一年病逝,这件事情对贺铸打击很大,为了排解胸中的苦闷,于是选择离开扬州,回到金陵。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扬州离金陵很近,贺铸每当回想起妻子时,便会站在路口遥望,无非是放不来,可是又无能为力,在此期间贺铸写下了很多的感伤之作,大多充满了忧愁,字里行间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和悲痛之感;以这首《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来说,便是一首很典型的伤春之作,当时词人回想起了在扬州的生活,从而用一种极为细腻的文字娓娓道来,以至于全词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贺铸正是回想起了过往的岁月,想到了早逝的妻子,一时之间百感交集,难以言说,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为此在这首词中,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愁”字,但是却句句充满了忧愁,道尽了相思之苦,还有感伤之怀。春天原本很美,处处繁花似锦,可是对于贺铸来说,却是增添了更多的忧愁,心中的苦闷也是难以排解。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头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贺铸的妻子是名门之后,不仅长得漂亮,还知书达理,两个人属于是天作之合,只是正是应了那句古话“红颜薄命”,妻子的离去,也让贺铸的生活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悲痛之中,使得其词更加的伤感。这首词可以视作贺铸那一时期的生活写照,毕竟妻子已经离开,过去美好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还,只剩下了美好的回忆。

伤春也是宋词的一大特色,无数的词人在春天会伤感,会感到孤独,以至于有了“悲春伤秋”一说,贺铸也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了外面秀丽的风景,反而加深了那种孤独,使得他久久地沉浸在过往的悲痛之中;虽然景色很美,可是无心欣赏,在美景中反而让他越发孤独,也越来越伤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首词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词的上片依旧是传统的表现手法,先是由景入情,然后层层推进,从而进一步描写个人的处境,还有那种悲痛的思想之苦;多少回伤春,又到了暮春时节,杨柳树浓浓的青荫,妨碍着游丝度过。远处的小山边是桃叶埠,白花盛开的地方,正是当年她洗裙子的地方。贺铸在这几句中,可谓是直抒胸臆,直接回想起了那段美好的岁月,可是那种回忆又让他悲痛不已。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下片的重点是描写心理的变化,由于在上片做了铺垫,于是转到下片,贺铸用一种更为伤感的口吻来描写,使得整个下片要比上片更加伤感,也更加有穿透力;我整天吟诵着诗句,一个人坐在昏暗的灯下,听到胡琴的声音让我肝肠寸断。几点雨声被风止住,月色朦朦胧胧,在那薄雾中飘来飘去,瞬间难以自己,那种悲痛又无去诉说,只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

贺铸这首《蝶恋花》意境极悲,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贺铸很爱妻子,可是美好的爱情,原本幸福的生活,随着妻子的离去,让贺铸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悲痛之中;虽然春天很美好,景色迷人,可是无心欣赏,只是加重了相思之苦,这也正是贺铸当时最真实的生活,所以这首词写得很伤感,通篇意境极悲,读后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