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作者:兴海晨曦

1953年12月7日,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在发言中回顾了军事学院创建三年以来的工作,并向中央军委提出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其中第四条提出了军事学院应增设战役系,培养全军的高级干部。中央军委批准了刘伯承的建议。这样军事学院就有了培训高级干部的三个系,战役系、高级系和基本系。刘伯承提出,战役系第一期学员的名额,至少为30-40名兵团及以上的高级将领。

1954年8月14日,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向彭德怀并中央呈送书面报告,略谓:“关于在南京军事学院开办战役系的问题,业经中央于七月二十八日批准。”军委总干部部据此提出了名单,并经军委例会讨论确定,1954年9月入校学员共22名。即:

杨得志、陈锡联(以上为正兵团)、李天佑、韩先楚、贺晋年、洪学智、陈再道、杜义德(以上为副兵团);匡裕民、郑维山、吴克华、曾恩玉、陈先瑞(以上为准兵团);温玉成、萧文玖、张翼翔、周志坚、张祖谅、黄新亭、李成芳、刘转连、郭鹏(以上为正军级)。随后,彭德怀又批准刘震、罗元发入该系学习,共24人。

以上是总干部部提出的参加战役系学习的最初人员名单,记载于黄克诚年谱。但最后毕业的学员人数是52人。经过比较毕业学员名单,发现其中有洪学智和陈再道、郑维山3人缺席毕业。是什么原因让洪学智和陈再道、郑维山3人没有继续学习下去呢?陈再道、郑维山中断学习的原因没有查找到。洪学智在回忆录中说到了在军事学院中断学习的原因。1953年8月初,在朝鲜战场的洪学智接到了军委调其到军事学院(预科)学习的命令。回到北京以后,先参加了大约两周军委组织的战役集训班,之后便南下到南京进入到军事学院学习。

到1954年1月中旬,学院放寒假。洪学智回到了北京和家人团聚。军委秘书长黄克诚找到洪学智说:“军委决定了春节后你不用到军事学院学习了,工作需要你马上到总后勤部来工作,已经通知军事学院了。”洪学智说:“难得有个学习机会,按照学习计划把学习搞完再回来嘛?黄克诚说,总后工作很多、头绪繁杂,很多都是开创性的工作,所以,军委不让你脱产学习了,马上到总后来工作。这样,1954年2月,任命洪学智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主持总后的日常工作。为什么中断洪学智军事学院战役系预科阶段的学习,急调洪到总后来工作呢?主要是为了让黄克诚摆脱总后繁重的日常工作,而专注于处理总参和军委的日常工作。到1957年5月,黄克诚免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职务,洪学智接任部长,余秋里接任政委。

在最初参加战役系学习的人员名单是24人,退出学习3人,余21人,最后毕业学员是52人,增加学员人数是31人,名单如下:

增加学员:

廖汉生,张震,秦基伟,李作鹏,刘忠,谭希林,吴富善,王道邦。

刘贤权,丁盛,谢振华,梁仁荠,贾若瑜,卢胜,江燮元,肖永银,谢明,罗通,黄荣海,何以祥,李化民,

陈宏,肖全夫,贾陶,赵俊,刘永源,詹化雨,查玉升,邓少东,李夫克,杨尚高。

为什么后来又增加招生人数呢?原来,军事学院战役系招生的消息在高级干部中传开以后,在高级干部中引起了轰动,大家争着报名要参加学习,所以,才有了后来毕业的52人的第一期。

军事学院战役系的52名军以上学员全部被授予将军军衔,名单如下:

上将:

杨得志,陈锡联,李天佑,韩先楚,刘震。

中将:

廖汉生,张震,秦基伟,杜义德,温玉成,李作鹏,陈先瑞,曾思玉,张翼翔,郭鹏,刘忠,张祖谅,匡裕民,谭希林,吴克华,罗元发,刘转连,李成芳,周志坚,吴富善,黄新廷、王道邦。

少将:

刘贤权,丁盛,谢振华,梁仁荠,贾若瑜,卢胜,江燮元,肖永银,谢明,罗通,黄荣海,何以祥,李化民,陈宏,肖全夫,贾陶,赵俊,肖文玖,刘永源,贺晋年,詹化雨,查玉升,邓少东,李夫克,杨尚高。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宣布成立。而在1951年1月8日,军事学院高级系、基本系、函授系、情报系已经都开了学。这批学员中职务最高的学员,也是先期参加学习的唯一的一名兵团司令员是杨勇。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一九五六年一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军事学院时与学院各部、系、教授会的领导及顾问合影。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58年9月,廖汉生中将(左1)、张震中将(左2)、钟期光上将(左4)陪同刘少奇视察南京军事学院。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廖汉生中将和张震中将陪同朱德视察军事学院。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刘伯承元帅视察军事学院,王平上将、张震中将、杜平中将等陪同视察。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55年夏,陈伯钧副陪同陪同贺龙参观军事学院。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61年,聂荣臻元帅(右二)视察南京军事学院,在政委王平上将(右一),吴华夺少将(左二)陪同下查看学员的学习笔记。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64年叶剑英元帅(左一)视察南京军事学院,在副院长张藩中将(右二)教育长吴华夺少将(右三)陪同下,询问学员学习情况。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50年初,军事学院刘伯承院长、陈伯钧副院长和军事学院总顾问罗哈里斯基合影。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钟期光上将、廖汉生中将、张震中将合影。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战役系班主任杨得志上将与副班主任孙继先中将在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时合影。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59年,陈伯钧上将(右起)、陈熙少将、王树声大将、杨得志上将在参加,彭帅率领的军事代表团访问东欧七国期间合影。

军委确定的战役系军级以上学员是24名,毕业时为何变为52名?

1957年7月5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员毕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