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贵阳日报」地眸瞬间——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

作者:城市观

来源:贵阳晚报2021年11月23日

「贵阳日报」地眸瞬间——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

周元杰摄影作品

「贵阳日报」地眸瞬间——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

展览现场,周元杰为来宾作讲解

「贵阳日报」地眸瞬间——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

展厅一角

「贵阳日报」地眸瞬间——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

“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速写

  我们脚踩的地底下到底有多少秘密?隐匿在红枫湖的水下宫殿溶洞、躲在龙里县的地下瀑布、藏在紫云县山间的人类已知的最大洞穴大厅……1月18日,《地眸》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大楼三层开幕,42幅摄影作品把黑暗中的美景带到人们面前,展现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地下贵州。

  此次摄影展名为“地眸”,灵感来源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口径、填充口径(即全口径均有反射面的)射电望远镜——天眼。策展人彭浩介绍道:“既然仰望星空有‘天眼’,那俯望地下的应该叫做‘地眸’。”周元杰和伙伴们带着“地眸”深入地心,在黑暗中一步步探索着、记录着。

  除了摄影作品,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周元杰探洞所用的皮划艇、潜水装备、矿灯等,力求多维度展示探洞这项户外运动。此次展览还开设了“夜间模式”,展厅内灯光全部关闭,如地下洞穴一般漆黑,观众将手持光源沉浸式观展。

  在开幕式现场,众多探险者、地质专家、艺术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聚在一起,分享自己与地下贵州、与周元杰的故事。

他是最会摄影的探险者

  此次策展人彭浩是周元杰的老友,见证了他如何一步步从一名户外小白成长为国际专业潜水教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滑翔伞飞行员。

  10年前,周元杰还是贵阳日报的摄影记者,因一次采访和彭浩结识。彭浩觉得周元杰有一双灵秀清亮的眸子,格外关注这位后生。“好学的周元杰进步很快,入行不到两年就成为贵州新闻摄影的新秀。”

  8年前,在一次采访任务中,周元杰接触到了洞穴探险,充满未知的地下世界令人着迷,从此他便开始学习户外探洞、潜水探险、地下摄影。起初,他成了贵阳最了解户外探险的摄影记者,后来干脆辞去工作,成了最会摄影的探险者。

  此次展出的42张照片,是从5万多张海量库存中选出来的,都是周元杰8年来探访过的贵州原生洞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有在高峰镇老胖村地下苍穹中的熊猫状星云;有人类已知最大洞穴大厅——苗厅中的超级石笋“擎天柱”。由于“擎天柱”过于巨大,以至于周元杰第一次经过它时,误认为那是一座山。还有位于清镇的人鱼宫殿,翡翠色的水下,一块钟乳石犹如流淌的沙漏……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文龙在周元杰拍摄的熊猫洞影像中发现了古时地下河流过的痕迹,那些酷似熊猫眼睛的凹面,如果经过专业测绘,还能判断出河流的流向。而最令周文龙感慨的一张图片是拍摄于遵义绥阳县何教洞的《生长中的石笋》。周元杰用微距相机抓拍到了水滴接触到石笋的瞬间,极其小的水花像子弹一样有爆发力,又像烟花一样绚烂,而在地质学家眼中,这就是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形成的地质面貌的瞬间

他和“兄弟们”为探险而狂

  这些记录着地质奇观的照片中,总会有人的身影,在浩瀚的地下世界中,显得那么渺小。周云杰介绍,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人是判断周遭事物大小的标尺,而就他而言,这些一同探洞的队友,才是主角。

  为了呈现最为接近真实的地下世界,他们一起经历了严苛的训练,针对极端环境和随时发生的意外有无数次演练和力求万全的对策。在漆黑的洞中,在冰冷的水里,他们一起一次又一次直面未知、克服万难,将灯光放置在正确位置,才把“地下贵州”带到了地上。

  “无兄弟,不探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分享会上周元杰隆重介绍了和他一起探险的朋友们。其中很多是“90后”“95后”,他们的手长期与岩石接触,骨骼关节变得粗壮,手上常有开裂的口子或是冻伤的结痂,掌心的皮肤也像砂布一样粗糙,但这一切阻挡不了他们对洞穴的热爱。

  展览现场,被问为什么要探索洞穴,周元杰答道:“因为,我想知道无尽深渊尽头的模样。”而为什么要办“地眸”这个展览,是因为“我的家乡贵州,是洞穴的王国。”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12日。

  

「贵阳日报」地眸瞬间——周元杰地下贵州影像展

现场交流

展览总监、渊冲文化创始人李昊:

  我们常说从黑暗走向光明,但是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几个人愿意从光明走向黑暗。周元杰绝对是其中一位,他是把美从黑暗带到光明中的人。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 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彭波:

  在摄影变得越来越便捷的当下,更多人对摄影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追光逐影、记录生活,很少有人把摄影做得更深入。第一次看见元杰的作品就觉得很震撼,摄影不仅仅是简单记录,更需要用生命的体验去感悟,然后通过影像把这份感悟传递。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洞穴协会副秘书长周文龙:

  对于我们科技工作者来说,元杰的照片里面有很多小细节是值得玩味的。比如元杰提到的其中很多小景观和大景观合在一起,是可以推测洞穴成因的。因此,元杰的摄影作品是有学术价值的。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摄影教研室主任杨安迪:

  元杰是一位很有潜力的摄影师,未来将会被更多人熟知。我第一次观看元杰的作品,就被宝石一般的水面所震撼,船浮在这样的水面上完全是一个超现实的画面,非常吸引人。元杰作品中有很强的艺术性,这与他的艺术修养和他对美的向往是分不开的。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