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家将演义十代英雄之前三代,杨会、杨衮、杨继业

作者:魏南焰

《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是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在以前的时候评书、戏剧广为流传,这些演义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杨家将演义主要讲述的是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四代的故事。其实,杨家将系列在各种版本有着十代的主要人物,都有着精彩的故事。

杨家将演义十代英雄之前三代,杨会、杨衮、杨继业

杨家将第一代是金刀杨会杨师厚,火山王杨衮的父亲,残唐五代时期的传奇人物。

残唐时期,天下大乱,一时间英雄辈出。残唐最有名的英雄是残唐十六杰,排名前八位的是十三太保李存孝、浑铁篙王彦章、白马银枪高思继、金统帝黄巢黄巨天、金刀王刘暠刘智远、金枪将杨衮杨弘信、铁枪王彦竜、红袍周德威,都是一流猛将;排名后八的为白袍大将史敬思、白玉将葛从周、大刀孟绝海、铁枪将邓天王、丑鬼朱温朱全忠、银枪将张归霸、铁锤将庞师古、大太保李嗣源,属于二流猛将。在天下争霸中,十六杰各投其主,尽展手段。除十六杰之外,还有晚唐五友和残唐六友。晚唐五老属于老辈英雄,包括银枪老祖澹台誉、北枪王张处让、刀王金睛碧眼虎晋王李克用、天下第一名枪罗弘信、枪仙郭端夫;残唐六友是因无明主可保而隐居的六位高手,分别是金枪老祖夏鲁奇、金刀银枪大帅杨师厚、百宝丈人飞锤将金良佐、郓州侯金刀禅师赫连铎、铜台府魏王少保罗绍威、双枪长老周顺。这十一人各有绝技,都是实力绝伦的高手,但因各种原因并不在十六杰之中。

杨会是河西麟州府杨家堡人氏,世袭金坛亭侯。杨会自幼习武,家传一柄九耳八环金背大刀,刀法出众,但他又特别喜好枪法,后投得名师,学得一手好枪法,掌中一条盘龙亮银枪,因此被称为金刀银枪大将。当年,杨会曾去京城应考武状元,但在考试的前一天在街上和黄巢比试时输给了他,就返回了。不过也是这次去长安城,杨会结交了金枪将夏鲁奇,后来杨衮就是跟随夏鲁奇学的枪。

在残唐五代时期,杨会凭着着家传的刀法和精湛的枪法,占着很重的分量。不过,杨会的金刀绝技并没有完全流传下来,杨家将后人虽然基本都是用枪,枪法是由杨会的儿子火山王杨衮传下的杨家枪。

杨家将演义十代英雄之前三代,杨会、杨衮、杨继业

杨衮是杨会的儿子,在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六,是王彦章之后的枪王,杨家枪的鼻祖。

杨衮出身于武学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九耳八环刀法。不过,杨衮并不喜欢刀法,他更喜欢的是灵活善变的枪法,他又向神枪手夏鲁奇学会了北霸六合枪。北霸六合枪是夏家的绝艺,在残唐五代中占着一绝。其后,杨衮又向飞锤将金良佐学会了流星锤,金良佐的走线虎掌流星铜锤,百发百中,也是一手绝艺。后来,杨师厚为杨衮专门打造了一条金轮火尖枪和一付盔甲,还托人到西番觅到了一匹烈炎驹宝马。就这样,一身拥有残唐六友的三家绝艺的杨衮凭着掌中一条金轮火尖枪,名震中原,尤其是夏家的一百二十八路北霸六合枪和夏家不传之技罗成流传的三十六手盘肘枪,罕逢敌手。

少年总是骄狂,当年杨衮枪法初成,自称“金枪将”,挑战天下高手。连胜数位高手后,杨衮的名声打出来了,在听说十三太保李存孝被御赐“天下横勇无敌金牌”,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时,他不服气地前去挑战要他的金牌。杨衮确实有实力,力败李克用十二太保,晋王不得不让李存孝出战,不过他也十分喜欢这个年轻的武将,吩咐李存孝不要伤了他。十三太保李存孝是残唐第一高手,马前无三合将,碍于义父的嘱咐他没下尽全力,但十几合后他没耐心了,禹王槊一摆直接震飞了杨衮的枪,走马生擒他。杨衮并不服气,认为李存孝只是力气大,大叫着不服,被李存孝就势摔在地上,他却使了个就地十八滚,一溜烟地拾起枪跳上马逃跑了,这也促使他二次学艺学会学全了北霸六合枪。

杨衮的传奇故事很多,一点都不少于杨继业、七郎八虎。在五代时期,杨衮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师兄是白马银枪高思继,他和刘知远、高行周是结拜兄弟。后来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杨衮也联合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在辽军攻打后汉时他帮助刘知远打败辽兵,但他又知道刘知远不是明主,不愿为官依旧返回了火塘寨。杨家将经常自称来自火塘寨,就是因为火山王杨衮。此外,杨衮还有汴梁城怒骂梁太祖,力闯宝鸡山狗家疃,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真杨衮义收假杨衮,火山王战败辽太宗,铜锤换赵匡胤玉带订下盟约等故事,都非常精彩。

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后,杨衮报了大仇又因苦无明主扶保,回了老家隐居。后来杨衮遍访天下六大名枪的后人,潜心钻研枪法,融合六大名枪的精要,自创了一套六合梅花枪,便是闻名后世的杨家枪法。所以杨衮是杨家枪的始祖,杨家使用的暗器走线铜锤也是传自于杨衮,从杨衮开始正式传下了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演义十代英雄之前三代,杨会、杨衮、杨继业

火山王杨衮有七个儿子一个义子,是为老七郎八虎,分别是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杨继业,后来的金刀老令公。义子杨继亮就是高怀亮,是五代第一名枪高思继的孙子,高行周的儿子,幼年时被家将高禄偷走,金良佐发现后买下了他送给了杨衮。杨衮与高家渊源极深,后来知道高怀亮身世后,对他更是要好。

杨家自杨衮开始,都是全部用枪,唯有杨继业是个例外。杨继业少年时也是一直与兄弟们习练枪法,枪法出类拔萃。后来他弃枪练刀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他的父亲杨衮,另一个就是他的八弟高怀亮。

杨衮的师兄是高思继,两人都学的是夏家枪法。杨衮前期去夏家学艺,大部分枪招都是高思继代师授艺指点的,对于杨衮来说高思继既是同门师兄又是师父,因此对他极为敬重。都说杨家枪来源于高家就是因为这个说法,但杨家枪还不止这些。年轻气盛的杨衮艺成之后挑战天下高手,连胜数位有名高手,又跑去挑战天下第一的李存孝,李存孝又岂是人力可败的,杨衮惨败而归,又去夏家二次学艺。夏鲁奇对杨衮也是极为看重,把夏家不传外人的三十六手盘肘枪都教会了杨衮,这是唐代罗成的成名绝技,四平山上扎过李元霸手腕。这次学艺杨衮学会了很多高思继不会或者不足的地方,已经远超高思继了。高思继被王彦章回马枪挑死后,杨衮和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结拜为兄弟,把高家枪传授给了他,后来的五龙二虎斗王彦章中的二虎就是他们两个。在知道高怀亮的身世后,杨衮为了报答师兄高思继的传授之恩,没有传给儿子们的三十六手盘肘枪都传授给了他,这就导致了高怀亮枪法超过了最出众的杨继业。

高行周原是五代赫赫有名的武将,一直镇守高平关。后周郭威建国后,一直很忌惮他,就让与高家世交的赵匡胤取来高行周的人头。赵匡胤无奈,单枪匹马来到高平关借头,把妹妹许配给了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高行周义借人头成全了他。这也让两家关系亲上加亲,后来赵匡胤是后周的兵马大元帅,高怀亮知道身世后也认祖归宗和哥哥高怀德跟随了赵匡胤,而杨家保的是北汉,双方交战不可避免。

杨继业是北汉一方最厉害的高手,高怀亮则是赵匡胤一方最厉害的高手,双方各为其主在疆场上相逢交战不可避免。杨继业的枪法虽然精湛,但却打不过多学了绝技的高怀亮,败下阵来,杨继康等人更不是对手了。行家一交手就知有没有,杨继业从小和高怀亮练枪,早知他的枪法,知道一定是父亲藏了私。心高气傲的杨继业咽不下这口气,决心再也不使用杨家枪,离家出走遍访名师。杨继业在江湖上四处寻找高人,遇到了江湖异人金刀祖师,学会了八十一路金背砍山刀的刀法,他苦练刀法,成为了刀法大家。

再次出场的杨继业已经成了手使金刀的大将,武力远超以前。杨继业再去战场,一人就战退了高怀德、高怀亮兄弟和铁鞭王呼延赞的车轮战,大战赵匡胤不分胜负,赢得了杨无敌的称号。此后,杨继业也是一直用刀,再没使用过杨家枪,他也是杨家自杨会之后唯一用刀的人。不过,虽然杨会是杨继业的祖父,杨继业的刀法并不是来自家传,他从小练枪,虽也见识过自家的刀法,但早已记得不多了,加上他对父亲不满,就去江湖上学了刀法。

杨继业的故事也有很多。杨继业的老婆是佘赛花,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武艺还胜于杨继业。佘、杨两家是世交,杨继业和佘赛花自小指腹为婚,后来杨继业去提亲时,佘赛花的父亲却反悔了,要他能胜过佘赛花才可以。两人棋逢对手,但终究是佘赛花技高一筹,杨继业落荒而逃,跑到了七星庙。佘赛花一路追踪,知道他藏在七星庙,但杨继业就是不出来,佘赛花进门而入却被藏在门后的杨继业捉拿,本就互有好感的两人就此在七星庙订下姻缘。

杨家将演义十代英雄之前三代,杨会、杨衮、杨继业

北汉灭亡后,杨继业和佘赛花一家归顺了宋朝。杨继业带领七郎八虎屡次大败辽军,一杆金刀八杆枪威震天下,辽军看见杨家旗号就远远躲避。随着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使得杨家八个儿郎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最后竟然只剩下杨继业和杨六郎、杨七郎。就算这样,潘仁美还没放过他们,他要报七郎力劈潘豹的仇。潘仁美调走六郎、七郎,又设计使杨继业误了点卯打了他几十军棍,随后又给了他一些老弱残兵让他出战对战辽军大元帅韩延寿。年迈又刚被打的杨继业哪是韩延寿的对手,幸亏不放心他的六郎、七郎赶来,但却因追杀韩延寿中了埋伏困在了陈家谷。杨家父子被围困多日,只得让七郎闯出去搬救兵。七郎走后,杨继业就后悔了,他知道潘仁美不会放过七郎的。正如他所想,七郎再也没回来,梦到满身是血的七郎后,杨继业知道再也等不到七郎了,不想被俘受辱加意冷心灰的他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成全了自己的气节。

杨家前三代的故事出现在残唐五代时期,天下英雄豪杰不断,故事都是比较精彩的。杨会的故事主要分布在《残唐》演义系列中,不过《残唐演义》读起来太干了,不如《残唐飞虎全传》。杨衮的故事就比较多了,有单独的《火山王杨衮》,在残唐演义、《倒马金枪传》等中也都有,非常精彩。杨继业的故事也是比较多,有单独的《金刀杨令公》,在残唐演义、《赵匡胤下河东》、《杨家将》等书中也都有。由这三人,杨家将的传奇正式开始,在杨继业归宋后就是扶保大宋的故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