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之选——「翰林」和「翰林院」是什么东东?

作者:顺德高种翁—历史图解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榜眼和探花授、二甲进士散馆以后补授)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榜眼和探花授、二甲进士散馆以后补授)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三甲进士庶吉士散馆后补授)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榜眼和探花授、二甲进士散馆以后补授)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三甲进士庶吉士散馆后补授)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榜眼和探花授、二甲进士散馆以后补授)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三甲进士庶吉士散馆后补授)

殿试之后,对新科进士再试以论、诏、奏、议、诗、赋,录其佳者。就是从进士中考试选择文笔好、会写文章的人进翰林院。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榜眼和探花授、二甲进士散馆以后补授)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三甲进士庶吉士散馆后补授)

殿试之后,对新科进士再试以论、诏、奏、议、诗、赋,录其佳者。就是从进士中考试选择文笔好、会写文章的人进翰林院。

新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同样称为『庶吉士』,不能任职,要继续入馆,选择学习满文或汉文书籍;一般由大臣中选二人负责,由翰林院侍读、侍讲等教习功课,每月测试。期满三年,由教习疏请散馆(毕业),试以诗赋,由皇帝亲自评定甲、乙等。留下的,按情况授职;其余,则授以主事、知县等职。

北宋赵炅有一首诗《赐苏易简》,说: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明史·陈敬宗传》载:(宣德)帝谕之(陈敬宗)曰『(翰林)侍讲,清华之选』。

自古,翰林就有『清华之选』的美誉;很多人也知晓『翰林』和『翰林院』这两个名称,那『翰林』究竟是什么职位?而『翰林院』又是什么样的处所?今天在此做一个简要说明。

距我们最近的清朝,因汉夷之防、或是出于帝权独裁的需要,所设立的『翰林院』,已经失去了『翰林院』的真正意义,算是阉割版的;因此,此文以明代为例,简要提一下清代。

(因朝代之间、甚至同一朝代之内,制度等都多有变迁,此文仅以主流制度为例。特此说明!)

一、明代

严格来说,『翰林』是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统称。按《明会典》,明代时大概包括以下人员:

翰林院学士(正五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正六品)

翰林院修撰(史官、从六品)

翰林院编修(史官、正七品)

翰林院检讨(史官、从七品)

翰林院庶吉士

再来说。

翰林院学士:赞翊皇猷(协助皇帝制订谋略、教化天下)、敷扬人文(宣扬传播人文)、论思献纳(与皇帝讨论学问、进献纳言)、修纂制诰书翰等事(修改编纂政府文告、文字等)。

翰林院侍读学士:凡遇上(皇帝)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皇帝习读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读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翰林院侍讲学士:凡遇上(皇帝)上讲究经史,亦如之。(皇帝讲解、钻研经史的时候,侍奉左右,以备解答疑问或讨论问题;翰林院侍讲等属员亦跟从左右)

史官:翰林院修撰掌撰述(记述史事),编修掌纂辑(编辑、整理史事),检讨掌检阅(阅读核对记述史事的相关文字)。

以上可以看出,『翰林』官深度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中,因此,其清(进士出身)华(尊贵)之称确实是名副其实。

明代,国家制度成熟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院。新进翰林院的进士,称为『庶吉士』,但并不是每科进士都会选『庶吉士』,即使选『庶吉士』,数量也不确定。

『庶吉士』通常通过考试选拔。最早是由皇帝亲选,后来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负责。其方法大概是:先参考候选人平时所作的诗文,或检阅候选人殿试的试卷,或参考候选人在文学上的名声,再由内阁和吏部共同考核诗和古文各一篇,合格的才能入(翰林)院读『庶吉士』。

『庶吉士』可谓是吃百家饭、由各部门联合培养的:内阁奏请学士等官二员教习,本院(翰林院)仍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隶,刑部给纸札,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饭,内阁按月考试,俟有成效,送吏部铨注,本院并除各衙门职事。

大意是:内阁请老师教学、并按月考核,翰林院提供场地,户部出灯油钱,兵部出勤杂人员,刑部出纸张费用,工部提供宿舍房屋,顺天府提供笔墨,光禄寺提供饮食;等培养成材后,由吏部登记在案,授以翰林院或其他衙门的职务。

按前文所说,『庶吉士』毕业后,一般优异者留翰林院,不尽人意者,改派其他部门任职。一般在明代,入翰林院通常是入阁(为相)的必要条件。

因此,皇帝对『庶吉士』的期望很深,希望他们『积学以待问、蓄德以充位』;如何做到呢?无他,只能是苦熬时间。熬多久呢?近则四五年,远则七八年,而且未必能够成材。

对意志不坚定的来说,浑水摸鱼就成了日常生活。因为清闲,当时的人称『翰林』翰林是『玉堂仙』。

二、清代

到了清代,『翰林』基本上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按清代的《皇朝通典》,:

国史图籍、制诰文章之事;(编纂官方书籍、撰写政府文告等)

南书房侍直;(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帮皇帝起草诏令、陪皇帝吟诗助兴等)

上书房教习;(在上书房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

遇祭告郊庙、神祗,拟『上祝文』、『上徽号』;(祭告祖先或神祗的时候,帮着起草祝辞和草拟徽号——美称,供皇帝选择)

册立、册封,则拟上册文、宝文;(册立皇后、册封妃子等时,起草册文和宝文供皇帝选择)

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词以进;(起草文武官员的碑文和祭文,供皇帝选择

修辑诸书,则以掌院学士充总裁官,读讲学士以下充纂修官;(修辑诸书属分内之事,按在翰林院的职位划分职责)

值省考官及提督学政、磨勘乡、会试卷;(充当乡试的主考官、督察各地的学政、复核乡试会试的试卷等)

而按《大清会典》,『翰林院』的职责会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必过多计较。

从以上可大致看出,『翰林』其实没有太多的权力,唯一的好处是有较多的机会出现在大领导(皇帝)眼前,留个好印象,便于以后好加官。

至于,大概是(附属官员不计入内):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状元授)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榜眼和探花授、二甲进士散馆以后补授)

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三甲进士庶吉士散馆后补授)

殿试之后,对新科进士再试以论、诏、奏、议、诗、赋,录其佳者。就是从进士中考试选择文笔好、会写文章的人进翰林院。

新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同样称为『庶吉士』,不能任职,要继续入馆,选择学习满文或汉文书籍;一般由大臣中选二人负责,由翰林院侍读、侍讲等教习功课,每月测试。期满三年,由教习疏请散馆(毕业),试以诗赋,由皇帝亲自评定甲、乙等。留下的,按情况授职;其余,则授以主事、知县等职。

大名鼎鼎的纪昀(纪晓岚),是乾隆十九年的进士,入翰林院做了庶吉士,散馆以后,授 翰林院编修,后来才开始他的官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