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民间故事之兄弟情

作者:中国民间故事大全

明朝成化年间,京城,有一个名捕,姓罗名起,此人不但武艺高强,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嫉恶如仇,刚直不阿,自入宫门十余载来,破了不少大案要案,后被朝廷封为京城第一名捕。罗起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台燕山,是安徽濮阳的知府,两个人交往多年,情同手足。

有一年元宵佳节,恰逢罗起老母70岁寿辰,台燕山,于是备下了厚礼,进京来为罗母祝寿。罗起母亲见台燕山知书达理,气度不凡,一时高兴就说道,你与罗起年岁相当,又交情甚好,不如结拜兄弟。我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儿子,罗起是个孝子。一听母亲开口,加之自己早有此意,忙一口答应了,台燕山也欣然应允。于是两个人当即以血酒为誓,上有天地,下有七十老母,我罗起,台燕山,愿结拜为兄弟,台燕山年长一岁,为兄,罗起为弟,两人不能同生,但愿共死,如有违誓言。当天诸地灭。然后两个人又拜起了罗母,从此结成了兄弟。

罗起,有一个儿子叫罗应,自幼随父习武,功夫了得。罗应到了15岁那年,罗起修书一封交给罗应说道,你明日带子信到安徽阜阳去找你的台伯伯。他是三名进士出身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你上他家住上三年,学些文理知识,回来也好,报效国家,有所作为。罗应听从父命,第二天便收拾好行李,带着书信投靠台燕山去了。

罗应去了安徽的第二年,河南、河北两省突遇百年罕见的旱灾,两地草木不生,田地颗粒无收。数百万灾民呼天喊地,悲鸿遍野,朝廷忙下令各地紧急筹集钱粮运往灾区。台燕山接到上峰的命令,不敢怠慢,也急忙在自己辖区之内筹集到千两黄金,运往河南河北赈灾。可是这千两黄金的赈灾款刚一运出阜阳境内便遇上了一个蒙面的劫匪。那个蒙面劫匪功夫十分了得,只是飕飕几剑,便将押送赈灾款的几个公差送上了西天,然后带走了赈灾款,去向不明。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惊,当即派罗起负责调查此案,并限期三个月一定要破案,案情如火,刻不容缓。当天下午,罗起便带着十几个精干的捕快,连夜快马加鞭赶往安徽,台燕山和罗应早就在客厅里等他了,两个人心事重重的样子,一见罗起下马进来,罗应立即上前跪在地上。孩儿见过爹爹,罗起扶起儿子,只见两年不见,罗应英姿飒爽,举止文雅大方,早已是今非昔比了。深感欣慰的同时,便谢谢台燕山说道,应儿多亏大哥教育有方,才有今日的气候呀。台燕山面有愧色说道,兄弟,你这话就有些见外了,难道你罗起的儿子不就是我台燕山的儿子一样吗?

因为有重任在身,所以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便将话题转入到案情之上。罗起说道,大哥呀,不知上次劫案中可有幸存的公差,台燕山愁眉不展,半晌说道,这劫匪功夫了得,所有公差无一人幸免于难。罗起思存良久,突然说道,这劫匪当中想必有公差认识的人吧,否则他求的只是钱财,为什么要杀人灭口呢?台燕山闻言不敢说话了,转眼间已经过了两个月了。期间,罗起带着罗应四处走访调查案情,但是始终没有丝毫的线索。所以两个月过去了,案情依然是扑朔迷离,一无所获。眼看限期将至,罗起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一日途经一个小镇,天色已晚,罗起等人索性找到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入夜,众人都睡着了。而罗起因为案子未破,牵肠挂肚,难以入眠。于是推开房门,一个人在院子里散起步来,外边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本该是约三朋两友之间,月下对弈,饮酒或者吟诗作对的好景致。可是罗起却丝毫没有那份闲心在院中转了一圈。罗起见儿子罗应的房中亮着灯,于是信步走了过去,推门而入,房中一片狼藉,有一个桌子,桌上有残羹剩饭,罗应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看来他也是因为案子忧烦而喝醉了酒。罗起陡然一阵感动,他将儿子扶上床,帮他脱了鞋子,盖好被子,苦笑一声,正要转身离去。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罗应在睡梦之中喃喃自语说道,其实,其实我不想去做劫匪的,都是台伯伯让我做的,我也并不想杀你们的,爹,我对不起你。对一听此言,罗起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天哪,自己敬重的兄长和疼爱的儿子,莫非是这次劫案的凶手,这是真的吗?

想到此,罗起不禁怒火攻心,哇的一声吐出血来,罗应一惊,立刻醒过来,见到父亲正怒目而视的在盯着自己,知道可能是酒后失言,被父亲听到了,心里一虚,忙跪在地上,将事情的原原本本都讲了出来。原来台燕山见任期将满,自己依然是两袖清风。想到离任之后,凭那一点朝廷的俸禄,实在是难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于是一时见财起意,唆使艺高胆大的罗应,将那千两赈灾黄金给劫了,罗起闻言良久沉默不言,然后叫来手下捕快,将罗应绑了,连夜押往阜阳府台燕山见此情景,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当即羞愧难当,泪水纵横说道,贤弟呀。这都怪大哥一时糊涂,做错了事,害得自己不说,还毁了你和应儿的一生清明和前程,我现在悔之晚矣。此事都是我一手造成的,怪不得应儿,希望你别怪他,就将我一人押解进京交差吧,只是我死后,家中妻小全靠贤弟照料了。

罗奇转过脸去,一行清泪潸然而入,然后他挥挥手,令手下人将台燕山的五品官帽摘掉,上了枷锁。和罗应一起装进囚车,押往京城。事情传开,天下皆惊,秋后,朝廷以坚守自道及杀人罪,判处台燕山刀斧之行。鉴于被劫钱财已经追回,加之罗应年少初犯,故朝廷对他法外施恩,从轻发落,将他杖刑100发配到新疆充军十年。台燕山出展那一天,围观的人人山人海。罗起安置好家中老母和台燕山的家脚带着两壶好酒来到了刑场。罗起含泪递给台燕山一壶酒,说,大哥,你怪小弟吗?台燕山含泪苦笑道,怎么能怪你呢?要怪只能怪大哥自己。贤弟,你今日能来为我送行,我已经知足了。咱们喝酒,顷刻,两人壶中酒尽,罗起苦笑道,大哥,你可曾记得,当日咱们兄弟结拜时的誓言吗?记得台燕山悲喜道。不过大哥只是比你先行一步而已,你不必当真。罗起凄然道,大哥,你一个人在黄泉路上起不寂寞呀,小弟愿陪你一起同行。说罢,他突然拔出腰间的宝刀,在脖子上一抹字。完了台燕山一把扶起罗起疯了一般的仰天凄笑道,哈哈哈哈。老天真是待我台某不薄啊,让我平生有此亦友,贤弟慢行。大哥陪你来也。说完他也咬舌自尽了。此后,京城连降三天的暴雨。

有人说,这是上天在为一段奇情落泪,也有人说是老天爷为一代名捕,惋惜,这真是,赈灾,重金去不明,义兄爱子,把世行,法场共赴黄泉路,苍天可见,兄弟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