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恨水:被调包的新娘,离家出走的新郎,成就了民国第一写手

作者:这位主

1913年腊月,张恨水的家乡安徽潜山,一场婚礼正在张家院落里举行,新郎是18岁的张心远,也就是后来的张恨水。

夜幕降临,经过白天婚礼的喧闹之后,满怀期待的张心远进入洞房,可是很快,他就从洞房里迅速地跑了出来,然后独自一人发疯一般向后山坡跑去,之后就在那里一直呆坐了半宿。

而让张心远一见之下就跑出洞房的新娘,此时仍然规规矩矩地坐在洞房之中,听凭外面人声嘈杂,身边却空无一人。

张恨水:被调包的新娘,离家出走的新郎,成就了民国第一写手

青年时期的张恨水,网络图

一、 也算门当户对

新娘名叫徐大毛,她的父亲是潜山当地的私塾先生,祖上曾经是官宦人家,不过如今家道中落,今非昔比。

这一点徐家和张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张心远的祖父曾经做过参将,父亲做过税务官,家庭条件原本不错,不过去年张心远的父亲张钰去世,现在家里全靠母亲操持。

父亲的去世让长子张心远的责任一下子就重大起来:他既要考虑养家,照顾母亲和弟妹,还要考虑传宗接代的重任,所以当母亲为他张罗婚事时,他只能暂时放下学业,勉强答应下来。

可是让张心远没想到的是,这位被抬进家门的徐大毛不仅长相平常,更为他不能接受的是,这根本就不是自己当初相看的那位姑娘!

虽然那时候的婚嫁全凭媒妁之言,男方和女方大多数在婚前都没有见过面,但是张心远却是个例外:在母亲为他张罗结婚对象之前,他曾经提出过要亲眼看看女方的模样。

张恨水:被调包的新娘,离家出走的新郎,成就了民国第一写手

张恨水作品《金粉世家》剧照,网络图

媒婆对这样的请求当即一口答应下来,然后张心远和他的母亲就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位面貌清秀、身材挺拔的姑娘。

张心远很早就开始读古典小说,虽然18岁时他还没有恋爱经验,但是对于未来的妻子仍然有着自己美好的想象。看到眼前这个清纯美丽的姑娘后,他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是,让张家母子没想到的是,相看时那位美丽的女子,在入洞房时居然被换成了相貌完全不同的徐大毛!

是当初他们看错了,还是压根儿就是新娘被调了包?张恨水掀开新娘盖头的一刹那,看着眼前相貌平常、身材矮胖的徐大毛,既感到震惊,又感到屈辱和愤怒!

一怒之下,他冲出洞房,在家附近的后山上呆坐了半宿。

二、 离家出走的新郎

然而,不管张心远的心情如何,新娘已经抬进了门,如果再退亲或者到徐家去闹,都是很让人觉得丢脸的一件事。在母亲的恳求和劝解下,张心远只好忍下了这口气,勉强接受了徐大毛成为自己妻子的这个事实。

张恨水:被调包的新娘,离家出走的新郎,成就了民国第一写手

张恨水和妻子徐文淑,网络图

自幼饱读诗书,擅长表达,张心远的一腔苦闷自然可以通过文字排解出来。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月圆之夕,清光从桂隙中射上纸窗,家人尽睡,予常灭灯独坐窗下至深夜。”这是他在散文《桂窗之夜》中对自己当时状况的描述。

独坐窗下的青年文人看着疏疏密密的桂花树影,看着洒进窗子的清冷月光,陪伴他的是桌子上一本又一本的线装古书。

和那位并不中意的新娘相比,他宁愿与这些古书相伴。

那位新娘此时孤零零地坐在新房之中,会做什么?她又会想些什么呢?她会后悔就这样进了张家大门吗?

张心远并不关心这些,他只知道,这样的日子他是过不下去的。

于是就只有走,走得远远的,走到再也看不到自己妻子的地方去。

第二年春天,张心远就离开家乡,到汉口去投靠自己的一位亲戚,既是为了谋生,也是为了逃避。

张恨水:被调包的新娘,离家出走的新郎,成就了民国第一写手

张恨水代表作品,网络图

刚进门不久的徐大毛被冷落在家,整天和自己的婆婆和小姑子为伴。

好在徐大毛虽然相貌平常,但是为人善良,温柔贤惠,对张心远在新婚之夜的逃跑、之后无情地离开,她都没有耿耿于怀,而是尽心地孝敬婆婆,善待小姑子和小叔子,完全是一位贤惠小媳妇的模样。

不久,在小姑子的建议下,徐大毛改名为徐文淑。

此时的张心远在亲戚的帮助下,开始了在报馆的职业生涯,他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张恨水,“恨水”一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诗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时,他当然不知道,“张恨水”这个名字,居然会火了四十余年,他凭借自己手中这一支笔,坚持不懈地写下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不仅成就了“民国第一写手”的大名,同时还靠稿酬养活了3位妻子和13个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