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流亡十九年,对重耳礼遇的有翟国国君、、、、,还有曹国大夫。其中秦穆公三次帮助重耳,第一次被重耳拒绝。对重耳无礼的有:、、。
晋文公重耳继位之后,是怎么对待这些曾经对他有恩的诸侯和大夫以及那些对他无礼的诸侯的呢?

晋文公
一,救援宋国,攻打卫国。
十九年,就是公元前433年,楚成王联合郑国、陈国、蔡国、许国,侵伐宋国,包围宋国缗邑,急忙派司马向晋国求救。晋国大将认为宋国对晋文公有恩,而且也是以救灾恤患之名,取威定伯的好时机。晋文公听取先轸的意见,决定派兵救援宋国。
宋国和楚国对晋文公都有恩,所以,晋文公决定先攻打依附楚国的卫国和曹国。因为卫国和曹国国君对晋文公很不礼貌,晋文公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这一次要好好发泄。
周襄王二十年春天(前632),晋文公听取元帅和大将先轸的建议,以攻打曹国为名,借道卫国,迅速到达卫国国境。已经过世,他的儿子不肯给晋文公借道。晋文公派先轸和迅速攻下卫国的五鹿。这时,元帅郤穀病重,他临死前建议晋文公派遣使者和齐国、秦国结盟通好,晋文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郤穀死后,晋文公升任先轸为元帅。
卫成公见五鹿被晋军占领,急忙派使者向晋文公求和,晋文公不同意,还准备进攻卫国都城楚丘。卫成公吓得逃离楚丘,躲到卫国的襄牛,让弟弟暂摄国政。
卫成公后来差点被晋文公派太医毒杀,多亏卫国大夫机智化解,卫成公才活着回国。这事说来话长,在这里就不多说。
二,攻打曹国,活捉曹共公,报答曹国大夫僖负羁。
晋文公见卫成公出逃,听取先轸的意见,攻打曹国。先轸足智多谋,晋军兵多将广,曹国很快就被晋军打败,曹共公被魏犫活捉,曹国的谋臣被晋国大将斩杀,曹国三百多位大夫被晋文公下令诛杀,并且抄没他们的家产,犒赏晋国军士。
晋文公关押曹共公很久,直到后来晋文公生病,才放曹共公回国。
晋文公下令不能惊动曹国大夫僖负羁,有侵犯僖负羁家的一草一木的就斩首。偏偏最有功劳的大将魏犫和颠颉不服气,跑到僖负羁家里去放火烧杀,僖负羁的妻儿幸存,僖负羁被派来的军士救起,见到晋文公之后就死了。晋文公厚葬僖负羁,把还在母亲怀中的僖负羁的儿子,拜为大夫,厚赠金帛,送他们母子回乡。僖负羁的儿子长大后仍然在曹国为大夫。
魏犫和颠颉公然违抗晋文公的军令,跟晋文公的恩人过不去,晋文公非常生气,虽然他们都有大功,但晋文公还是饶不过他们,杀了颠颉,在赵衰的再三求情下,把放火反而被火烧而且又摔成重伤的魏犫革职,留下魏犫一条命。
三,和楚国军队交战,退避三舍,放楚将生还,最后又和楚国讲和。
楚成王
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还是不可避免地交锋。知道晋国将士的厉害,命令大将从宋国撤军,成得臣不同意,一定要和晋国军队决一死战,失败甘伏军法。楚成王只好让成得臣进军。成得臣步步紧逼,晋文公兑现诺言,让晋国军队退避三舍,退到卫国城濮。齐国派大将,秦穆公派次子,各率领军队帮助晋国,郑国、陈国、蔡国许国四国军队,跟随楚国军队,双方在城濮激烈交战。晋国军队在先轸的指挥下,大败楚国军队。楚国大将、、、等突出重围,仓惶逃窜。晋文公看在楚成王曾经恩待他的份上,没有把楚国大将们赶尽杀绝,而是让埋伏在楚军的归路——空桑的魏犫,放楚将回国。
只是成得臣有言在先,如果失败甘当军令。成得臣、斗宜申、斗勃、斗越椒等自己把自己囚禁在连谷,让成得臣十五岁的儿子带领残军回报楚成王,等待楚成王的命令。楚成王一气之下,让他们伏军法,成得臣自杀,斗宜申自杀未遂,斗勃、斗越椒还没有来得及自杀,刚好楚成王派人通知他们败将免死,让他们回国,所以只有成得臣死了。
晋国军队获得战争的大胜,秦国大将小子慭和齐国大将国归父各自率领本国军马回国,晋文公把缴获的物资分出一半让他们带回去。
后来,楚成王看见晋国强大,派使者向晋文公请求讲和,晋文公念楚成王曾经的恩德,同意和楚国讲和。
四,攻打郑国。
晋军打败楚军,郑文公急忙派使者向晋文公请求讲和,晋文公同意了。
当时,听闻晋文公打败楚国军队,也非常高兴,策命晋文公为方伯,赐给他很多名贵物品,册封晋文公为盟主,赐予晋文公专有的征伐之权。在诸侯盟会上,晋文公执牛耳,和各诸侯歃血为盟。
郑文公看见晋文公关押曾经对他无礼的曹共公和卫成公,他也曾对晋文公无礼,在晋文公流亡时,没有搭理重耳,所以,郑文公很害怕,他一边臣服晋国,一边暗中和楚国来往,郑文公还想依附楚国。
晋文公本来对郑文公就很恼火,听闻郑文公暗中和楚国来往,非常生气,加上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各方的咽喉地带,所以晋文公听取先轸的意见,攻打郑国。
因为秦穆公曾经和晋文公约定:“将来如果有军旅之事,秦国出兵,晋国必定相助,晋国出兵,秦国必定相助,彼此同心协力,不得坐视。”
所以,晋文公攻打郑国,通知了秦穆公,秦穆公也率领谋臣和大将,副将、、等,率领车乘两百,一起攻打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
郑文公派年过七十的说服秦穆公退兵,秦穆公被烛武说动心思,不听百里奚的劝告,悄悄退兵。从此,秦国和晋国的友好关系破裂,所以才有后来的晋秦崤山大战等战事。
郑文公的儿子出奔到晋国,深受晋文公的喜爱。郑文公答应晋文公立公子兰为世子,并且献出谋臣。叔詹一番慷慨陈词,使得晋文公没有杀他。郑文公立公子兰为世子之后,晋文公才退兵。公子兰就是后来的。
结束语:晋文公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丝毫不含糊。
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