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拟6.67亿元采购光伏硅片,半个月股价涨超50%,金刚玻璃再领深交所关注函

作者:财经网

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因披露拟斥资6.67亿元采购超7000万片光伏硅片,11月19日,金刚玻璃(300093.SZ)再度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宣布重启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后,账面资金并不宽裕的金刚玻璃就曾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公司就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收入测算依据等做出进一步说明。

尽管公司的光伏业务暂时未见起色,但蹭上光伏概念后,金刚玻璃的股价一路飙升。截至11月19日收盘,金刚玻璃报收38.18元/股,下跌1.47%,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27.69%。

逾6.67亿采购光伏硅片遭监管质疑

11月18日,金刚玻璃披露《关于子公司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称,2022年1月起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吴江金刚”)拟向环欧国际采购不少于7010万片N型G12光伏单晶硅片,预计金额总计为6.67亿元,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

根据公告,环欧国际系“硅片双雄”之一中环股份(002129.SZ)的全资孙公司。金刚玻璃表示,本次签订采购合同的交易双方具备履约能力,该合同的签订为公司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的产能规划落地及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金刚玻璃主要从事各类高科技特种玻璃、防火玻璃系统、防爆玻璃系统、防火门窗及耐火节能窗的研制、开发、生产。2010年上市之初,金刚玻璃便在光伏产业有所布局,曾计划投入6515万元募集资金用于“4兆瓦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生产线项目”。 不过,在短暂经营两年后,2013年,因销售不及预期,金刚玻璃便停止了光伏电池片的生产。

伴随着光伏产业发展日益火热,去年净利润亏损1.31亿元的金刚玻璃,决定再次进军光伏市场。

6月28日,金刚玻璃公告称,公司拟恢复原有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业务,以子公司吴江金刚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为8.32亿元,投资建设周期为8个月,达产期内预计可实现年均净利润1.2亿元。

对于此次金刚玻璃拟以6.67亿元采购光伏硅片的事项,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该项目建设具体进展,并结合公司披露的项目盈利预测,测算2022年度该项目对N型G12光伏单晶硅片的使用需求,说明与本次预计采购数量是否匹配。

与此同时,深交所要求金刚玻璃补充披露交易对手方环欧国际的履约能力分析,说明其是否从事N型G12光伏单晶硅片生产业务,如否,请详细说明其是否具备稳定的N型G12光伏单晶硅片供货来源。

现金支出情况是否匹配项目投产计划?

除了硅片使用需求与交易方的履约能力引起监管层的注意,深交所也着重提及了金刚玻璃的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的进展情况。

根据金刚玻璃6月末的规划,“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额为8.3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7.56亿元,包括建筑工程费1.24亿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09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6.15亿元。

然而,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3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35%;在建工程账面价值0.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9.99%;2021年前三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0.3亿元。均与项目规划中的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出入。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该项目建设进度,详细说明公司第三季度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变动情况,前三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现金支出情况是否合理匹配该项目投产计划。

另外,截至报告期末,金刚玻璃应付票据账面价值1.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82%。深交所据此要求公司结合主营业务变化情况、对供应商付款安排情况、应付票据到期兑付时间等,说明应付票据金额较上年末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前五大应付票据开票方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公司是否存在逾期未支付的款项及原因。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金刚玻璃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39.35%;归母净利润仅151.51万元。另外,金刚玻璃短期内的资金状况也相对紧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01亿元,尚不能覆盖其2.25亿元的短期借款。

虽然业绩不佳,但自从宣布回归光伏领域后,金刚玻璃股价扶摇直上,从年初最低6.96元/股涨至11月18日最高32.04元/股。

深交所亦在监管函中指出,10月29日至2021年11月18日,公司价累计涨幅达50.07%,要求公司结合近期行业情况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说明公司股价近期涨幅与基本面是否匹配;公司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是否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情形,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股价炒作情形。

李璐/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