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朝韩侂胄半朝史弥远,宋宁宗赵括功过论(下)

作者:罗布泊的小不懂

前两回说到了宋宁宗在位前半段,主战派韩侂胄朝廷专权,宋败于金割地求和,本章就来说一说宋宁宗后半段的朝廷纷争。

半朝韩侂胄半朝史弥远,宋宁宗赵括功过论(下)

南宋地图

在宋金大战期间,朝廷里也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庆元六年(1200年)韩侂胄的侄孙女韩皇后去世,欲立杨氏(杨次山的妹妹,颇有心计之人)为后,韩坚决反对,然宁宗心意已决,排众议立之。如此,杨皇后和韩侂胄的梁子结下了。史弥远是时任礼部侍郎,与杨次山一样是朝中投降派的主要代表。有了杨皇后的支持,史弥远权位迅速升迁,与此相对的是韩侂胄朝中势力日渐削弱。

宋金大战期间,韩专注战伐,史的政治野心也逐步滋长。史逐渐掌权后数次教唆杨皇后等人罢免韩丞相,甚至不惜蛊惑宋宁宗嗣子,向宋宁宗上奏“侂胄再启兵端,将不利于社稷。”。多次挑唆未果,竟伪造密旨,命禁军在韩上朝时将其截杀于玉津园夹墙内。如此军政大权全归杨皇后和史弥远,史此时只是礼部尚书,但已手握实权,嘉定元年(1208年)升至右丞相。

半朝韩侂胄半朝史弥远,宋宁宗赵括功过论(下)

韩侂胄

与韩侂胄截然相反,史弥远是个彻头彻尾的主和派。为迎合其求对金屈膝妥协的政策,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三月,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韩侂胄被杀以后,史弥远无耻的以之为向金朝求和的砝码,经过一系列的谈判,韩侂胄的首级被送往金朝示众,同年九月签订了南宋最屈辱的“嘉定和议”。此举引起朝野极度不满,然此时的宋宁宗已经心灰意冷,“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宋宁宗如此说到。

史弥远独断专行、权倾朝野,相比秦桧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两朝擅权共二十六年,独相宋宁宗赵扩十七年。若只是因其求和政策也定然不会被世人所唾弃。为相期间还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史居相位之时不光控制了朝野的言语,甚至对皇室的动向都了若指掌,相传史买通善于琴艺的美人进献给太子赵竑,意欲刺探太子的言行举止。赵竑曾指海南岛的地图说:“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赵竑私底下称呼史弥远为“新恩”,意思是史弥远将来应该被发配至新州、恩州等地去。听到此言论史弥远大为震惊,一心密谋废除太子。

半朝韩侂胄半朝史弥远,宋宁宗赵括功过论(下)

史弥远

嘉定六年(1213年)八月,金国内乱,次年通报宋国将要迁都南京以避蒙古追兵,朝中众臣认为金国已经疲于应对了,朝廷应当借此机会停止每年给金国上贡的银子。史弥远不想影响其权位一直都持反对意见。迫于朝野呼声,宋终于在1215年二月向金国提出减岁币为二十万的要求。此时的金国仍然没有把南宋放在眼里,直接拒绝了南宋的要求。南宋也不示弱,决定停交岁币,金宣宗看到南宋如此强硬,遂决定发兵攻宋,以迫使南宋让步。于是从嘉定十年(1217年)至嘉定十五年(1222年),金国连续三次发起大规模的侵宋战争。此时的金军因连年征战国力损耗,败多胜少,南侵的金军全部被宋军打退到淮河以北。按理宋军完全可以乘机发兵北上,收复中原。但史弥远担心万一失利,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遂选择跟金和平相处。

两年之后的1224年八月,宋宁宗去世,史弥远找到最终的机会通过威逼利诱杨皇后等一些列手段顺利的让赵昀(宋理宗)篡位成功(故事很长,有机会再说)。

纵观宋宁宗在位三十余年,总结一句话就是前期优秀,中期尚可,后期昏庸。前期即位能把持住动荡的朝局,足以证明宁宗处事能力优越,且此时期国力发展,南宋人口达到鼎盛,实属不易;中期是韩侂胄当权之时,宁宗虽有收复失地之心,但在选人用人之上也有失偏颇,这对抗金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庆元党禁更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遭受的一场浩劫;而后期史弥远的专权对宋的影响更是巨大,明明有机会收复失地却毫无作为,甚至连立新帝的大事都不能自己掌控,足以证明宁宗后期的昏庸。

半朝韩侂胄半朝史弥远,宋宁宗赵括功过论(下)

宋宁宗

为帝者能听多方之言是宁宗所长,然而缺乏己见,不能把控朝廷,使得自己任期内殿堂两度被被家之言所垄断,此乃宁宗之过了。

宁宗功过论三章全部结束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