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导演请指教》钱宁黄对战蔡康永,都是戏中戏,到底谁更胜一筹

作者:马庆云

11月20日晚间,《导演请指教》第3期下集上线。在这一期当中,钱宁黄导演的《奥斯卡最佳短片》对战蔡康永导演的《罗密欧还活着》。最终,蔡康永的作品综合上座率更高,获得胜出。两部短片,都是典型的戏中戏,放在一起对比,倒是有节目组的用心在里边。而两部短片,到底好在哪里,坏在何处,谁更胜一筹呢?我们不妨分别聊聊。

《导演请指教》钱宁黄对战蔡康永,都是戏中戏,到底谁更胜一筹

先说钱宁黄导演的《奥斯卡最佳短片》。这个短片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导演参加《导演请指教》的综艺节目,一开始,综艺那边说不干预创作,后来又让导演改编《小时代》,导演没办法,找到黄明昊。演员黄明昊则建议拍摄科幻版本的《小时代》。稍后,在片场当中,因为演员要求泼汽油,结果造成大火,片场尽毁。结局则是导演表示无奈,只能拿一些现场素材,拼凑出了一个如是的短片。

这是比较典型的戏中戏路数。一个故事内容,套出了不少层的戏。这个短片要想好看的最大前提是:求真,求真到让观众明知道这是假的还要以为这就是真的。因为这个短片的最后一层戏,是作品和观众共同完成的,只有建立了这种真实感,这层戏,才能成立。而这个短片要求真的最重要一点,便是钱宁黄导演必须要自己出演才行,换别的演员饰演导演这个角色,这个短片,立马就假了,最后一层戏,就不成立了。

《导演请指教》钱宁黄对战蔡康永,都是戏中戏,到底谁更胜一筹

《奥斯卡最佳短片》在拍摄的时候,因为钱宁黄的台词水平不过关,最终只能找演员去替代这个角色。这是最大的失败。钱宁黄最早的预期是,伪纪录片的形式。伪纪录片基本上都是戏中戏原则,最终一层戏,需要作品和观众共同建立才行,“伪”和“纪录片的真”才能形成趣味性。钱宁黄找演员饰演自己,最后一层戏立马就消失殆尽了。所以,再基于成片谈艺术,就没多大意思了。

再说蔡康永导演的《罗密欧还活着》。这种打着京剧(戏曲)旗号进行戏中戏套弄的作品,我这些年,看了不下几十部了。这个路数之下,我觉得做的最好的,应该是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后来,那个《青衣》还拍摄成了影视剧,就差很多了,不如原著小说精简有力量。当然,《青衣》的这种创作路数,也不新鲜,百年前的小说家们,也都用过。因为这类路数,我看了不下几十部了,所以再看蔡康永的《罗密欧还活着》,就会觉得太落伍,太低端。

《导演请指教》钱宁黄对战蔡康永,都是戏中戏,到底谁更胜一筹

蔡康永的这个短片,戏中戏的路数,非常简单。戏里边,唱的是京剧选段。戏外边,是三位演员的情感故事。这个短片的底子是什么呢?是老师父和女弟子的婚姻、乃至于爱情。蔡康永作品放完了之后,还非得问人家李诚儒怎么看。李诚儒其实没客气,直接指出了这部短片最大的症结:这种老师父和女徒弟的爱情、婚姻混乱状态,就不是弘扬京剧。舞台上狂吹蔡康永的那群人,其实就是在制造一个蔡康永式的大泡沫,李诚儒“坏啊”,一句话,像细针一样,噗,把泡沫扎碎了,稀巴烂。

所有的戏中戏,最终都是要为核心情感服务的。戏中戏高级与否,最终要看核心情感是否高级。其次,要看戏中戏的各个层次,与核心情感的关联系,是否紧密,是否有效。蔡康永的这个短片,核心情感是老师父和年轻女弟子的婚姻、爱情,这不仅是不高级,而且是违背了传统京剧道德伦理的。您见哪位师父娶过自己的女弟子?不仅在京剧圈子当中,在哪个职业圈子当中这么干,都是要接受道德问责的啊。所以蔡康永的这出戏,技法上陈旧,核心情感上也不澄净。

《导演请指教》钱宁黄对战蔡康永,都是戏中戏,到底谁更胜一筹

重新看钱宁黄导演的那个短片,核心情感则是可取的,讲的是导演内心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最终酿成后现代的荒诞剧。但是,短片的戏中戏的各个环节,与核心情感的紧密度不够,有效度也不够。原因,我在前边已经讲了。这样的短片,必须要钱宁黄自己演自己,才能实现基础性的效果。自己演自己,就是要去与核心情感建立这种紧密度和有效度。紧密度和有效度要是少了,或者没有了,就成了喊口号了,意思也不大。

基于这些认知,我觉得钱宁黄的短片,要比老气横秋的蔡康永短片,强不少。可能,老蔡能够胜出,是基于自己这么多年做综艺的观众缘吧。(文/马庆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