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汲取精神之源伟力,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

作者:光明网

作者:姜建勋(浙江省衢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树高千丈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深刻回望和总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32字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明晰了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奏响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的最强音。

为有源头活水来:伟大建党精神穿透百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提供了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伟大的精神史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其中的光辉篇章。谱系中的各种精神交相辉映呈现不同,却同根同源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之源”。滋生萌芽于救国救民的不懈探索、茁壮成长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成熟发展于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生动实践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空结合不同时代主题、凸显不同时代特征,融合不同对象主体、贯通不同事件形态,丰富了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精神样本,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更加立体丰富、生生不息。因为有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不竭“源泉”,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奔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革命”这一时代主题,充分彰显“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时代特征,在完成开天辟地建国大业中激发时代回响,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追求。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这一时代主题,充分彰显“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时代特征,在完成改天换地兴国大业中激发时代回响,产生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展示了“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情壮志。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改革”这一时代主题,充分彰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时代特征,在完成翻天覆地富国大业中激发时代回响,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谱写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复兴”这一时代主题,充分彰显“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时代特征,在推进惊天动地强国大业中激发时代回响,涌现出了“三牛”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演绎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时代篇章。

千锤百炼出真金:伟大建党精神贯通时空,锤炼锻造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世界其他政党的伟大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以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让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更加彰显。

这一政治品格,展现了百年大党风雨不改的坚定性。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我们党信念如磐勇毅前行,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出了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回望百年征程,对信仰、对道路、对初心的坚定如一,正是我们党历万千挫折而不断奋起、经百般苦难而淬铁成钢的根本所在。

这一政治品格,展现了百年大党初心不变的人民性。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一百年来,我们党能够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本就在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白手起家的建设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我们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带领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一个个难关,化解一个个风险,击垮一个个敌人,彰显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伟力。回望百年征程,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矢志不渝以人民为中心,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党的遗传密码和精神基因。

这一政治品格,展现了百年大党百折不挠的斗争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无一不是通过艰辛斗争得来的。我们坚持斗争,浴血奋战28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敢于斗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善于斗争,面对一次次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环境,坚决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举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决斗争、敢于胜利,赢得了世界瞩目和尊重。回望百年征程,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畏任何强大敌人的英雄气概,坚持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气质。

这一政治品格,展现了百年大党实事求是的实践性。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基本方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从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拿来借鉴。所有的路子、选择和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立足实际、脚踏实地、遵循规律的不懈探索奋斗。百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只要脱离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成就和所经历的一切挫折曲折,根本上都取决于是否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是否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要求。

这一政治品格,展现了百年大党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与时代同步、勇立潮头,才能更好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时代弄潮儿。一百年前,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与世界对话,迎来了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建党实践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我们党自觉顺应历史变化,坚持基本原理和最新成果相贯通,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吸收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敢为人先的生动实践。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一以贯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担当。回望百年征程,顺应历史潮流、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走在时代前列,正是我们党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和自信。

手把红旗旗不湿:伟大建党精神光照未来,引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路上争取创造更大光荣,为中华民族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了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尤其需要传承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之源”,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续写辉煌。

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要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标识更加醒目。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基因和鲜明标识,从未褪色、历久弥新。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赓续红色基因、擦亮红色标识,以走在前列率先垂范的姿态团结带领人民破浪前行。要初心不改,牢记着党旗下的誓言,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要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要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让中国共产党人的暖色情怀更加鲜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条件如何不同,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原则不能变,一切为了人民的服务宗旨不能变。要努力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要始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出色本领更加凸显。越是伟大事业,越是充满挑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提高本领、善于斗争、勇于胜利,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要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让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要求更加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四个不容易”就是新的赶考路上的新考题。回答好这一考题,交出高分答卷,必须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本色,持续锤炼党性,加强自身建设,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把本色根植在对党绝对忠诚上,坚定理想信仰,牢固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要把本色贯穿于清正廉洁的人格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锻造新时代的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要把本色体现在担当作为的奋斗上,强化敢于担当的政治自觉、责任意识和能力支撑,难关面前敢闯敢试,矛盾面前敢抓敢管,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回望百年,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之源”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信仰,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成就了时代伟业。展望未来,在新的赶考路上破浪前行,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接力奋斗,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复兴之志凝聚磅礴伟力,以伟大实践让“精神之源”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