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典故:龙头

作者:云台

典故:龙头

同源典故:三人一龙 交朋不成龙 成龙让邴 华歆 高名合作龙 龙身 

相关人物:管宁 华歆 邴原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华歆传〉~402~

「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2~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华歆传》曰:「臣松之以为邴根矩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华公;管幼安含德高蹈,又恐弗当为尾。魏略此言未可以定其先后也。」又引洪亮吉《四史发伏》九曰:「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考歆卒于太和五年。魏书云年七十五。宁卒于正始二年,年八十四。是歆长宁一年。邴原之年虽无可考,以时人之称谓及宁传中三人次序度之,原当幼于歆,长于宁也。时人以三人相善而齐名,不当即分优劣,故以年之前后为定。松之乃云原不应后歆,宁复勿当为尾,误矣。」

<col>

典故

简释

龙头

(1).龙之头。《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 潘夫人 ﹞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 亮 。”

(2).源见“三人一龙”。指杰出人物的首领。《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当益友之龙头,处通侯之燕頷。” 唐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诗:“班资冠鷄舌,人品压龙头。”

(3).状元的别称。 唐 黄滔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旧注:“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孙何 、 孙仅 ,学行文辞倾动场屋。 何 既为状元, 王黄州 览 仅 文编,书其后曰:‘明年再就 尧 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后牓 仅 果为第一……﹝ 黄州 ﹞并寄 何 诗曰:‘惟爱君家棣华牓,《登科记》上并龙头。’”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闺闷》:“淡扫眉妆不整,可嘆鸞镜分影,此去龙头独领,断肠鸳帐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浙 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4).如龙形事物的顶端。(1)大山之巅。《吴子·治兵》:“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2)堪舆家语。气脉如龙的山脉之主峰。 唐 张约 《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鑠。”(3)藤萝的末端。 宋 司马光 《和安之喜雨》:“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4)幡竿之顶端。《隋书·沉光传》:“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繫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

(5).《礼记·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龙勺” 汉 郑玄 注:“龙,龙头也。”后因以“龙头”指柄端刻成龙头形的酒勺。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诗》:“龙头费挹酌,犊鼻彊遮蒙。” 元 顾瑛 《三迭前韵》:“剪雪作花云作絮,浪浪酒泻龙头注。”

(6).饰有龙头的琴。 元 张昱 《宫中词》:“宫中无以消长日,自擘龙头十二絃。”

(7).龙船的船头。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8).榨床上的酒液出口处。取其如龙之吐水。故名。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但促小槽添压石,龙头珠滴夜珊珊。”

(9).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有旋转装置,可以打开或关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前面是自来水龙头和水门汀砌成的水斗。”

(10).帝王的头颅。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聂绀弩 《 * 的最后》:“今天,想不到吧,金瓜武士,御林军,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万岁们自己的龙头要被老百姓给砍下来了。”

(11).近代三合会、哥老会等的首领。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我入了会,龙头就当堂封我为白扇。”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七节:“兴中会会员 华永年 联络 两湖 龙头 杨鸿钧 、 李云彪 等数十人归附兴中会, 杨 李 所开山堂,势力最大。”

(12).自行车的车把。如:他小心翼翼地把住龙头。

(13).火车的机车。如:龙头,就是火车头,人们已沿用成习。

作者

诗句

李贺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罗隐

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黄滔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