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更多Z世代对话鲁迅巴金,读经典还有哪些打开方式

作者:文汇网
当更多Z世代对话鲁迅巴金,读经典还有哪些打开方式

“我们经常讨论‘斜杠青年’,那是否也要鼓励斜杠式文学评论?”今天,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经典大赛在沪启动,一直担任终评委的评论家王纪人认为,年轻人品读文学经典,不妨放下学院式的模式和某种条条框框,要敢于尝试新的视角、视野,“不要就事论事,完全局限于作品本身,可以适当开放一点,将作品放在历史、时代,乃至文学潮流的维度来探讨”。

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自2015年启动,两年一届,获奖者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少数为在校中学生。三届以来获奖作品累计超28万字,总计76篇汇入《2015-2020青年学子品读经典大赛获奖作品集》上线出版。

大赛选择的品读作品多出自131卷《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这套厚重的“文库”精选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267位作家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如鲁迅《好的故事》、郁达夫《迷羊》、沈从文《八骏图》、刘呐鸥《方程式》,许杰《的笃戏》、徐訏《镜子的疯》、钱锺书《猫》等,评委们认为,选择这些相对“冷门”作品供学子品评,也有改变文学史书写造成的对作家代表作刻板印象的意图,“正因过去评论得较少,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

大赛评委之一、评论家周立民谈到,今年篇目里除了鲁迅本人创作之外,还有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冯雪峰《鲁迅的回忆录》、巴金《怀念鲁迅先生》等,从各自不同角度以论文、回忆录、随笔、感想、散文等切入鲁迅先生;还有一个特色是凸显上海这座城市地域特色和文脉的延续,比如不少篇目以上海为背景或题材,如阳翰笙《万家灯火》、于伶《夜上海》、夏衍《上海屋檐下》、穆时英《上海狐步舞》等都是历史上的名篇。

“此外,也适当加重了非虚构创作元素,以散文为主的作品也是新文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如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陆蠡《囚绿记》等。”周立民期待,年轻学子在解读作品时,不仅仅把其视为技术性文本,更应打开自己的思路,跳出既有框框,感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与价值追求。

当更多Z世代对话鲁迅巴金,读经典还有哪些打开方式

“举办品读文学经典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本清源,借用后信息时代的网上阅读方式,推动青年人走近中国近现代文学优秀作家作品,提高审美品味和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王纪人教授评价,往届有些作者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思辨力,往往不局限于就事论事,时见旁征博引,联系作家的生平、所处时代和相关作品,初步做到了"知人论世"。即把一部作品放到一个由时代、文学潮流、作家群体等组成的参照系中去观照、分析和评论,跳出了单一的膜拜仰视,体现了评论的独立品格。

有位一等奖90后获得者曾坦言,初中时网络小说读得多,到了高中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了,于是找中外名著大部头来看,结果收获颇丰。在王纪人看来,阅读经典是打开人生的正确方式,因为它们积淀了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心智和想象力,正如哲人布鲁姆所说,在每部伟大的著作中我们都可以辨识出自己忽视掉的思想;它们以带有陌生感的尊严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文学评论是多样性的,品读大赛提倡探索的,可能是一种新概念,或者是无概念、广概念,没有过于清晰的外延,这样的评论方式,也许更有意义。”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希望大赛能够让广大年轻学子充分发掘文学经典的价值,使经典成为当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当更多Z世代对话鲁迅巴金,读经典还有哪些打开方式

“发出不同的声音,摆脱前人解读的刻板印象,正是青年学子的创造性体现。文学创作及评论需要经典的精神观照和脉络延续,之前几届的热烈反响给了我们信心。第一届参赛者如今已成各条战线的重要力量。如果他们日后继续做文学评论,将对文学意义重大。”在作家孙颙看来,每年都在变化的选目,意在挖掘更多现代文学的优秀篇目,重新挑选擦亮以往因各种原因被埋没的文学经典,让青年学子和更多读者来品读解析,借此契机提升年轻人艺术感受和鉴赏力,再度挖掘发现新文学的魅力。“如果说《萌芽》杂志新概念大赛为创作人才梯队搭建平台,青年学子品读大赛则为文学理论、文学评论的人才成长铺就平台。有了这样两个平台,上海青年文学人才队列相对比较齐整。”

“我们鼓励年轻学生更多接触上海产生的经典作品,以及经典作品里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时期的上海,从而以上海文学本身的文脉和力量来帮助上海这座城市,确定自己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性格。”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作家陈丹燕如是期待。

<<<延伸阅读

品读书目(以作家出生年份为序)

1、 鲁迅:《铸剑》

2、 郭沫若:《屈原》

3、 叶圣陶:《城中》

4、 茅盾:《林家铺子》

5、 郁达夫:《迟桂花》

6、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7、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8、 田汉:《回春之曲》

9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10、夏衍:《上海屋檐下》

11、王任叔:《友谊》

12、沈从文:《丈夫》

13、阳翰笙:《万家灯火》

14、冯雪峰:《鲁迅回忆录》

15、丁玲:《韦护》

16、巴金:《怀念鲁迅先生》

17、艾芜:《芭蕉谷》

18、沙汀:《兽道》

19、施蛰存:《石秀》

20、于伶:《夜上海》

21、陆蠡:《囚绿记》

22、殷夫:《孩儿塔》

23、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24、穆时英:《上海狐步舞》

25、潘柳黛:《退职夫人自传》

书目品读地址https://www.myhuayu.com,华语文学网“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 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25部书目电子版阅读区。

作者:许旸

图片:主办方、许旸 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