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盖世太保-一段恐怖的历史(58)

《The Gestapo:A History of Horror》By Jacques Delarue

盖世太保在法国(1)

对法国人来说,真正的战争开始于1940年5月10日。在此之前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英法两国军队深陷“虚假”战争的泥淖之中。人们开始习惯这种奇怪的静态冲突,大家主要关注的是士兵的漫不经心,他们的收音机和足球比赛,而不是进攻行动。盟军参谋们几个星期前就预料到德国人的进攻,这次进攻让战争变得真实起来。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钢铁风暴正向这个国家袭来。德军进展神速,6月14日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如下公报:鉴于从英吉利海峡到蒙梅迪附近的马其诺防线之间的整个法国前线完全崩溃,法国最高司令部已经放弃了保卫法国首都的初衷。当这份公报被广播的同时,胜利的德国军队正在进入巴黎。

巴黎沦陷了。6月14日凌晨5:30分,冯·屈希勒的第十八军经莱维特门进入巴黎,恰好在荷兰边境发动进攻的36天之后。黎明时分,两支队伍同时向前推进,一队走向艾菲尔铁塔,另一队则走向凯旋门,随后他们升起了纳粹万字旗。中午之前,“大巴黎”的首任指挥官冯·斯图特尼茨将军住进了克里雍大饭店。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似乎每件事都提前准备好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德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巴黎,他们或是就地驻扎,或是穿过城市继续向南进军。

盖世太保-一段恐怖的历史(58)

1940年6月14日,B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在巴黎协和广场检阅部队。

在大部队中有一小群穿着秘密宪兵制服的人,不过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些人只有几辆轻型汽车,身上几乎没带武器,数量不超过20名。然而这种小型秘密单位却是德国警察部队的基础,并且在随后的四年一直在法国实施恐怖统治。

当德国军队进入波兰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对警察突击队的同时到达正式提出了抗议。不过希姆莱已经得到了希特勒的准许,他的警察部队作为战斗部队可与军队同时进入波兰,就像之前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在西方的进攻计划完成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愈加强烈地反对希姆莱在法国遵循同样的程序。党卫队和盖世太保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使一些将军大为震惊(不过他们最终习惯了这些暴行),因此这一次他们的坚定决心让希特勒不得不做出让步。后者答应将军们不会批准任何警察和别动队突击队随军队进入法国,警察的权力被交给了军事管理部门,军队就这样摆脱了希姆莱的控制。

这个决定使希姆莱陷入了困境。他已经意识到,如果军队接手西方被占国家的管理,他的党卫队和警察组织都将面临危险。因此,他不得不建立一个“桥头堡”,以逐步削弱士兵们暂时掌握的权力。

希姆莱命令海德里希立即组建特遣队(独立突击队),与第一批国防军部队同时驻扎在巴黎。这是一个关乎安全和威望的问题,因此海德里希仔细地挑选了执行这一棘手任务的小分队成员,并把人数限定为20人。这支队伍虽小,却足以建成第一个“桥头堡”。为了进入法国,海德里希采取了伪装策略,这20个人都穿着秘密宪兵的制服,并且车辆上都挂着军用牌照,就这样特遣队毫无障碍地到达了巴黎。

6月14日晚,特遣队在卢浮宫酒店落脚。第二天一早,它就开始工作了。其中一名成员拜访了地区官员,要求其提供德国流亡分子和犹太人的档案,以及一定数量的与政治反对派有关的卷宗。

这些人是谁?还有,谁是他们的领导?

为了指挥这支特遣队,海德里希挑选了一位年轻的知识分子,后者曾在芬洛绑架两名英国情报人员的行动中表现不错,他就是赫尔穆特·克诺亨。克诺亨三十岁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和决策能力,他是一流的运动员和大学毕业生,有教养、处事圆滑、举止得体。克诺亨亲自挑选了自己的队伍,只有一人例外,帝国保安总局第四处“盖世太保”处长缪勒坚持让他信任的人-突击队大队领袖伯梅尔堡-作为他的代表。伯梅尔堡是一名职业老警察,其能力众所周知,他是这支队伍中唯一的盖世太保代表。

很明显,特遣队最初是没有执行权的,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盖世太保只在其中扮演顾问的角色。特遣队的其他成员都很年轻,其中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生。比如27岁的哈根,他1934年就加入了党卫队保安处,1940年2月在柏林取得了学位,并从那时起开始涉足新闻业。

盖世太保-一段恐怖的历史(58)

巴黎福煦大街84号原盖世太保总部

除了伯梅尔堡和武装党卫队派来的两人外,队伍的其他成员均由外国党卫队保安处提供,而武装党卫队人员最终将执行“强力任务”。特遣队的所有成员都曾长期从事对外分析工作,自1935年以来,盖世太保和党卫队保安处一直在研究法国的警察部门,关于法国文化、宗教、艺术,尤其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大量文献已经编纂完毕。盖世太保和党卫队保安处的每个部门都被命令详细研究与其自身职能相对应的法国部门。因此,柏林地区的特工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第五区”,换句话说,就是巴黎。

充分的准备工作使盖世太保和党卫队保安处的特工在这片早已熟悉的土地上行动自如,他们了解当地所有的风俗习惯和居民的行为举止,甚至那些重要人物的私生活。1937年,克诺亨亲自到巴黎进行了实地考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