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老铁说史

编辑

钟南山院士曾救过叶剑英元帅的命。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1984年,时任广州医学院副教授的钟南山从死神手中,将病危的叶剑英元帅救了回来。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01 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

1984年7月,87岁的叶剑英元帅因病入院,根据会诊医生描述,情况不容乐观。检查之后发现叶剑英元帅的病症极为罕见

:高烧不退、呼吸道内浓痰堵塞。

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在7月10日对叶帅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之后,为了保护叶帅的安全,

病房外有人24小时不间断守护,只要出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就会有人前来处理。

就是在这样的精心护理下,叶帅的身体情况也没有好转,这对大家来讲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无奈之下只能将叶帅的情况上报给了中央,

希望在广州医学院的钟南山可以前来救场。

收到消息的钟南山一刻都没有停留,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出行需要准备的东西,

立刻搭乘飞机来到了北京。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在这里,他看到了病床上的叶剑英元帅。想到叶帅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钟南山暗暗发誓,

一定要从死神书中,将叶帅生命挽救回来。

了解完叶帅的病情之后,钟南山就开始组织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措施。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钟南山果然名不虚传,

8月10日,原本病危的叶剑英元帅,在钟南山的抢救下,生命体征稳定了下来。原本处于昏迷状态的叶帅也终于有了意识,钟南山成功了!

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在收到这个好消息之后,立刻启程前往了医院,对着钟南山在内的医护人员说道:

“你们创造了医疗史上的奇迹”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在完成这一壮举之后,钟南山在1985年成为了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为中央领导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通过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叶剑英元帅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之前的病症基本全部消失。

众人悬着的心终于踏实的落地了。

其实叶帅除了年迈时进过几次医院,之前的身体一直非常硬朗。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02 多才多艺的开国元帅

作为开国元帅,叶剑英从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

,就一直为新中国做贡献,可谓是战功赫赫久经沙场。

进入和平年代之后,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叶剑英元帅也没有闲着。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叶剑英还被人称为“诗帅”。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叶帅在参加革命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读书种子

,年少时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之后,

他决定放下笔杆子,献出自己的力量报效祖国。

从军之后,叶帅并没有停止诗词的创作,

他写出的七律诗篇让毛主席都忍不住称赞连连。

叶帅喜欢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

《重读毛主席》

《七律·远望》。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除了喜好诗篇之外,叶剑英元帅的歌声也引人共鸣。在苏联学习的时候,他只要在校园里唱歌,就会有很多人跟着他唱。

叶帅晚年身体依旧强健是因为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和舞蹈。

叶帅的家乡广东梅县就是有名的

足球之乡

,有深厚的运动氛围,从小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叶帅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踢球。在延安革命的时候,

叶剑英元帅还是足球队的主力队员。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除了足球,跳舞也是叶帅非常擅长的,他跳舞时风度翩翩。可见叶帅的身体素质非同一般,

怪不得久经沙场,晚年依旧精神矍铄。

晚年时,叶帅有了一个新的爱好——钓鱼。

叶帅钓鱼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放空自己减轻压力。钓不到鱼也无所谓,在湖畔钓鱼时,叶帅常呼吸新鲜空气,对他的身体也有非常大的好处。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正是因为叶帅的这些爱好,让他在晚年保持了身心的健康。

叶帅除了这些爱好之外,还有非常良好的心态,他有一句座右铭:

“抓紧时间工作,几点时间学习,偷点时间休息。”

正是叶帅广泛的爱好和良好的心态,让他保持了身心健康

。生死关头时,在钟南山的帮助下战胜了病魔。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03 国士无双——钟南山

为什么别人看不好的病,到钟南山这就药到病除了呢?

这就要从钟南山的经历讲起了。

说起来钟南山和叶剑英元帅还是老乡,两个人都出生在广东。

1936年,钟南山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

他的父母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医学界大佬。

在这种家庭成长的钟南山,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医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一名医学生,进入

北京医学院

进修。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1960年,从大学毕业的钟南山并没有选择回到父母身边,为了能学到更多知识,他自愿成为了北京医学院的一名助教。

这一呆,就是十余年。

1971年,36岁的钟南山学成归来。成为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内科医师。

在这里,他用学到的医疗知识治病救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在行医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国对于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并没有很好的研究,他见到很多受此困扰的病人无法摆脱病魔。

从此之后,钟南山下定决心,

要专心研究呼吸道疾病,让这些病人摆脱病痛。

1978年,钟南山和侯恕副教授合作撰写了一篇论文,名为

《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

,这篇论文已经发出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钟南山和侯恕副教授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委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

这是钟南山第一次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

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研究的方向也是十分正确的。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得奖之后,钟南山获得了一次十分宝贵的留学机会:

成为著名呼吸科教授弗兰利的学生。

钟南山得知消息后如获至宝,他太渴望学到先进的呼吸科知识了

。随即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

可是到达英国之后,他才发现弗兰利教授比想象中要难相处得多。

他除了不近人情之外,还对钟南山有歧视,认为钟南山没有资格学习自己的研究成果。

弗兰利的歧视让钟南山万分愤懑,他心中暗下决定,

一定要在这里做出让他另眼相看的研究。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从此之后,钟南山没日没夜地钻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医学实验室里。

钟南山的医学理论并不薄弱,除了在家里接受熏陶。在北京医学院学习时,钟南山也一直名列前茅,

何况他还有十多年的助教经验和好几年的临床经验,怎么可能让英国人看不起。

为了让弗兰利教授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

,钟南山经过刻苦的研究之后,发表了七篇关于临床医学的学术论文。这七篇论文瞬间震动了英国医学领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看不起钟南山和其他求学的中国医生了。

两年后,钟南山的留学生涯结束。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临行前,弗兰利教授多次想要挽留他,让钟南山在英国担任他的助理。并承诺将最核心的医学资料全部向钟南山公开,面对如此诱惑,钟南山只对弗兰利说了一句话:

“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钟南山的这句话再次震撼到了弗兰利,他实在想不到,一个如此热爱医学的人,怎么会舍得放弃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术资源。他绝对意识不到,钟南山医生身份的前面刻着所有国人都不会忘记的身份:

我是一个中国人。

就这样,钟南山完成了祖国交代的任务,

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习了两年的爱丁堡大学。

回国之后,钟南山回到了广州医学院,成为了一名权威的呼吸科医生。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0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84年,在收到中央的号召时,他第一时间赶到了叶剑英元帅的病床前,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挽救了受人敬仰的开国元帅。

在钟南山和叶帅的共同努力下,叶帅的身体渐渐康复,但岁月不饶人,叶帅戎马一生,最终还是倒在了病魔的手中。

1986年10月22日凌晨,开国元帅叶剑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时之间举国悲痛,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紧急召钟南山前来救援

叶帅在1982年参加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今年85岁了,年老多病,做事已经力不从心,从党的事业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中央没有决定我退出之前,我当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现在还回响在我的脑海当中,叶帅一直都是这样,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站出来。哪怕拖着年迈的身躯也要为祖国贡献最后一份力。

感谢叶帅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怀念您!

结语

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

钟南山继承了叶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志。

84岁高龄的他义无反顾地成为了

“逆行者”

,是中国人民的

“定海神针”

叶帅和钟南山院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每个国人的骄傲!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