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作者:青史简书

提起陈明仁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有的人知道他是东征英雄,身先士卒讨伐军阀陈炯明;有的人听闻他是骁勇善战的抗日英雄,参加过九江保卫战和桂南会战;有的人解释说他曾经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参加过四平之战。

这名曾经的国军中将,在新中国成立后,居然成为了开国上将之一。这之中错综复杂的原因,还得从陈明仁的生平开始说起。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毛主席与陈明仁

陈明仁出生于1903年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中条件尚可,陈明仁也因此有机会上私塾,读过小学,并成功升上中学。毕业回家的他,成为了一名教师,在当地白兔潭小学教书。

只可惜那个年代,战乱无比,百姓流离失所,穷困潦倒。能够在小学中接受教育的孩子,也是寥寥无几。拥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陈明仁知道,要改变这一切,光是教书育人,还远远不够。

待到1924年,也就是民国十三年的时候,变故发生了。这一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广东革命政权得到了巩固,全国工农革命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陈明仁也不例外,更何况,保家卫国,匹夫有责。陈明仁为此,不顾家庭反对,辞去原本稳定的工作,来到了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军事。同年秋天,黄埔军校成立,陈明仁成为了其中的第一期学生。自此,陈明仁的军事生涯开始了。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黄埔军校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目标直指军阀陈炯明,陈明仁也参与了这场讨伐战争。在东莞战斗中,陈明仁抱病冲锋,以一个排的兵力,消灭了陈炯明部队一个营;在惠州战斗中,陈明仁更是率领敢死队,第一个登上城楼,让惠州易帜。如此武勇,让蒋介石都为之侧目。在庆功会上,蒋介石更是当场提升他为营长,全体士兵都举起了枪,向这位悍不畏死的勇士致敬。

此后,陈明仁参与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包括蒋冯阎战争、“围剿”闽赣红军和鄂豫皖苏区,以及进攻福建人民政府。他更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军事理论和一往无前的气概,成为了团长、旅长、以至师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陈明仁时任第二预备师师长,参加了九江保卫战,以及桂南会战。

1944年,陈明仁升任军长,随中国远征军一道,前往滇西参加对日反攻作战。一路上,陈明仁的部队跨过怒江,攻下了号称“坚不可摧”的松山要塞。

随后,更是在接防的第二天就夺回了久攻不下的龙山,乘胜追击功克畹町,与缅北作战的中国驻印军成功会师,打通了西南方的重要国际军用战略公路——中印公路。为在中国境内与日军抗争的部队提供了稳定的后勤保障,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远征军

陈明仁这把军队中的宝剑,在许多大大小小战斗的磨砺中,变得越发锋利。只可惜,这样一把宝剑的主人,却将他用在了内战之中。

1945年,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胜利,饱受战争摧残的人民欢欣雀跃,和平终于可以到来了。同年,长达43天的重庆谈判召开,象征着和平的“双十协定”签署,人们更是激动不已。期待了这么多年的和平,终于要到来了。陈明仁也希望,这一次可以迎来一段真正的和平时光。

但他的顶头上司,蒋介石却压根没这样想过。蒋介石一心只想成为称霸中国的人。他丝毫不顾人民的心声,狂妄地撕毁了“双十协定”,全面内战就此发动。

很快,陈明仁便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求他率领第71军,到东北战场与解放军作战。陈明仁虽然心中有怨,但毕竟军令如山,不得不听从。况且,对于蒋介石这个提拔他的人,他还是怀有一丝敬佩之心的。为此,陈明仁在战场上奋勇作战,企图以此回报蒋介石。只可惜,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对蒋介石彻底寒了心。

1947年6月,陈明仁在已经炮火连天,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的四平市内,接到了蒋介石传来的一封电报。他用颤抖的手,拿起来一看,上面的四个大字,顿时让他的嘴唇抿紧:“死守四平!”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四平之战

在守下四平后,蒋介石提拔陈明仁为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名噪一时。但不久后,蒋介石却把陈诚派往东北主事。早年陈诚就与陈明仁有摩擦,如今陈明仁风头无限,更是让陈诚怨恨不已。

为此,陈诚动用许多手段,抓出了陈明仁几个“短板”,上告到蒋介石那里去。而蒋介石一听如此,也不分辨青红皂白,就把陈明仁撤职了,让陈明仁回到南京,整日赋闲。

陈明仁作为一名铁血军人,被同僚暗算,被调离前线,心中更是极度不平。对蒋介石也愈发反感了起来。正是这样一个转变,让陈明仁对我党愈发关注了起来。在朋友们的劝导和我党的影响下,陈明仁对我党愈发的了解了。这也为后面,陈明仁做出那个关键性决定,埋下了伏笔。

1948年,陈明仁担任了华中“剿总”副司令,武汉警备司令等要职,但他已经无心再为蒋介石卖力了。此时的他,与倾向和平的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的程潜接触密切。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程潜

湖南这个地方,实在是一块很矛盾的地盘。它位于蒋介石和白崇禧两股势力之间,而蒋桂之间,矛盾已久。无论谁先动手,都很容易让矛盾激化,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见的。此时,白崇禧看上了陈明仁。

白崇禧早就知道,陈明仁与蒋介石之间有过摩擦,关系微妙。如果能把陈明仁安排到长沙去,陈明仁必定会如同感激蒋介石那般,感谢他的提拔之恩。这样属于陈明仁的那部分中央军,还不是他白崇禧所有?就这样,陈明仁来到了长沙,而这一切似乎太过巧合了。

1949年2月,陈明仁率部来到长沙与程潜相见。一到长沙,陈明仁就发现了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之处。在长沙城中,百姓并不像别处那样惊慌,反而更加和谐安定。更让陈明仁感到惊讶的是,在这座城中,百姓都十分渴望和平,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情绪甚至影响到了守城的部分士兵。

在多次交谈后,陈明仁便知道,程潜心中早有规划。陈明仁和程潜早已心知肚明,无论是蒋介石也好,还是白崇禧也好,都不是真心为了百姓着想,只想着称王称帝。在多次商谈后,二人决定秘密筹划和平起义。

1949年8月4日,陈明仁与程潜等人向全国通电起义!顿时,全国震惊,巷头巷尾议论不已,长沙人民更是喜出望外。8月5日,当我军部队进入长沙后,更是受到了多达十万余长沙市民的热烈欢迎,城中锣鼓喧天,欢声洋溢,喜悦之情滥于言表。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长沙解放报道

早在陈明仁与我党接触的时候,他就明确表示:没有什么条件,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为了保家卫国。这反而让毛主席等人犯了难,因为陈明仁提出起义的意义十分重大。

当时,正是我军渡过长江,向南推进的时刻。由于战线分散,我军的压力十分巨大。此时陈明仁率部起义,其一是为我军解决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同时陈明仁手下的士兵也可以加入我部,继续作战。

其二是为我军创造了声势,陈明仁起义的事情传遍大江南北,向全国人民证明了我党的领导,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合乎百姓期许的。

其三是再次打击了蒋介石等人的气势,让部队斗志再减,无心作战。从而让我军气势如虹,势如破竹般攻下南方大部分城市。这几点,对于这场战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之后,陈明仁更是主动请缨,希望可以带兵,在军事上为国尽力。为此,1950年,陈明仁率部奔赴广西,清剿当地流窜的土匪和杂兵。待收兵之时,陈明仁率部歼灭敌特3万余人,为广西的和平稳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52年,陈明仁部接受改编,立足水利建设。同年10月,陈明仁任我军第55军军长,奔赴广东湛江,驻守边防。

陈明仁,在长沙起义时没提过条件的国军中将,为何会成为开国上将

▲结果初期的陈明仁

正是因为陈明仁深明大义,贡献卓越,他才能成为开国上将之一。他是北伐时期的革命猛将;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名将;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起义功臣;更是为了巩固我国和平稳定而身先士卒,日夜操劳的开国上将。

尽管在他人生的前一段时间里,陈明仁是在蒋介石手下效力,与我们有过对立关系。但那也只是身居异营,各为其主。我们更要理解的,是哪怕陈明仁将军为蒋效力半生,在发现蒋的狼子野心之后,也敢于起义的大义之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