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作者:唐泪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1990年9月25日。

郭富城推出个人第一张普通话歌曲专辑《对你爱不完》,全亚洲热卖超过百万张。

从这一刻起。

雄霸乐坛的四位男歌手就已经全部就位。

他们将一起站在巅峰十年。

而在乐坛之外,他们的影坛同样不可忽视。

尝试以作品,见影路起伏。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作品最多的是刘德华。

他算是一个很纯粹走商业路线的演员,所以作品同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这个问题也影响到他的表演,但他有超过150部的参演作品,其中必然也不乏高质量之作。

挑两部电影略做探讨。

譬如第一部选1990年的《天若有情》。

这个阶段的刘德华,在电影圈混迹近十年,个人风格接近完全成型,在表演上属于很本我又略带一点青涩的状态,没有日后的所谓偶像枷锁,把人物那种从冷漠到渐暖的状态诠释得非常精准。

电影由杜琪峰掌舵,新人导演陈木胜首作,票房1289万,一战成名。

此外可能很多人会挑1999年与杜琪峰合作的《暗战》。

但其实一部同年度的《龙在边缘》,才是其个人表现的巅峰。电影是王晶编剧,也并未脱出传统江湖片的窠臼,而从整体表现来观察,气场表现要胜过很多人喜欢的《门徒》,而且角色的克制、内敛和爆发都来得非常自如,片中演员也整体发挥出色,古天乐的卧底、谭耀文的斯文败类,都很精彩。

不过票房仅831万,也没有任何的奖项提名,算得一次好作品蒙尘。

以前讲过的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刘德华和前辈或者同辈演技型演员对戏,略有信心和气场不足的表现,比如此前的《黑金》和后来的《无间道》,但在《五亿探长雷洛传》、《龙在边缘》和《门徒》这种阵容里,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强大。

与另一个天王郭富城截然相反,郭富城颇有点初生牛犊的架势。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若以上映作品而论,郭富城是最少的一个。

在当红初期拍了公司帮他接的大量商业片之后,他开始走上商业和小众文艺并举的路线。

很早就给自己定下原则,不想重复自己的表演,所以他作品虽少,但表演的多样性却显得很突出。

比如他在2010年被江志强推荐给了内地导演顾长卫,拍了《最爱》。

很多人觉得,一个这么时尚的艺人,居然能演内地农民,还竟然一点都不违和?所以觉得他演技真好,但其实这个认知只是最浅层的概念。

他深入角色这么彻底确实值得嘉许,但他在这部电影里的峥嵘并不止于此,而是将自己多年砥砺而得的成果都放进了角色,从入戏深度、共情能力到情绪释放,来了一次全方位爆发,其惊艳程度甚至要盖过当年连庄金马影帝的电影《父子》。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里面,赵得意从初起的笑容,到握住商琴琴的手时眼神透出的温柔与渐起的泪,再到笑容更盛而百感交集,直至最终笑容满脸的潸然泪下。你就能明白为何章子怡说,不在镜头里的郭富城,一个眼神就令自己落泪。

这种表演经验一旦成熟,就会令演员的表演能力呈几何级数拔升,同期的《浮城》和《寒战》、《道士下山》、《踏血寻梅》都表现出一种对表演的极强掌控与稳定性。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如果要再谈一部,必然就是《无双》。

这部电影是庄文强亲邀,而郭富城的表现堪称出神入化,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解。

其实表演这个东西,基本的技巧层,几乎所有的演员都能通过尝试和经验的累积而至熟能生巧的地步,除了个人特征和偏好之外,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为何会出现表演上的层次差异?

在于创造性。

比如剧本里说,这个人沿着街角一直往前走,就这么一句话。

一般的演员怎么做?他真的就是沿着街角一直往前走了,走到导演喊卡,结束。

而好演员呢?他会将这个剧情的前因引入进来,会问自己,为什么要沿着街角一直向前?是开心、失恋还是投资失败,应该有怎样的身体姿态,步幅应该多大,是一直低着头还是应该张望?

更复杂的就是郭富城在《无双》里面烧画那段剧情的表演,看得见一个演员经过千锤百炼之后集大成的表演能力,确实无双。

而创造能力的高低,就将决定结果是惊艳,还是寻常。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张学友如果愿意拍戏,他应该还可以出现在大银幕上。

上一次看到他,是2016年的《澳门风云3》。

他的职业生涯有超过七十部电影,发挥最出色的一部是1990年的《喋血街头》。

角色辉仔是全片最亮眼的仔,哪怕梁朝伟眼技无双,而张学友凭他的表演,将角色的义气、懦弱、恐惧与癫狂、最终的释然表达得通达流畅而又力度万钧,通览全片,可谓没有一处不精彩。

可惜在当年的金像奖上输给了《阿飞正传》的张国荣。

这个阶段的张学友可谓正剧、谐剧两相宜,比如上一部戏里和周星驰、莫少聪一通胡闹,下一步戏里可以扮起杀手杀人无算,他这种能收能放、能猥琐也可大气的表现,确实堪称上佳,但这一切随着他自1996年开始息影五年后,荡然无存。

无论是《男人四十》、《如果·爱》,还是《月满轩尼诗》和《暗色天堂》,甚至是《赤道》,过去的那个张学友都一去不返,其内敛深度是足够的,却缺乏了过去那种表演上的张力,令观众一部电影看下来,很难记得住他究竟表达了些什么。

这个问题和另一位天王黎明如出一辙。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黎明已经很难出现在大银幕上了。

其实一直很欣赏他在客串《龙腾四海》这部电影时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演戏没有什么挂碍。

后来他演了《都市情缘》,一个青春叛逆又浪荡不羁的角色小武,搭档吴倩莲和吴孟达。估计这个角色的表现入了王家卫的法眼,所以一年后有了一部《堕落天使》,王家卫看中的,应该就是他身上这种颓废不羁的气质,同时又揉合了他身为天王的气场。

再后来他拍了《甜蜜蜜》和《半生缘》,还有《玻璃之城》,引来影评人和媒体一片赞誉, 但其实回头去看,这更像是一条歧路,他慢慢地就陷入在这种状态里。

而就如上次在点评电影《梅兰芳》所说,他失去了《龙腾四海》的爆发张力,也失去了《都市情缘》的浪荡不羁,甚至也包括《堕落天使》的潇洒帅气以及杜琪峰作品《真心英雄》里的绅士雅痞,当这些本来是他作为一个演员最具光芒的特质消失后,就只剩下了木然的内敛。

这就是黎明从光芒四射到光芒渐退、再到黯然谢幕的这样一个影路过程,以及原因。

其实非常可惜。

港影:精彩、跌倒与再起,天王影路简评

刘德华错过了演技锤炼和转型的最佳时期。

他的表演被大量同质化的商业作品所裹挟,到现在年龄偏大,其努力值得嘉许,但很难再有突破。

张学友和黎明都扔掉了早期最光芒四射的特质,转而变得平淡而不突出。

反而是晚熟的郭富城,保有了本我特质,又经过十数年不懈地演技捶打,逐日散发出不可逼视的光芒。

这个结论,来自看过四大天王的电影作品超过九成。

他们一路的精彩与跌倒、再起,都在眼里。

个人角度而言。

不管如何评说,每个人都堪称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