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作者:宋胖子

2017年播出的谍战剧《风筝》评分不是最高的,但它却是谍战剧的又一个巅峰。

这部剧被藏了4年之久,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剪辑版的,质量无疑打了折扣。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风筝》

有观众很幸运地看到了无剪辑版的《风筝》,忍不住为它鸣冤,如果这部剧一刀不剪,呈现出的是柳云龙导演期望的模样,它的评分不会次于《潜伏》。

《风筝》区别于其他谍战剧的最大特点就是“上价值”,无时无刻不在诠释信仰二字,全剧跨度时间长达三十年,涉及到的人物多达上百个,从广度和深度都把“信仰”二字诠释到位。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人民日报》发文评价本剧:唯有信仰牵系,风筝方能高飞。

遗憾的是,《风筝》价值上得太高,几乎堵死了后面有类似表达的谍战剧的路。

想走《风筝》的路太难了,所以如今的谍战剧创作者又把眼光瞄准了《潜伏》《伪装者》等其他类型谍战剧。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潜伏者》

最近开机拍摄的谍战剧《潜伏者》就是《潜伏》和《伪装者》的结合体。

《潜伏者》故事背景放在了1941年的上海,黄晓明饰演的方嘉树是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76号的共产党员;当他面临暴露危险时,他少年时的童养媳、同为我党地下工作者的陶玉玲带着两个孩子进入了他的生活,开始了假扮一家人的潜伏故事;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黄晓明

另一方面,方嘉树还兼有军统特工的身份,必须周旋于暗恋他的军统女特工苏雅露、秘密监视他的军统行动组长“银狐”等关系中。

不难看出,《潜伏者》融合了《潜伏》和《伪装者》等热门谍战剧的“故事线”和“人物形象”。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潜伏》

熟悉的汪伪特工76号,熟悉的我党假扮夫妻,熟悉的男主角军统特工等多重身份,熟悉的暗恋他的军统女特工,以及熟悉的老谋深算的军统上司……

余则成、王翠平、吴敬中、明楼、汪曼春、王天风等荧屏经典形象很自然地出现在观众脑海里。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伪装者》

具体到故事情节上,可能会有男主角屡立“奇功”深受汪伪特工总部重用却受到同僚猜忌,可能会有男主角明明不爱却利用军统女特工获取情报,可能会有军统腐败无能还热衷于内斗,可能会有男主角之外的军统特工弃暗投明加入我党……

但在任何情况下,男主角总能逢凶化吉,达成目的。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谍战剧

说实话,类似谍战剧的套路梗都用烂了,或者说俗气了,如何才能吸引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呢?

剧情紧凑,逻辑严谨,表演专业!

谍战剧巅峰之作《潜伏》就是做到了这三点。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潜伏

孙红雷、姚晨以及冯恩鹤、祖峰等演员贡献了神级表演,甚至是他们各自演艺生涯的巅峰演技;

剧情非常紧凑,没有空洞的噱头和情怀,也没有“废话”台词,更没有硬塞进去的那些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情情爱爱的桥段,一切的一切都紧密围绕着剧情;

任何推断和分析都是基于逻辑和人性,一环扣一环,严丝合缝,直接体现出了逻辑本身的魅力,令人折服!

这一切要归功于导演兼编剧姜伟对原著小说的改编。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潜伏》原著是作家龙一的一篇万把字的中篇小说,远远达不到影视化的条件,但姜伟硬是把电视剧改编得比原著还好看,这种改编力度甚至超过“谍战教父”柳云龙对《暗算》原著的改编!

《潜伏者》开拍,剧情融合《潜伏》《伪装者》,谍战剧趋于同质化

而这部刚刚开拍的《潜伏者》不免让人担忧,先不提男主角黄晓明“飘忽不定”的演技,编剧余飞驾驭谍战剧的能力就有待商榷。

余飞曾担任过几部谍战剧的编剧,这些作品中电视剧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口碑最好,但说实话电影版珠玉在前,他的改编并不尽如人意,剧情粗糙、逻辑混乱,注水问题严重,说白了他没有完全掌握谍战剧创作的精髓!

所以,《潜伏者》可能有热度,但未必有高度!

文/宋胖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