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作者:先锋乒乓羽毛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1944年11月9日深夜,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遭受空袭,一片哀鸿遍野。

防空壕内,一个瘦成枯柴的苍老男人,在担架上瑟瑟发抖,那是一张已近脱相的垂死的脸,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混合着日本人哭爹喊娘的尖叫声,在那濒死人的耳中,渐渐地黯淡了下去。

此人,正是发着高烧,弥留人世的汪精卫。

门外的风顺着缝隙灌了进来,冰冷的担架上,这位前国民党副总裁,眼睛微阖,面色铁青,拉风箱一样地剧烈呼吸着。

在弥留的瞬间,汪精卫丝毫没有感受到肉体带来的痛苦,防空壕内人头攒动,焦急而嘈杂的日语渐渐模糊,他的脑子里,一阵尖锐而刺耳的汉语不断涌过来,那是潮水一般的中国人,他们都张大嘴巴,大喊着两个字:汉奸!汉奸!

汪精卫下意识的侧过头,抽搐着脸部,痛苦的想要张开嘴,像是在逃避,又像是在辩解,但终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突然间,他又平静下来,半闭的眼睛突然睁大开来,那一瞬间,这种濒死的脸像是有了几分生气,那双眼睛,也突然明亮起来。

在汪精卫意识残留的最后时刻,他一定回到了那一年。

1910年3月,那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汪精卫

1893年5月4日,汪精卫出生在广东三水,是父亲汪琡的填房所生,在家中排行老十,其上还有3个兄长,6个姐姐,那一年,汪琡已经62岁了。

汪琡是个落第秀才,后来弃文从商,家境还算不错,老来得子,汪琡对这个儿子尤为喜爱,为其取名兆铭,赐字季新。

汪兆铭自幼聪颖,其父也特别重视文教,5岁时就开始教他认字,少年时代,诗辞歌赋无所不通,被公认为当时当地大才子。十三岁时不幸丧母,次年丧父,尚年幼的王兆铭只得随兄长汪兆镛客居粤北乐昌县,为了生计,17岁时,汪兆铭就在县城的一个私塾里当老师教书。

在广东,这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表现最强烈的地方,作为太平天国的策源地,有着一层特殊的“革命”色彩。沿海之地,广大人民自得风气之先,锐意求新,也为汪兆铭的少年生活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十九岁时,汪兆铭考中秀才。

整个青春时代,汪兆铭汲取儒家思想,明末清初两位大儒黄宗羲、王夫之的著作,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二位大儒“夷夏之防”的理论,使得年纪轻轻的汪兆铭心中充满了“恢复华夏”的志向。

民族意识的萌发,一步一步酿成他反清排满的思想。

也正是在一个人思想定型的年纪,汪兆铭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得以形成。

当然,彼时的汪兆铭,也受儒家观念束缚,并没有太过激的“革命”念头。

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上下欲思振奋,掀起一股海外留学热潮。由于日本最为近便,不少人负笈东瀛,以求救国富强之策。

年甫21岁,青春正盛,汪兆铭就与广州的胡汉民等人,为官府所派,前往日本法制大学,以“官费生”身份,进入速成科学习。

日本之行,彻底改变了汪兆铭的人生轨迹。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在日本法政大学,他真正开始了国家、宪法等知识的系统研究。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的《政治进化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都成为他案头的必读书。

在日期间,他还亲自动笔,把日本的《法规大全》翻译成中文。

海阔天空,受到如此深刻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汪精卫无限憧憬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他心中原先反清的民族主义,一变而为更积极、激进的“民族帝国主义”。

此前他对清朝帝王“君臣之义”的念头,一时全抛。

正是在汪兆铭思想飞跃之际,他遇见了孙中山,并成为了这位“革命先行者”的信徒。

这一年,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各省代表、留学生、日侨共七十多人,在东京赤坂区桧町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家里,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汪兆铭以其倜傥不群的人品和犀利的笔锋,被公推为章程起草小组成员,跻身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主笔之一。

文才武备,风采绝伦,翩翩当年的汪兆铭,在当时东京的革命党人中间,绝对是个光华四射的人物。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由于青少年时代的深厚儒学素养,汪兆铭写得一手好文章,洋洋洒洒,简明快捷,感染力极强,特别是针对当时康梁为首的保皇党反“革命”谬论,皆一一驳斥,使对手几无还口之力。

汪兆铭的文采华章,争取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成、同情革命。

汪兆铭绝非头脑发热、简单冲动的革命者,在他下决心要终生献身革命之后,他以“家庭之罪人”的名义给国内的哥哥写信,表示自己要“为国流血”,声明断绝与汪氏家族的关系以及与刘氏姑娘的婚约。其兄长也很“聪明”,立即把此信上交“有关部门”,表示“驱除逆弟,永离家门”。

这种表面的决绝,其实也是汪兆铭对家人的一种保护。在他的性格中,始终存有这种类近柔弱的温情,大事小事,他对自己以外的事情,总是思虑过多。

《民报》时期,是青年汪兆铭生命中光华四射的年代。

也就是那时,汪兆铭多了一个名字,叫做“精卫”,古代神话中的意象被他用来当作笔名,他自取“精卫”为名,就是要昭示他献身革命的痴绝之心。

当然,他的笔名不止一个,还有“枝头抱香者”、“扑满”等等。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心“扑满”的汪精卫,心中的革命之火已经熊熊燃烧。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帝国列强,对中国蚕食鲸吞,步步逼近。满洲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对内纷乱如丝,杂税盛行,取之无度,残酷挤榨人民,并一直实行极端野蛮、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

“排满”的口号,在当时的日本和中国,最能激动人心,也最能煽动民族和革命情绪。

当然,汪精卫的“排满”,并非简单地“仇满”,他以大众能接受的古色苍然的民族主义为表饰,目的是为了激发人民、引导人民进行伟大的民族救亡运动。

汪精卫曾在文章中写道:

今之政府,异族专制政府也。驱除异族,则不可不为种族革命。颠覆专制,则不可不政治革命。徒驱除异族而已,则犹明(朝)之灭元(朝),于政界不生变革也。若徒欲颠覆专制而已,则异族一日不去,专制政府一日不倒。故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岂惟并行不悖,实则相依为命者也!

可谓振聋发聩,日后孙中山的一套说辞,与这位“追随者”的原话无异。

面对帝国列强当时巧取豪夺中国利益的残酷现实,汪精卫强烈呼吁国人奋发自立,发愤图强,以避免遭受清政府和洋人的双重奴役。

年仅二十出头的汪精卫,对国际形势有着超出常人的分析能力。

如果仔细爬梳汪精卫在《民报》时期的文章、言行等史料,就会发现,当时,只有他才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的真正集大成者。毋需讳言,他其实也是孙中山当时诸多文章、言论的“执刀人”。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所以,研究辛亥革命史的人,往往会发现,彼时二人语言、文字存有那么多“惊人的巧合”,其实,都出自于他汪精卫之手。

所谓“学生无先生(孙中山)不醒,先生无胡(汉民)汪(精卫)不盛!”

汪精卫的文章,不仅在日本获得留学生、华侨广泛赞誉,也盛传于国内,成为当时革命力量的指路明灯。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汪精卫,完全是孙中山先生的“文胆”。

1907年春,清政府对孙中山等人忍无可忍,与日本方面几经交涉,终于,日本不得不把孙中山“驱逐”出境,所谓“驱逐”,不过是“礼送”,孙中山离日前,日本政府秘密赠款7000元,大股票商人铃木九五郎也大手笔送给孙中山1万元。

孙中山跑到南洋后,汪精卫紧跟其后,鞍前马后竭尽赤诚。

1907年8月20日,南洋华侨组织捐款,孙中山手握大笔资金,同盟会在新加坡吉宁街十三号创设了《中兴日报》。

作为新的宣传喉舌,汪精卫依旧担任主笔,竭力宣扬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受孙中山委托,汪精卫悉心在南洋各地奔走,以力图实现孙中山“经营南洋,边陲起事”的战略。

彼时的南洋,革命风气未开,需要极大的毅力去开拓。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汪精卫四处奔走,不辞辛苦,亲自落实、组织了同盟会分会一百多处,壮大了同盟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

彼时的汪精卫,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皮肤白皙,俊眉朗目,举止儒雅,一身侠气,他办报、写文、筹款、演讲,为革命四处奔走,每当他站在演讲台上,皆是万人空巷,生命耀眼的光芒集于一身,让人顾盼生辉。

早年与汪精卫相交最好的胡汉民,曾动情地回忆汪精卫:

余前此未闻精卫演说,在星洲始知其有演说天才,出词气动容貌,听者任其擒纵,余二十余年来,未见有工演说如精卫者!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南洋期间,正是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候,青年才俊汪精卫结识陈璧君。

陈之父,乃南洋巨富,号称“陈百万”,其母卫月朗,女中豪杰,识见不俗。

这一年,陈璧君偶见在台上宣讲革命的汪精卫,一见而倾心,顿陷情网。

青年才俊,富家千金,一旦开始,就是一段佳话。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陈璧君

陈璧君的长相绝谈不上美人,其身段也并不“婀娜”,但俊男配丑女在这人间也并不多怪,往往这样的“组合”却最是伉俪情深,百年如一日。

从此,陈璧君成为了汪精卫的追随者,一生相依相随,相伴左右。

1909年,汪陈二人一同转赴日本,当时的革命形势异常严峻,孙中山在国内遥控策划了多次起义均以惨败告终,革命氛围意志消沉,同盟会内部也掀起阵阵“倒孙”活动,内忧外患,同盟会陷入低气压中。

形势危急,孙中山忧愤不已,目睹如此情势,铁血青年汪精卫,准备冒死一搏,以身为殉,到北京去刺杀清朝大酋,以振士气。

这显然是一次以命作赌的冒险行为,但暗杀,却也是当时革命者们惯用的手段。汪精卫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根基,他曾表露过:

不畏死之勇,德之烈也;不惮烦之勇,德之贞者也。二者之用,各有所宜,譬之‘炊米为饭’。盛之以釜,熟之以薪。薪之始燃,其光熊熊,转瞬之间,即成煨烬。然体质虽灭,而热力涨发,成饭之要素也。釜之为用,水不能蚀,水不能熔,水火交煎逼,曾不少变其质,以至于成饭。其煎熬之苦至矣,斯亦成饭之要素。

革命党人,要勇于担当,甘愿为“釜”为“薪”,何为“炊饭”。一顿“饭”熟,即可喂饱“嗷饥待哺”的四亿民众。

豪迈,悲壮,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乃那个时代慷慨悲歌的先行者们的大浪漫真旨所在。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陈璧君、汪精卫

于是,偕同红颜知己陈璧君,汪精卫与喻培伦、黄复生等七人组成暗杀团,日夜在日本、香港等地秘密筹划,训练不辍,准备暗杀清朝高官。

如今看来实在唏嘘,当时的汪精卫还一身热血,一心只想着救国救民,而后来的反差,究竟从何而来,还得继续循着汪精卫的人生轨迹慢慢寻究。

汪精卫把暗杀行动的地点定在了北京城,那里满人权贵众多,总有动手的机会。如此非常之谋,陈璧君本人不仅步步参与,其母也变卖首饰相助。

于是,汪、陈二人先分路,后在东北的大连聚合,然后化装成夫妻,最终一起抵达北京。

此前,喻培伦、黄复生已经先行归国。他们在北京顺治门外租了间房子,佯装开照相馆,制弹弄枪,等待汪精卫的到来。

汪精卫最先瞄上的目标是庆亲王奕劻,但没想到这位王爷异常警觉,府上的守卫也格外森严,根本无法下手。

接着,汪精卫又盯上了前往欧洲代表清廷祝贺英王加冕的两个宗室贝勒载洵和载涛二人,这二人回京时,汪精卫计划率人在前门车站用炸弹把二人炸死,计划万无一失,但当他们到达车站时,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到处都是红顶子,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当时的炸弹,不像今天这样威力大到能炸死几百人,如果不能精确打击,那就是白费力气,汪精卫等人担心误杀他人打草惊蛇,不得不中止计划。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汪精卫 影视形象

一连好几个月,汪精卫的暗杀行动迟迟不能进行,选来选去,汪精卫下定决心,要弄就弄最大个的,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摄政王载沣身上。

载沣何等人也,正儿八经的“皇爹”,守卫戒备更是密不透风,想要近身都难,何况暗杀。

汪精卫决定还是用炸弹,他横下心来,连同随身的卫兵,恐怕要用一大桶炸药,说干就干,汪精卫差人专门向铁匠铺订制一个大铁桶,号码巨大,可容近五十磅炸药。

目标选定,地点又成了问题。

汪精卫原计划在载沣上朝必经的鼓楼大街动手,却没想到正赶上马路翻新,载沣从此换了条路线。

寻摸几日,几个人正好在鼓楼附近发现有截矮墙。

于是,汪精卫就决定择日蹲伏于墙后,待载沣经过时,忽然出现,投出炸药,力争把他当时炸死。

不料,“吉人”天相,清政府忽然派人在鼓楼大街翻新马路,摄政王载沣一行不再走那条路线上朝。

经过数天探访,汪精卫选好一处地点,即什刹海旁边的甘水桥。

当时,甘水桥三门环水,居家稀少,水畔有数棵大木矗立,几可掩人。

几个人在附近的清虚道观租了一所房子,加紧准备,想在甘水桥下埋放炸弹,等待载沣一行经过时,及时引爆,把他这个清朝大酋送“上天”。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甘水桥

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喻培伦,黄复生三个人,赶着一辆骡车,连夜把炸弹运往甘水桥下。

千算万算没想到,正当他们埋炸药之时,却被半夜的一个打更人撞见,汪精卫等人只好作罢,他们以为没有人在意埋在桥下的那铁罐子,但府衙里却郑重其事的查了个遍,铁罐子被挖了出来,汪精卫等热精心制作的炸弹让一众衙役惊了一跳,一桩刺杀大案顺着那支威引爆的铁罐炸弹浮出水面。

而汪精卫等人却毫不知情,继续在照相馆里商量着下一步的暗杀计划。

而这一边,清廷衙役已经顺藤摸瓜找到了制作铁罐的铁匠,并且已经锁定了铁罐的买主。

很快,汪精卫等人的照相馆被端了个干净,汪精卫和黄复生锒铛入狱,按照《大清律》,他们必死无疑。

汪精卫也不啰嗦,直接挑明,刺杀的目标就是摄政王。

庭讯之时,汪精卫、黄复生二人,争先恐后,各自强言自己是主谋,都把对方说成是从犯。

特别是汪精卫,铁骨铮铮,卓尔不群,一身慷慨赴死的气度。

汪精卫在庭上当众抗言清廷“立宪”之虚伪,痛陈中国即将亡于外国列强之现状,慷慨激愤,斗志昂扬,毫无一丝惧死畏葸之心。

在狱中,他朗然独坐,吟出《被逮口占》四首: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喷涌而出的热血感染了众多革命志士,一时之间广为传颂。

我相信,那时的汪精卫,是毫无惧怕的,他心中的那团革命之火,燃得正旺。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这桩惊天大案很快结案,不论满汉官员,纷纷主张杀掉汪精卫,也还有一小撮官员,主张免杀。当时清廷正推行立宪,就算是为了表面上的体面,诛杀革命者,也应注重时宜。

最关键的是,就连载沣也主张“从宽发落”,当爹的都说话了,满朝文武也便没有了异议,清廷很快以小皇帝名义的“上谕”宣告,汪精卫、黄复生被判“永远牢固监禁”,死刑变成“无期徒刑”。

如此结局,大出世人所料。

而身陷囹圄的汪精卫,不仅没吃苦,反而因肃亲王之令,广受优待。

请注意,此时汪精卫所受种种优待和尊敬,并非他出卖革命得来,而是因为他为革命大义凛然的风采和气度所换来的。而后来,他显然失去了此种风度,靠着奴颜媚骨去换取日本人的“赏赐”。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的汪精卫虽身处狱中,但声名早已远走,狱内狱外,享尽盛名。

而另一边,得知汪精卫被捕入狱的消息,革命士气一时高涨,孙中山振臂高呼:

谋杀太上皇可以减死,在中国历史亦无先例,况于满洲!其置汪精卫不杀,乃为革命党之气所威慑耳……

孙中山认定要继续起义,才能让汪精卫出狱。

千万革命者们听此一语,纷纷打了鸡血一般,跃跃欲试。

短暂的人生辉煌,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英雄岁月”

孙中山对于国内诸事,一般皆料不准,惟独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武昌起义爆发后,惶骇万状的清政府在请袁世凯去镇压的同时,在北京开放党禁,力图以此“高姿态”收买人心。

武昌起义的枪声一响,万事大吉。

26天后,清廷以皇帝名义宣发谕令,把汪精卫、黄复生等人释放出狱。

那一天,清廷刑部大门前,人山人海,数百人云集翘首以待,他们在等着出狱的汪精卫。

秋风萧瑟,阳光照耀在脸色苍白,略显憔悴的汪精卫脸上,英神未减半分,面孔发迹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壮的、崇高的美感。

那一刻,是汪精卫一生中最灿烂、最辉煌的时刻!

他望着乌泱泱的人,看着众人举起的标语和横幅,“英雄”二字格外耀眼。

汪精卫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二十多年后,同样是人山人海,同样是标语和横幅,但上面的字却变成了“汉奸”和“卖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汪精卫的眼角,漏出两点清泪。

不知是因为遗憾,还是悔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