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作者:史无前厉

每一个人在面对公众的时候会都会恐惧,只是恐惧的程度的深浅不同而已。厉害的人不光懂得控制自己的思想,还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自己的身体,甚至是把恐惧转化成力量。而那些被恐惧制服的人,会不自觉的身体发抖,头上冒汗,大脑一片空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很害怕在公众场合说话,只要发言就紧张地手心冒汗、全身发抖,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说什么。上台忘词不光是我们普通人“专利”,连大名鼎鼎的张作霖,在上台训话时,也会发生忘词的事情。但是他在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成为了经典!他到底说了什么呢?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01

张作霖的崛起之路

1875年3月,张作霖出生了,一穷二白的家庭,可以说他能有那样的成就,完全是白手起家。由于没钱,张作霖只在12岁的时候上过3个月的私塾。13岁时父亲被人打死,他和二哥报仇意外闹出人命,便逃到了外公家,为了维持生计,到处奔波。19岁时甲午战争爆发,他趁此机会加入军队。1900年,东北遭到沙俄入侵,当时主事将军逃跑了,那片区域便处于混乱之中。而张作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组织队伍维护治安,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发家之路正是开始。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随着张作霖的势力越来越大,清政府便招安了他,他的部队也一跃成为了正规军。随后的日子,张作霖不断的扩张,到武昌起义时,张作霖已经有15个营的兵力了。就算清朝灭亡了,对于张作霖也丝毫没有影响,反而牢牢控制着东北的军政大权,后来张作霖正式成为奉天省的督军和省长,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02

重视教育

张作霖一上位,就开始广招能人,在他的通知下,东三省的经济发展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张作霖没有文化这一缺陷迅速暴露了出来。他深知没有文化会吃大亏,因此极力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1922年,张作霖摒弃旧的学制大纲,而是采用全国统一的学制。第二年,他在东北创办了一大批学校,其中就包含东北大学。另外,张作霖将教育与实业相融合,率先创办了第一批重工业企业,培养了一批实业方面的人才。尽管这或许是张作霖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结果,但回顾历史,他的确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03

急中生智,奉为经典

1919年5月,东北讲武堂正是开学,为此还特意邀请张作霖去演讲。而张作霖也做了充足准备,连夜背稿子。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尽管他恶补了不少文化知识,因此他上台后,只说了几句话就卡壳了,前一天晚上背好的稿子,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但是他也没有慌乱,反而急中生智,爆了一句粗口“妈拉个巴子”。这句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下子拉进了他和学员间的距离,大家都产生了较强的亲切感。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张作霖又继续说,希望学员们都好好干,只要表现好,除了自己老婆,其他都可以作为奖励给到他们。顿时,底下的学员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纷纷为张作霖的演讲喝彩。就这样,尽管张作霖演讲忘了词,但是效果却反而更好。而他的那句粗话“妈了个巴子的”,也被很多学院当成了口头禅,奉为经典。

张作霖上台训话,突然忘词,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脏话,却被奉为经典

张作霖的这次演讲,尽管没有忘了词,甚至爆出一句粗口,但是效果却比空荡荡、假大空的说辞要好的多。如果这次演讲是乏味的,估计这批学员里,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被张作霖个人魅力所折服。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虽然张作霖没有多少文化,但却凭借在社会中磨炼出来的人生智慧,一步一步当上了“东北王”,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是值得赞扬的。

继续阅读